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白毛女》的创作与公演

2013-09-17■黎

党史文苑 2013年11期
关键词:贺敬之黄世仁旧社会

■黎 辛

《白毛女》是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集体创作的献礼作品,由贺敬之和丁毅执笔。《白毛女》源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阜平县天柱山的一则故事。1944年,时任《晋察冀日报》记者的林漫 (原鲁艺文学系第三期学员)写信告诉鲁艺院长周扬这个故事。周扬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他认为这个故事可以表现旧社会把人变成鬼和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重大主题。

1944年,原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简称“西战团”)从晋察冀回到延安,编入鲁艺建制。鉴于党的七大在1945年4月召开,周扬和西战团团长周巍峙、鲁艺戏剧部主任张庚商量,决定把这个剧本写成向七大献礼的作品,由邵子南执笔,大家集体创作,具体工作由张庚领导。大家聚在东山一孔空的窑洞里讨论与写作,人多时在窑洞外面讨论,诗人侯唯动拾些干柴供大家烤火讨论。

不久,邵子南写成了白毛仙姑的诗剧。大家对此提出了批评与建议,认为它没有体现旧社会把人变成鬼和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邵子南不予接受,说:“我退出,你们随便让谁写,完全与我无关。”于是,大家推荐当时仅19岁的诗人贺敬之执笔。贺敬之服从组织安排。这时距离开会的时间已经很近了,贺敬之连夜开工,写完五幕剧后人就累病了。第六幕,即最后一幕改由丁毅执笔。由于时间紧迫,《白毛女》工作组就日夜修改和排演。贺敬之不仅写出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和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还把这个主题升华到喜儿是反抗地主恶霸的英雄人物。在情节处理上,他写到解救喜儿的是她的意中人大春,他知道喜儿的倔犟性格,她不会轻易被人抓住的。大春进了喜儿住的山洞大喊:“喜儿,我是大春,我来解救你了,你快出来。”喜儿就很快出来与大春拥抱了。情节真实生动感人。贺敬之把这个剧本交给张鲁配曲的时候,告诉他说可以用民歌体写。这样,民族新歌剧《白毛女》就诞生了。

6月10日晚,在中央党校大礼堂《白毛女》剧组为党的七大献演,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张闻天、凯丰等代表547人和候补代表208人全部出席。当演到喜儿从黄世仁家逃出来,从舞台出口奔跑出来高唱:“我要活,我要报仇,我要活”时,毛泽东首先站起身来鼓掌。随后,许多观众也站起来鼓掌,整个大礼堂掌声雷动。

贺敬之

陈赓将军是戏迷,他的夫人傅涯在抗大文工团工作,也演戏。因而向七大献演时,陈赓最为活跃,忙着台上台下跑。在台后,他说:“这戏实在好,可以演二十年。”到台下,他说:“这是第一次公演,没有经验,布景和换装都慢,请大家不要着急!”当时陈赓说《白毛女》可以演20年,大家认为他说的够大胆了。可是,2011年中央歌舞团和东方歌剧团相继公演《白毛女》,半个月来场场爆满,买不到票。我请贺敬之帮助,他向剧团要了四张票,我才有机会开开眼界。可惜陈赓夫妇先后辞世,否则我还要继续请他看《白毛女》,因为在他生前我们经常去戏剧学院的剧场看戏。

首演次日早上,中央办公厅派人往鲁艺送来中央书记处的贺信,说了三条意见:“第一,这个戏是非常适合时宜的;第二,黄世仁应该枪毙;第三,艺术上是站得住脚的。”据我所知,党中央领导机关或中央领导人,看完戏这么快地表示意见,这是第一次,此后未曾有这样迅速、具体、清楚地用文字表示意见的情况。

送信人还对中央书记处的意见做了点解释,如“适合时宜”之意是:抗战快要胜利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迫切了,现在有些根据地正在进行土改试点,把恶霸地主和大地主手中的土地分配给贫下中农。这一解释是很重要的,因为当时鲁艺还认为在抗日统一战线时期,对地主要宽容与客气,了解这一矛盾的变化对后来修改第六幕 (即公审黄世仁和穆仁智这幕戏)很有启发。因为仅注意听他的解释了,竟没有一个人知道送信的人是谁。

6月11日中共七大闭幕,毛泽东当选为党中央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这一天,毛泽东特别高兴,晚间没有工作,和女儿李讷在杨家岭的住处演唱 《白毛女》。李讷演喜儿,毛泽东先演杨白劳,后演黄世仁,唱了大半夜,用他的湖南腔演唱。他的邻居们不仅听到,许多人还走到他窑外细听。

不仅在国内《白毛女》的几个剧种还在演出,由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改编的《白毛女》舞剧还在世界各国轮流公演。贺敬之用细腻的笔法描写人与事,使得该剧情节动人、有力,十分精彩。例如,喜儿开始唱“雪花飘”,有“穷欢喜”的乐趣;黄世仁与穆仁智强迫杨白劳在欠款单上摁手指印,使人的心情一下跌到了深渊;喜儿外逃的细节等等也都是很感人的。

过去,像白毛女这种受压迫的事例为数不少。《白毛女》公演后,山西人说白毛仙姑是山西的,并说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新中国成立后,在日本发现一个白毛男孩,他是山东一位农民在抗战时期被日本兵抓去日本做劳工,因不堪忍辱逃到深山老林活命。那时我国还没与日本建交,辗转通过第三国才把白毛男孩接回来。

总之,在旧社会偏远的农村都可能有被压迫的人因生活不下去,逃到深山老林,由于长时间不吃盐长出白毛的。世界上只要有贫富、压迫与不平等,《白毛女》就会受欢迎。

猜你喜欢

贺敬之黄世仁旧社会
以诗歌扬名
用人民的诗歌抒写时代
毛主席看“白毛女”不与“黄世仁”握手
北风吹
浅析《金锁记》中的封建枷锁与苍凉宿命原型
法国大革命对旧中国社会的影响
论《呼兰河传》的旧社会东北社会文化
土炮
“黄世仁”与“杨白劳”原来是为了违约金
贺敬之:夫妇“话疗”战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