APP下载

沈工程学生篮球运动创伤原因调查分析

2013-09-18田海燕李丽

电大理工 2013年4期
关键词:运动场篮球运动篮球

田海燕 李丽

沈阳工程学院(沈阳 110136)

在贯彻落实《全民健身纲要》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同时,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和意外的发生,是当前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体育锻炼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健康增强体质的同时,也会使损伤和意外风险成倍的增加,在高校篮球活动中运动损伤和意外时有发生,不仅影响到体育教学,甚至还会影响学生完成学业,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障碍,研究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规律,探寻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在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间对沈阳某高校的在体育锻炼中不同程度受伤的712名伤者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中容易引起创伤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与建议,为更好地预防运动创伤的发生提供科学的依据。

1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沈阳某高校在体育运动中受过运动创伤的712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577例,女生135例,平均年龄20.1岁。

1.2 研究方法

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与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及数理统计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造成大学生运动创伤的主要体育运动项目统计分析

目前,学校共开设足球、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轮滑、搏击、健美操等必修课程;有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常年训练的体育代表队。在学校体育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以二级学院为单位,定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学生参与人数达到94.7%。通过此次调查表明,篮球受伤人数最高235例,占33.0%,排在第一位。可见篮球是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所以学生参加锻炼的人数也较多。再则这个运动项目强度大,对身体素质要求高,双方身体接触频繁,对抗性、竞争性也比较强,因此易发生运动创伤。

2.2 篮球运动创伤的性质与部位的统计分析

调查中发现:以软组织损伤的发生率最高,占到了172例(皮裂伤和关节韧带损伤),占总创伤的73.19%。主要以轻伤为主,而一般大学生的轻伤大部分属于记性小创伤,这与大学生突击性运动及身体素质有关。在各种运动创伤中,忽略皮裂伤,以关节韧带和肌肉拉伤挫伤为最多,占62.13%,说明运动过程中以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为常见。统计表明大学生运动创伤部位有其分布特点,主要是在上、下肢的关节部位,特别是踝部创伤率最高(大多数为内翻伤)。跳跃、冲撞、急停、变速等动作都是造成扭伤拉伤的因素,擦伤、挫伤又与身体在跑动中失去平衡及在较剧烈的身体接触对抗中跌倒有关,此类损伤在篮球运动中较为常见。

2.3 篮球活动发生创伤的环境统计分析

目前学校运动场馆总面积57735.88m2,在校生总数近11000人,生均运动面积为5.25m2。其中室外运动场53962m2,生均4.91m2,室内运动场近3773m2,生均0.34m2。按照教育部规定:室外运动场生均4.7m2,室内运动场生均0.3m2,我校的情况是室外运动场和室内运动场生均面积均已达标。但篮球场地室内(地板)只有2个,室外场地(硬地)16个,同时体育馆在周末和课余时间段是收费的。调查表明,运动创伤的易发场所主要集中在室外硬地上,占调查总数的83%。运动场地不够宽畅,地面硬、滑,学生运动时足、胫及膝等位置和肌腱、关节承受力较大而导致损伤。

2.4 篮球运动中发生创伤的原因统计分析

对创伤原因调查统计中(表1)发现,准备活动不足造成的运动创伤人数最多,占27.23%;其次是技术动作错误占23.83%;自身素质视力差的占15.32%;组织欠缺、自我保护意识缺乏的占12.77%;场地器材问题占8.51%;逞强好胜造成超负荷运动的占6.81%、心理因素2.98%以及气候光线不良等是造成运动创伤的主要原因。

表1 运动创伤发生原因人数统计表(N=235)

2.5 大学生对运动损伤知识掌握程度的统计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运动损伤及预防与急救的知识掌握的甚少,大部分学生处于不懂的状态。这说明学生缺少对身体构造的知识和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如若学生能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防治知识,遇到突发事件,就能及时处理,减轻伤者的疼痛,缩短康复时间。

3 结论

(1)在篮球项目是运动创伤项目中运动创伤发生率较高的项目。因为篮球运动是有身体接触的对抗性强的竞赛项目以及对技术动作要求较高,故在做爆发性和强迫性的拉伸动作过程中极易发生运动创伤。

(2)运动损伤易发部位在四肢的踝、膝、肘、腕。

(3)大学生运动损伤的性质主要是闭合性软组织急性损伤。

(4)运动损伤发生的环境多为室外硬地。

(5)学生发生运动创伤的原因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主要是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不规范,身体素质差,安全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运动场地器材不良,局部负荷过重等。

(6)在调查中发现学生运动损伤急救和康复知识缺乏,使其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延长了康复的周期。

表2 大学生对运动损伤知识掌握程度调查表(N=712)

4 建议

(1)针对比较激烈的运动项目,要提高运动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同时也要强调遵守运动项目的规则,提高自身素质,培养高尚的体育道德品质。

(2)建议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加大对室内场馆的建设与投入力度,对不规范的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要注意及时维修或更换。运动场所和器材要定期检查,减少硬地运动场所的数量,冬季早晚主要运动场所要安置照明设备。

(3)针对学生不重视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体育教师应把“防治运动创伤”作为专题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明白不做准备活动的伤害性以及运动创伤所带来的危害性,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以防受伤。

(4)普及大学生体育卫生知识和常见运动伤病的防治知识,增加自我保健意识,以便一旦受伤能作出正确处理,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是防伤的根本。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273.

[2]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44.

猜你喜欢

运动场篮球运动篮球
幼儿篮球运动
大美运动场
国际篮球运动研究热点与主题演化内容分析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家有运动场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
过了把篮球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