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精英老龄化

2013-09-06王石川

杂文选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吴文俊科技奖大器晚成

王石川

春节期间,上海交大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李侠在“科学网”发表博文《中国科学精英老龄化太严重》。李侠根据“两院”官网数据制作图表,显示目前两院院士年龄峰值出现在七八旬之间,五十岁以下院士比例很小。在中科院,现年七十岁至七十九岁的院士约占全部七百零九名院士的四成;在工程院,在职院士共七百六十五人,平均年龄74.3岁。不少学界同行直指,代表中国科学精英的院士群体严重老龄化,出现了两院貌似“老人院”的状况。

表面看,科学精英之所以老龄化,不外乎是,这些人大器晚成,主要科学成就多在晚年。或者如专家所称有着特殊的历史因素,即“(由于)1955年评选了一次院士后就停止了,直到1980年,时隔二十五年后才进行了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次评选院士,时隔十年以后的1991年又进行了第二次院士选举……”未进行院士评选,科学家自然不可能在年轻时候获选院士。

院士老龄化与按资排辈亦有关联。2005年,被誉为“当代毕昇”的两院院士、北大教授王选,在一次受访时直言,“自己三十八岁的时候,在电脑照排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处在最前沿,但由于是无名小卒,说话没有分量;今年自己六十八岁,虽然三年前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但离学科前沿更远了,现在靠虚名过日子”。

无独有偶,著名数学家、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吴文俊称,“我年轻时要出成绩,急需钱、急需环境的时候没人给我,等我后来成了名要钱有钱,有用吗?”一个细节是,吴文俊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时已经八十多岁,确实不怎么需要名和利了,但名和利纷至沓来。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如果在吴文俊急需钱和环境时能够给予他一定的支持,他一定会拿出更多的成果。

研究发现,十六世纪科学家发表重要学术著作的平均年龄是50.1岁,而二十世纪上半叶已降到了34.9岁,相当于提前了十五年,二十一世纪和二十二世纪科学家发表著作的平均年龄应为32.73岁和30.06岁。按说,三十多岁正是出成果的年龄,从现实看,确有不少人在三四十岁的年龄出了成果,但他们很难当选院士,连候选院士的资格都没有,用王选的话就是“无名小卒,說话没有分量”。

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四十岁左右的院士不乏其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平均年龄为61.5岁,这远远低于我国院士的平均年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院士的平均年龄较高,一些重要奖项得主的平均年龄也比较高,比如国家最高科技奖(创办于2000年)得主的平均年龄是八十二岁,而2009-2011年诺奖得主的平均年龄是六十五岁。也许,单纯盯着年龄比较并没有太大意义,但如果沿袭按资排辈的旧习,则绝非好事。

应该说,院士不是越年轻越好,没有重大成果,再年轻也不应该成为院士,相反,如果真是大器晚成,年龄大一些的科学家也应该当选为院士,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打破按资排辈的病态困局。

【原载2013年2月20日《中华工商时报·专栏》】

猜你喜欢

吴文俊科技奖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
吴文俊的养生之道
吴文俊的养生之道
“大器晚成”成的是什么器?
苏老泉大器晚成
拓扑人生——著名数学家吴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