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第二站读者来信选登

2013-09-10

当代 2013年3期
关键词:调研员王华二爷

读者:李兰东

推荐《花河》 为本期冠军作品。

王华的《花河》全面展示了普通女人一生的生命历程和心理轨迹,既写出了普通人的无奈,也写出了生活的无常,读后让人不自觉地发出“人面似花,人命如水”的感慨。《花河》让我们体会到生命多彩的同时,又让我们感到现实的沉重,是一部难得的既有丰富故事又有高度思想的优秀长篇小说。

读者:刘杰

在《当代》,长篇小说一直是一枝独秀,本期也不例外。我推荐《花河》为本期冠军作品。作为少数民族的女作家,作者以其特有的文化底蕴和特别的视角与笔触,成就了这部堪称史诗的厚重作品。

读者:徐浩英

《空洞的房子》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了现实世界的方方面面,情感的冷漠和人心的隔膜,写实有些冷漠、冷酷,以及无奈,老五的形象令读者既爱又恨,是部不错的小说。《 调研员》是官场的小品,细节描写细腻精彩,对人性刻画到位。读《凌晨脱逃》,加深了对基层派出所工作的认识,小说留下了心酸,以及对“一票否决”的思考。《路线图》值得想要或将要移民者一读。读《大喷》,看民间的好手。《千古冰炭说忠奸》评点出彩,值得一读。

读者:陈开宇

本来把本期王华的长篇小说《花河》当作重点来阅读的,读后却感到小说虽具备大的框架,但总体深度和厚度稍有欠缺。倒是小说塑造的两个人物很鲜活——一个让人从精明的眼中看到的都是心机;一个从那懵懂的眼中看到的却是纯真。

本期的中篇《凌晨脱逃》和钱良营的中篇《座位》倒是让人眼前一亮,作品现实感强烈,平凡的故事读后让人感触颇深。本期最佳我选中篇《凌晨脱逃》。

读者:郭宪振

2013第2期《当代》首推《花河》,故事描述了一个佃户的女儿白芍为追求幸福、保全自身,坎坷而有曲折的一生,其次人物是红杏和牡丹,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小说通过各种人物所代表的阶级的对立,反映了那个改朝换代、翻天覆地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而白芍善良的人性化描写,通过王土被抢毙后,把他尸体背回家,巫香桂临死前,又为她准备寿衣等,鲜明地突出了白芍的人物形象。

读者:海景

推选《花河》为这期拉力赛的冠军作品,小说作者用大跨度不同年代描写了白芍和红杏姐俩悲凉的人生经历,故事情节曲折、奇异且忧伤,让人荡气回肠;同时对王土、王虫等人对待女人的态度和行为的描写的极具讽刺与挖苦且入木三分。让读者看到了《花河》里流淌着人间的美与丑、善与恶的激流。

读者:姬晓东

好久没有看到《调研员》这样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接着地气的小说了。调研员汪二爷貌似一个大老粗,但他看问题的角度和处理问题的切入点总会另辟蹊径,他既有老粗的大大咧咧,又有智人的精细狡猾,如处理村民林大奎父亲的火葬问题上,足见他处理基层问题的娴熟,令林大奎“赔了夫人又折兵”。我们只要真正深入到基层去,汪二爷这样活脱脱的人物全国各地随处是可见的。汪二爷们看起来不按照常理出牌,但社会方方面面的“疑难杂症”到了他们手里却有“专科偏方”诊治,他们就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力量。陕西省委书记最近说,要从最基层的农民、工人中选拔公务员,我想省委书记要选拔的大概就是汪二爷们。

读者:高军

推荐《花河》为本期冠军作品。

《花河》以女性独特的柔情、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叙事能力,为读者建构了一个发人深思的精彩故事和多个各具特色的特色人物,昭示了自己不俗的创作实力。

小说以“我们”这样虚幻的集体视角来叙事,能跨越时间和空间,不断地发现新奇的人物、场景,时时凸现故事的动态性和现场感。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非常自然,人物、事件等在介于全知和限知之间的叙述过程中被一览无余地展现出来。艺术表现灵活、自由,更好地接近了小说艺术的本质内涵。

本期杂志无论长短,无论栏目,篇篇有看头,章章耐品味。

读者:夏军红

《调研员》借汪二爷这一形象,真实、准确地再现了生活,揭示了官场的不合理现象。作品最后以人民对汪二爷的敬意表达了对众多“汪二爷”的同情和肯定,宏扬了正气,彰显了正能量,让人欣慰,令人期待。

《座位》充分折射出世间冷暖、人间沧桑,是中国典型“关系社会”的精典解读。由此而叹,按规则(不包括潜规则)办事、依法治国之艰难,欺冀“让国人不再求人”的呐喊不会成为我们永远的梦。《凌晨脱逃》为读者展现的是风光警察作为普通百姓的一面。《千古冰炭说忠奸》,让读者在重温历史、增长知识的同时,领略了冯教授新颖别致的忠奸论。

