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携手东盟,在广西搭建中国与世界医学的交流平台——访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钟国强教授

2013-09-07文图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标测节律生理

文图/《中国当代医药》记者 凌 寒

前不久,在由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广西医学会、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泰国玛希隆大学Ramathibodi医院、广西心血管病研究所等单位主办、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和广西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协办的 “首届中国-东盟心律学论坛暨第五届广西心脏节律论坛”上,出任本届大会主席之一的广西心血管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老年心血管病病区、老年综合病区主任钟国强教授,在会上对链接中国与东盟国家医学界的这个学术盛会的意义评价道:“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再次巩固了广西医学界面向东盟,走向世界,规范诊疗,造福八桂的良好平台,不仅对广西心律失常诊疗工作带来长足进步,必将促进中国与东盟及世界各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发展与提高,还能共同繁荣我们的医学事业。”

会后,本刊记者就钟国强教授的上述评析,以及广西地区心脏节律学术发展现状、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话题,对他做了深入采访。

立足绿城,对接东盟

“实际上,在这届会议召开之前,‘广西心脏节律论坛’已经举行过4届了。”采访一开始,钟国强教授率先这样说,随后,他便把话题转移到了会议举办地——广西南宁的区位情况介绍方面。

钟国强教授充满激情地介绍说,会议举办地广西南宁,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优越的人文优势及优美舒适生活环境。“半城绿树半城楼”的南宁,是个“宜居之城”。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又使南宁成为一座“活力之城”。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永久举办地,是中国对东盟开放的前沿和 “窗口”,也有中国-东盟多个交流中心和办事机构,“南宁渠道”已成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稳定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三基地三中心”格局,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城市枢纽。

钟国强教授接着说:“南宁区位优势掩盖不了其他问题,比如说医学方面。就心律失常方面的研究而言,广西心律失常研究及临床应用领域在我国是相对滞后的。这也是我们发起举办‘广西心脏节律论坛’最重要的初始动机之一。”

钟国强教授继续说:“就全国而言,广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由中国和东盟10国政府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是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每年定期在南宁举办;同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为中国-东盟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广阔平台,借助其带来的历史机遇及其辐射效应,是我们论坛面向东盟,走向世界的极好机会。所以,从第一届论坛开始,我们就希望把‘广西心脏节律论坛’办成与国内其他专业学术会议相比,具有不同特色的论坛。通过这个平台,可使广西及我国加强与东盟各国及其他国家医学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繁荣我们的医学事业。因而,在这些大的利好环境下,此前历届‘广西心脏节律论坛’的成功召开,以及今后每年举行的相关的学术会议,必将有利于进一步缩小广西与国内外的医疗水平差距。”

钟国强教授认为:“我们秉持着‘立足南宁,对接东盟’的宗旨,通过前4届广西心脏节律论坛的举办,已使更多广西本地的医师有机会零距离接触这么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及面对面地与专家们进行学术交流,促使他们更直接地了解心血管学科、尤其是心电生理及心律失常领域国内外的发展前沿,对广西乃至周边地区的心血管学科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携手东盟,面向世界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闭幕不久的“首届中国-东盟心律学论坛暨第五届广西心脏节律论坛”,由国内著名专家王方正、刘唐威、赵劲民担任名誉主席,黄从新、张澍、曾志羽、钟国强、Tachapong Ngarmukos担任主席。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曾志羽、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黄从新、广西医科大学校长赵劲民、广西卫生厅副厅长夏宁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钟国强教授就此介绍说:“这届会议的主题是‘三维标测指导下低损性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所具有的优越性’。课题设置既有心律失常基础研究前沿、新诊疗技术展望、国际新指南解读及常规技术临床应用经验分享等。讲者除来自国内的黄从新、曹克将、华伟、程晓曙、姚焰、廖德宁等著名教授外,还增加了东盟国家著名大学教授的讲座——始建于1890年、前身是诗里拉皇家医学院、泰国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玛希隆大学的Tachapong Ngarmukos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Pipin Kojodjojo教授及来自台湾地区的中山医学大学医学院院长翁国昌教授等国家和地区的学界翘楚。”

