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人循环贷款风险及其发展途径浅析——以某县级市支行为例

2013-09-11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审计局成都分局审计五处

商场现代化 2013年18期
关键词:借款人贷款经营

■李 锐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审计局成都分局审计五处

本文以一大型银行东南沿海某县级市支行为例,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某行个人循环贷款概述

该支行所处县级市位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总面积721.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98万人(2010年普查数据),2011年,该市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70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财政总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35.7%,在产业结构上形成了以服装业、陶瓷业、食品业为发展龙头的产业集群。截至2012年9月,该支行贷款余额达108亿元,其中个人贷款客户8100余户,贷款余额约29亿,不良贷款余额3800万元,不良贷款率1.3%。

在该行发放的个人贷款中,个人循环贷款占比较高,户数为4853户,占比59%,金额21亿元,占比72%。从风险状况来看,个人循环贷款不良贷款余额为3618万元,占个人不良贷款总额的95%。从业务品种分布来看,个人循环类贷款主要分布在助业贷款、个人综合授信贷款、农户小额贷款等几个业务品种。

从定价情况看,对个人循环贷款的定价明显高于一般个人贷款定价水平(见图1)。

图1:

从贷款的担保方式来看,个人循环贷款的担保方式以房地产抵押为主(见图2)。

图2:

综上所述,个人循环贷款在该行个人贷款业务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某行个人循环贷款业务的主要风险点

1.贷前调查重抵押物,轻第一还款来源

在担保方式上,该行个人循环贷款绝大多数为房地产抵押担保,为债权的有效实现提供了保证,但在贷前调查中,该行往往以借款人能否提供抵押物作为贷款的主要依据,以抵押物的价值作为核定贷款额度的测算标准,对第一还款来源相关资料和证据收集不充分,只采信了借款人或其直系亲属所经营实体开具的个人收入证明,缺乏个人税单,资产证明等第三方证明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借款人的实际偿付能力的分析。事实上,不论采取何种贷款担保方式,借款人第二还款来源只是起必要的补充作用。当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出现问题时,对第二还款来源的追偿,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操作难、变现难、执行难等问题层出不穷,即使能够足额收回本息,在资产处置中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也难免得不偿失。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比较复杂,归纳起来大致有两个方面:其一,从客观上来说,借款人和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还很明显。我国现在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个人纳税信息也存在很大水分,在一些地区民间投融资相对活跃,个人借贷行为十分普遍,银行要全面掌握借款人的资产、负债、收入等相关财务数据需要付出巨大的信息成本。其二,从主观上来说,一些金融机构因为业绩和考核压力,对客户的认识流于表面,只注重形式要件的审查,贷前调查的框架已经与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出现了脱节。

2.贷款额度期限较长,一次还本付息的还款方式等因素导致部分贷款风险被掩盖

该行循环贷款的额度期限一般为三年,一次核定,多次使用,还款方式采取单笔贷款期限不超过一年,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在这样一个比较长的贷款存续期,由于自身经营、经济周期、其他不可抗力的影响,借款人的财务情况及还款能力都会发生变化,而个人客户的特性决定了这种变化过程往往是隐性的,渐变的,一次性还本付息的还款方式下,这种变化就更加难以发现。特别对于自助循环类的贷款品种,这种变化就更可能被“拆东墙补西墙”的到期还款,循环借款的过程所掩盖。虽然按照该行的操作规程,经营单位应对个人循环贷款进行按季的贷后管理现场检查,但由于缺乏会计报表,税收单据等资料,没有一个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贷后管理人员对借款人经营情况的判断就相对主观和滞后,再加上个人贷款客户数量多,分布广,经营单位要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客户群进行全面的贷后管理,在人力资源调配上难免捉襟见肘,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贷后管理的表面化。实务中就出现过在借款人某期贷款逾期后,贷后管理人员才发现借款人已经停产,丧失还款能力的现象。

3.贷款支付管理难度大,对信贷资金的真实用途难以把握,监管风险显现

个人循环贷款的创新点在于借款人开通自助服务功能后,能够在多种自助设备上自由还款借款,循环使用,这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借款人使用贷款资金的效率,降低了其财务成本,但无疑也触碰了监管红线。监管部门《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以往个人信贷的支付管理环节是一个颠覆性变革,“通过贷款人受托支付或借款人自主支付的方式对贷款资金的支付进行管理与控制”,将“实贷实存”变更为“实贷实付”。而该行在贷款资金支付管理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只对额度核定后首次贷款发放的用途进行审核的现象。当客户利用自助设备进行第二次乃至此后多次还款再借款的循环时,银行对这部分贷款的支付就未能进行事前审核,事后也未补充相关资料。从对相关贷款结算账户的分析来看,有部分借款人的结算账户甚至只是用来进行借款还款的循环,没有资金正常运用和销售还款的交易记录,贷款资金向何处去,还款资金从哪里来,银行都无法掌握。这不仅违背了监管精神,暴露出较大的监管风险,而且由于借款人真实交易背景的碎片化、模糊化,银行做不到“认识客户”,对信用风险的准确判断也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三、化解个人循环贷款风险,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可能途径

