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勇敢队之歌

2013-09-18管松龄蒋跃华周美娟

档案与建设 2013年2期
关键词:黄桥碉堡姜堰

管松龄 蒋跃华 周美娟

(泰州市姜堰区史志档案办公室,江苏泰州,225500)

勇敢队之歌

管松龄 蒋跃华 周美娟

(泰州市姜堰区史志档案办公室,江苏泰州,225500)

苏北平原广,姜堰风光美,河川交流,船帆来回。自由的乡镇成了反共磨擦的大营垒,几道壕沟几道河,河宽数丈深深水,壕沟后面铁丝网,铁丝网前埋地雷,高高土城有碉堡,顽军高歌狂举杯。我军愤怒恨败类,争先参加勇敢队,大马刀,手中拿,手榴弹,身上背,土城碉堡乌龟壳,誓必猛打猛冲打成灰。打打打,勇敢队,勇敢队,姜堰战斗显神威,那怕顽军硬如铁,勇敢队好比大铁锤,谁敢投降和反共,铁锤打他粉粉碎。勇敢队,你的威名震苏北。

天黄昏,夜黑黑,战士静静听流水。深夜寒风阵阵吹,河边明月照芦苇,战士热血滚滚流,誓把碉堡打成灰。勇敢队,勇敢队,冲锋在前,视死如归。抢渡河水不怕深,争爬土城快如飞。冲过铁丝网,壕沟挡住谁?猛打手榴弹,顽军惊慌忙溃退。冲冲冲,勇敢队,猛打猛冲勇敢队,勇敢队首先占碉堡,英勇高呼胜利:新四军万岁,八路军万岁,共产党万岁,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勇敢队,勇敢队!姜堰战斗显神威,你的威名震苏北。

这是一首歌词优美,旋律激昂的歌曲,名叫《勇敢队》。由新四军战地文艺工作团的李增援作词、章枚谱曲,创作于1940年姜堰战斗后。李增援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剧作家,写过包括《勇敢队》、《黄桥烧饼》等许多脍炙人口的充满战斗力、感染力的歌曲,后来在战斗中牺牲。

歌曲一经创作,就在全国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广为传唱,指战员们百听不厌。全国解放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唱队、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都曾多次演唱过这首歌曲。1979年国庆前夕,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新四军老战士歌咏队的四百多名老战士在此歌的作曲者、音乐家章枚指挥下演唱了这首歌曲。

《勇敢队》的传唱,让人们记住了风光优美的姜堰镇,也让人们记住了激烈如火的姜堰战斗,更让人们记住了在姜堰战斗中牺牲的那些视死如归、勇敢战斗的英雄们。

歌中描述的姜堰战斗,指1940年9月12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为粉碎国民党顽固派、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的封锁而发起的一场战斗。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陈毅率领新四军挺进苏北,于1940年7月29日解放泰兴黄桥,建立了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部队迅猛发展,群众运动轰轰烈烈。新四军的发展使盘踞在兴化的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感到莫大的威胁,视为心腹之患。韩德勤是坚持反共立场的顽固派,他指令驻防姜堰的保安九旅张少华部队,严密封锁新四军的粮源,不让一粒粮食运往黄桥。当时新四军驻黄桥,部队供给主要来源于姜堰。韩德勤企图勾结日军,对新四军进行夹击,形势对新四军十分不利。为打开局面,粉碎韩德勤的反共阴谋,解决新四军的部队给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决定攻打姜堰。

驻防姜堰的张少华依靠南面的运盐河,在姜堰四周的水陆要道口构筑了36个碉堡和中心堡垒。在重要的防御地段架设了铁丝网和电网,铁丝网上挂满了铁皮铃铛,一碰就响个不停,一响就有火力交叉射来。网外挖有1丈至2丈宽的壕沟,沟边设有地雷区和大量障碍物。张少华吹嘘姜堰工事“固若金汤,攻者有来无回。”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是1940年7月下旬组建的,陈毅任指挥,粟裕任副指挥,下有三个纵队,共7000人。指挥部决定由王必成司令率领新四军第二纵队、陶勇司令率领第三纵队主攻,实行东、西、南、北四面包围,叶飞司令率领第一纵队在姜堰东面的白米、胡集打援。9月11日,先派遣三纵六连潜入姜堰镇,实施里应外合的钻心战术。