钟国强教授进一步介绍说:“在开幕式上,我们医院的曾志羽院长在讲话时,首先肯定了广西心脏节律论坛发展5年所取得的成绩。曾院长提到,心脏节律论坛为区内心血管专科医生搭建了一个心律失常领域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使他们通过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更新诊疗理念,从而进一步提高心律失常科研及临床诊疗水平,造福八桂百姓。广西虽然地处祖国南疆,经济欠发达,但近年来医疗技术水平与国内发达地区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种学术会议为我们提供了互通有无、掌握学术动态和学习先进经验的机会。曾院长说,作为本地区心律失常领域最高端的学术交流平台,希望广西心脏节律论坛一年办得比一年好,争取明年的第二届中国-东盟心律学论坛办得更具特色,办成精品,为进一步提高我区心律失常科研及临床诊疗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此外,在这届论坛上,黄从新教授作了题为 《心律失常研究趋势》的演讲。黄从新教授在演讲中说,针对房颤的相关研究是过去数十年间心血管疾病领域的重点。然而,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不论是抗心律失常药物还是介入治疗措施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均不尽如人意。因此,总结过去房颤研究的经验和教训,明确房颤研究的趋势,对于未来有效防治房颤至关重要。

同时,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电生理专科的Pipin Kojodjojo教授带来了《阵发性房颤:新的手段、技术和目标》的精彩演讲。泰国玛希隆大学Tachapong Ngarmukos教授就《如何提高慢性房颤的消融疗效》与广大与会者进行了经验交流,Tachapong Ngarmukos教授强调:提高房颤疗效的关键在于提高长期的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医学院院长翁国昌教授做了题为《从国际房颤指南更新看卒中预防策略的变迁》的前沿报告。

针对上述信息,钟国强教授总结说:“‘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共同繁荣’是这届论坛的主旋律。通过国内外心律失常的著名专家的专题讲座,以利于广大同仁及时准确地把握心律失常研究、预防、诊断及治疗新动向。这不仅会对广西心律失常诊疗工作带来长足进步,还将促进中国与东盟及各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发展与提高。”

记者注意到,与前四届“广西心脏节律论坛”不同的是,此次“第五届广西心脏节律论坛”是与“首届中国东盟心律学论坛”一并举办的;而且,会议讲者除来自国内的黄从新、王方正、华伟、曹克将、姚焰等著名教授外,还大大增加了东盟国家诸多著名大学教授的讲座。课题设置既有心律失常基础研究前沿、新诊疗技术展望、国际新指南解读及常规技术临床应用经验分享等。另外,还特别设置了两个三维标测指导下低损性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的优越的主题讲座等。

对此,钟国强教授诠释说:“这是我们举办的首届中国东盟心律学论坛,也是心律失常领域十分重要的一个学术盛会。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和争鸣的平台,以利于广大同仁及时准确地把握心律失常研究、预防、诊断及治疗新动向;我们希望把论坛办成与国内其他专业学术会议具有不同的特色,通过中国-东盟这一广泛交流合作的广阔平台,使我们面向东盟,走向世界,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乃至世界各国的医学交流及人才互动,共同繁荣我们的医学事业。现在看来,我们举办这届会议的最初的愿景,已经基本上实现了……”

全力推广,缩小差距

据记者了解,担任着广西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的钟国强教授,为推动广西地区学术进步做出了诸多的贡献。自2005年以来,他率先在广西地区开展CARTO及ENSITE等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等复杂心律失常,并加大推广应用ICD、CRT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及慢性心力衰竭,缩小了广西与国内发达地区的差距。

谈及这些,钟国强教授坦率地说:“我国的医学水平存在着各地区发展极不均衡的的状况。我刚才说过了,就广西地区心律失常领域目前的发展现状及在全国所处的态势而言,这和其他领域一样,广西在我国也是相对滞后的——这也是现实,毋庸讳言。但自从2005年以来,由于我们医院领头在广西开展CARTO及ENSITE等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开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等复杂心律失常及加大推广应用I C D、C R T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及慢性心力衰竭之后,随着不断加大的推广力度,已逐渐缩小了广西与国内发达地区的差距。”