在个人循环贷款暴露出一些风险和隐患后,该支行采取了一系列风险控制措施,如逐步压降消费类个人循环贷款(含个人综合消费贷款和个人综合授信贷款)授信额度,严格控制助业贷款的个人自助循环贷款额度,加强支付环节的审核等。这些措施在风险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无疑也对这项业务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在新的监管要求下,寻找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的平衡点,从根本上突破个人循环贷款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应从制度流程的变革和贷款技术的发展两个方面入手,化解借款人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矛盾。

1.制度流程的精细化

制度流程从根本上控制了一个产品的目标群体、操作流程、可接受风险水平。个人循环贷款,特别是个人自助循环贷款所暴露出的风险状况,说明这种产品在制度层面还有缺陷,流程设计上还不够细化,没有能够依据市场变化和监管要求作充分调整。为此,笔者认为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加以改进:

贷款准入。循环贷款这一业务品种从设计初衷来看,产品定位在中高端,其目标客户群体应为现金流稳定,信用记录良好,具备较强经营能力的中小企业主、个体工商户。从这一角度出发,经营行在选择营销目标时,一是要严格落实借款人准入条件,避免在业绩压力下盲目扩大业务覆盖面,从而将风险控制在源头。二是对新介入循环贷款的借款人,可考虑暂不核准其自助额度,后续阶段经营行再根据贷款资金支付的合规性、货款归行率、贷后现场检查情况等指标,审慎评价其生产经营情况,动态分析第一还款来源,核定符合其经营发展需要的自助额度,从而建立借款人评价的反馈机制。

支付管理。由于其特殊性,要保证自助循环类贷款品种在支付环节上符合监管要求,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一突出矛盾的显现,根结在于客户需求同产品功能之间的错配。如个人消费类融资需求,其借款用途往往不特别明确,交易对手缺乏规律,经营行应考虑使用信用卡来满足借款人的这类金融需求。而针对借款人生产经营类融资需求,仍可以采用现有的循环类贷款产品,但应利用技术手段,将借款人借记卡下的贷款资金子账户和个人存款子账户加以区分,对于贷款资金的使用和支付要按照监管要求,进行严格管理,设定必要的限制,并可采取协议约定、手续费优惠等方式鼓励客户使用POS刷卡、网上支付、转账汇款等付款途径进行支付结算,对使用现金的结算行为严格审查和控制,保证支付环节具备真实的交易背景。

期限管理。前述的贷款期限单一、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的还款方式会造成信用风险的掩盖,解决这一问题,银行是否可以根据借款人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在分析其资金循环情况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借款人,甚至同一借款人不同的借款申请核定相对应的借款期限,做到“期限长短结合、利率高低匹配”,同时借款人在贷款期限内仍可选择随时结清贷款。这样就能在保证产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建立约束机制,增强与借款人实际经营活动的匹配度,使风险“早暴露,早控制”。

2.贷款技术的信息化

近一段时间,某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利用旗下的电子商务平台和小额贷款公司,开始为其在线商户提供订单贷款、信用贷款等融资服务,其小额贷款业务自2010年以来累计投放280亿元,为超过13万家小微企业、个人客户提供了融资服务,其中2012年上半年投放贷款130亿元,曾创造日均完成贷款接近10000笔的业绩,业务发展呈加速趋势。该企业利用其商务平台的独特优势,掌握了经营者的真实交易数据。而为之匹配的庞大信息技术团队,能够充分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处理海量数据库里的信息,从而达到控制风险、加快放贷流程、降低成本的目的。

上述模式无疑为商业银行利用信息技术流程再造提供了启示,为改变传统手工的、单体的管理模式开辟了途径。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广泛开展同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提供资金托管、支付结算、授信融资等服务,争取建立与电商企业在商户交易信息方面互通共享的机制,挖掘目标客户;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进一步重视对内部信息的整合及利用,开发行之有效的模型对客户交易行为深入分析,并逐步将分析结果运用到本行业务决策,同时也可为客户经营管理提供参考,形成与客户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与客户“同发展、共成长”的愿景。

猜你喜欢

借款人贷款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浅论借户贷款情形下隐名代理的法律适用
乡城流动借款人信用风险与空间收入差异决定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小微企业借款人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贷款为何背上黑锅?
商业银行对借贷人贷后监控与风险治理
还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