12日晚,新四军攻击部队开始进攻,由优秀干部战士组成的勇敢队泅水过河,越过沟堑,举起大刀向电网砍去。谁知一刀下去,人就扑倒在电网上,一批倒下去,一批又冲上来,前赴后继,短时间内勇敢队就牺牲了20多人,加之敌人火力交错,攻击被迫中断。在历次战斗中新四军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意外情况,纵队指挥员和战士们一起分析情况,研究战术,发现铁丝网电压高,人靠近了就会被吸上去。当过工人的战士出了主意,连夜从铁匠铺借来长柄铁钳,用轮胎内胎包裹着铁钳柄和刀把,去剪电网。这个办法果真奏效,电网被打开缺口,然后用门板压上去,战士们顺利突破了镇东北角。占领了有利位置后由于天亮了,部队暂时停止攻击。

13日晚,部队再次发动攻击,攻击部队进入电厂,切断电源,后续部队挥动马刀,砍开铁丝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张少华指挥部。天亮前,敌人依靠核心碉堡,死守待援。新四军战士匍匐前进,接近碉堡时把手榴弹塞进去,敌人又扔出来,争夺十分激烈,不少战士在碉堡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后来战士们把棉花缠在木棍上蘸上火油,点燃后扔进碉堡,顷刻间碉堡内烈火熊熊,敌人熬不住了,缴械投降。14日凌晨战斗胜利结束,此战歼灭敌人1千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

在这次战斗中,新四军二纵二团一营副营长肖忠廷,三纵八团三营营长曹耀能,三纵五团某营教导员王全明、姜兆暄等许多指战员壮烈牺牲。

战斗结束后,二纵二团政治处撰写了肖忠廷烈士的碑文,战士们打磨了一块长达1米、宽近42厘米的碑石,用刺刀一笔一划地把碑文刻上去。为防止敌人破坏,又将纪念碑与烈士的遗体一起深埋在地下。直到解放后,这块碑才被挖掘出来,现树立在松柏长青的姜堰市烈士陵园内。烈士的遗物也陈列在烈士陵园纪念堂内,已公布为革命文物,受到保护。

1993年4月,为了弘扬民族精神,泰县人民政府在原人民剧场对面通扬河畔树立了“勇敢队之歌”雕塑,2003年移到姜堰市烈士陵园内。此雕塑基座长9.3米、宽2.4米,占地面积270平方米,通高6.8米。共雕塑9人,8男1女,从前向后姿态神情各不相同。最前面的新四军勇敢队战士卧在地上手执长剪,后面几位战士依次端机关枪、举大刀、握短枪、端长枪、握手榴弹,还有一位老大爷肩扛担架紧跟在后,旁边一位女战士身背药箱,毫无惧色,最后一名勇敢队员一手拿短枪,一手挥动着,召唤后面的战士大胆前进。雕塑形象逼真,整体气氛协调,洋溢着抗日健儿奋勇杀敌、视死如归、一往无前的精神。这座英雄雕塑成为姜堰的标志性雕塑,已被公布为姜堰市重点保护文物。

猜你喜欢

黄桥碉堡姜堰
泰州姜堰区坚持“学 查 改” 织牢安全防护网
寻找真情花
阿尔巴尼亚:人口几百万,碉堡十几万
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
泰州姜堰区 实行“三检查、两确认、两注意”
姜堰永远的骄傲——溱湖
那些不可移动的碉堡
老碉堡,该如何走进未来?
又唱黄桥烧饼歌
黄桥古镇,让世界倾听迷人的乐音——“2016中国黄桥乐器小镇打造”新闻发布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