钟国强教授详细介绍说:“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根治快速心律失常诞生于20世纪的80年代中期,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引进此项技术,目前在全国各大医院均已开展。但传统的电生理导管记录是一种接触式的标测方法,导管电极直接贴靠在心肌上,可记录到心脏局部清晰稳定的电位。增加导管和电极的数量可以对心脏整体激动情况作一大致的推测,但限于导管和电极的数量,传统标测方法对于复杂心律失常的记录和分析仍较为困难。另外,在二维影像指导下的诊疗技术存在严重的X射线对患者及术者的损伤作用。令人欣慰的是,三维标测的出现,电生理学者能建造心脏的三维图像,能观察到导管位置以及病人的电传导路径图,给消融治疗带来革命性变化,可以不再需要全部依赖甚至无X线指引手术过程,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在三维指导下终于迈进X零射线或少X线时代。此项技术的开展,避免或减少了X线对医患双方的接触损害,减少了不必要的医源性损伤,而且还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将心内电图和空间定位结合起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心脏电生理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其在临床应用中呈现出了巨大的优势!”

随后,钟国强教授从学术的角度进一步解释了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的五大优势:“与常规标测技术相比,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显示了出以下优势:一是可立体呈现标测心腔的三维解剖学结构;二是将心腔内的电活动与解剖结构相结合,直观显示激动的传导方向及折返途径,这有助于对心律失常电生理机制的理解与识别;三是对于线性消融治疗的心律失常,系统可通过相应的颜色改变,判定线性消融路径是否连续完整,阻滞线是否完全;四是系统有储存记忆功能,比如移位的消融导管可再次回到原消融靶点;五是基质标测对心肌梗死瘢痕组织,先天性心脏病心肌内的塑料补片其基质标测准确。为一些起源于心房或心室,尤其是复杂的、非持续性或伴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心律失常,提供直观而可靠的标测结果。另外,在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指导下的诊疗技术,为心电生理研究及临床复杂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并使X射线对患者及术者的损伤作用减至最少或为零辐射。这可谓是心律失常介入诊疗逐步迈进了低损性治疗时代的重要标志和里程碑!”

首府名院,龙头科室

据记者了解,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于1934年,是广西首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爱婴医院、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是广西医疗、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及医疗保健的中心。该院心血管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卫生部心律失常、冠心病及先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美国心脏病学会教育基地,广西人才小高地,广西卫生医疗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最为重要的“龙头科室”。

谈及该科的具体情况,钟国强教授进一步介绍说:“我们科室在治疗心律失常领域,于1971年安置了广西第一台体外临时心脏起搏器,1986年率先在广西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1993年率先在广西开展射频消融术,1998年开展ICD植入术,2002年开展CRT-P/D植入术,自2005年起率先在广西开展Carto和Ensite ve1ocify指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各种复杂心律失常,综合水平达国内先进水平。在冠心病治疗领域,自1996年率先在广西开展一系列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冠心病介入诊疗新技术,植入广西第一例药物洗脱支架,经桡动脉途径行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和血栓病变介入治疗中远端血栓保护装置的进中国与东盟及各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发展与提高。未来,我们还将继续秉持‘面向东盟,走向世界,规范诊疗,造福八桂’的宗旨,致力于这样的学术交流与推广活动。我们期待与国内外同仁在下一届论坛上再度聚首,继续探讨心血管学科、尤其是心电生理及心律失常领域的热点话题……”临床应用及其研究;分叉病变技术、分叉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等多个领域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目前能常规开展各种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在结构性心脏病治疗领域,我科在广西开展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最早、完成例数最多,目前该项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1957年我科率先在广西开展了右心导管检查术、大血管及心室造影术,1992年率先在广西开展经皮二尖瓣狭窄球囊成形术、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成形术、动脉导管未闭经皮股动脉海绵泡沫栓塞封堵术及弹簧圈封堵术。2000年率先在广西开展先心病Amplatzer法封堵术,是国内完成经皮二尖瓣狭窄球囊成形术例数最多的医院;近年又开展了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复杂先心病的镶嵌治疗等新技术。近年来,每年承担5项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多项。此外,我科还开展主动脉夹层带膜支架植入术、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及高血压肾交感神经节消融术等介入治疗。”

猜你喜欢

标测节律生理
空间里的时间:微重力等环境下的生物节律研究
室性早搏射频消融终点的探讨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高精密度标测技术在导管消融治疗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PaSO起搏标测软件在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射频消融中的应用
Ripple标测技术及其在复杂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中的应用∗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运用节律跳绳,提高跳绳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