读者:陈学书

推荐王华的长篇小说《花河》为本届冠军。

读王华的小说心中充满了愉悦,有一种巨大的满足感。我常常感到作家始终把她那锐利的视角,投向她喜欢的、熟悉的那片挚爱的土地。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同人民联系在一起,使她小说中的人物呼之欲出,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美学欣赏价值。

王华从她的《桥溪庄》到《傩赐》,再到她的《花河》,从最初关注人的生存环境,到对人的灵魂的拷问,再到对人性的解剖,以及对人性美的追求,一步一个脚印走来,迈出了她坚实的步伐。这在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中是极为可贵的,表现了作家非凡的才气和悲悯的情怀。

读者:蒋培娟

长篇小说《花河》是关于两个女性的命运的小说,作者王华对题材的把握的确到位,白芍和红杏的“真实人生”跃然纸上。喜欢妹妹对人生顺其自然的态度。推荐为本期最佳。

《调研员》通过对汪二爷这一人物的刻画,让读者对“调研员”有了更深了解。小说《凌晨脱逃》写得有特点,人物刻画鲜明。《座位》写的是身边事,情节不复杂,喜欢没有私心“代班主任”季小桃老师。做个正直没有私心的老师说难也不难。《空洞的房子》对人性的勘察与反思令人感触颇多。喜欢淳朴、善良的主人公老五乐观的生活态度。

读者:郑新涛

毋庸置疑,作为本期刊物的冠军作品,长篇巨制《花河》是众望所归、当之无愧的。

王华是一个具有卓异风格和阳刚气势的女作家。其问世的长篇作品虽说寥寥,但均能引起强烈的震撼效果。《花河》亦是如此。

又见虎头,精彩依旧!《千古冰炭说忠奸》延续作者惯用的风格,诙谐风趣中,多见诛心之论。文章对旷世权奸秦桧阴狠心术的精准剖析,令人拍案叫绝!建议注重专栏文章的连贯性,以减少读者的隔阂和疏离之感。

读者:王凯

八飞说岳写到此期实属不易,《千古冰炭说忠奸》写得如此精彩更是难能可贵,作者辩证分析奸臣的基础上全面剖析了奸相秦桧的才与奸,细致描述了南宋岳飞被害的时代背景,以及宋高宗赵构、奸相秦桧的狰狞面目,历史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让人读起来耳目一新,回味深远。《千古冰炭说忠奸》最棒。

读者:徐春林

《路线图》的作者安纳是个现实主义小说家,还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第一遍读她的小说时感觉是个电影大片,读第二遍却发现是小说,感觉与西方文学融得天衣无缝,读第三遍的时候发现小说细节精美,哲理深刻,故事精彩。这样的好小说并不多见。

读者:曹雨河

一股气读完《当代》第二期(2013年)王华的长篇小说《花河》,歇了几天眼睛,正好趁这几天来消化。《花河》的语言饱满温润又劲道,故事跌宕翻覆,历史乖戾狰狞,最震撼的还是其中的人物:在历史的棱镜下透视出他们人性中的丑与美、善与恶、亮丽与幽暗。

读者:费金元

三部中篇小说《调研员》、《凌晨脱逃》和《座位》及短篇小说《大喷》艺术水准在一个档次上,都是名副其实的现实主义优秀之作。《千古冰炭说忠奸》一文作者以丰富确凿的史料文字和风趣幽默的语言详细分析论证了秦桧位居中国历史上的奸臣之首是名副其实名至实归,其后人应彻底打消为其翻案的念头儿,读来妙趣横生,令人信服心服,长知识增智慧。

读者:陈军

我推荐短篇小说《大喷》为本期最佳作品。

我当过知青,在我看来,知青生活是一本写不完的书,它孕育了一批知青作家,产生了一批知青题材的作品。但读《大喷》时,我仍然感到十分投入。

冯八飞教授的八飞说岳系列文章也是我非常爱读的精粹文字。八飞说岳系列,我之所以爱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举重若轻、诙谐幽默、磅礴大气的语言,没有报纸语、八股腔。相反,作者是把读者当朋友,和你一起煮酒论史,意兴盎然。这样的文章谁不爱读呢?

猜你喜欢

调研员王华二爷
让广大干部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巴南区李家沱街道党工委发挥调研员作用的几点启示
江苏省侨办主任王华:侨的力量推动着我
王华主任随江苏新闻文化参访团赴台访问圆满成功
财政部会计司司处级人员名录
王华主任会见韩国知识文化财团理事长辛圣恩一行
杀猪二爷
Factor-graph-based iterative channel estimation and signal detection algorithm over time-varying frequency-selective fading channels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
李浩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