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成熟度模型构建及评价

2013-09-06郭文利教授刘肇民副教授韩志新副教授唐山师范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3年13期
关键词:成熟度区域经济

■郭文利 教授 刘肇民 副教授 韩志新 副教授(唐山师范学院河北唐山 063000)

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成熟度模型构建及评价

■郭文利 教授 刘肇民 副教授 韩志新 副教授(唐山师范学院河北唐山 063000)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这种现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必然出现的趋势,这将有利于区域成员间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区域总体的经济竞争力。本文借鉴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理论,提出了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成熟度模型(REISSMM),并构建了基本的评价方法,为促进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做一些理论探索。

国内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一体化 成熟度模型 成熟度评价

文献分析

(一)成熟度模型评述

成熟度模型力图为某种能力的提升提供一个阶梯式的改进框架。最早形成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成熟度模型是由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一个研究机构在1986年提出的。这个模型将一个组织软件开发的管理水平分为五个渐进性的等级,希望通过这个模型帮助软件开发的组织者正确评估当前的管理水平,并且准确发现软件开发的过程中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明确为了达到更高水平,哪些关键方面需要改进。通过成熟度模型,引导组织不断改进,提高软件开发的管理能力(Mark C Paulk,1988)。

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不同领域相继提出了自己的能力成熟度模型,比如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模型。

(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产生和发展的文献分析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潮,各国学者对此也展开了大量研究。依据主体不同,研究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问题;二是同一主权国内部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问题。本质上两者都是为了获取国家之间或者地区间分工合作带来的利益,提高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促进地区经济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基础,可以有效提高地区和国家的竞争力。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实践中存在诸多差异,在理论概念上也有显著不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多个地理位置相近的国家,为了实现区域内生产和产品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有效的资源配置,某些领域在政府和市场双重推力下,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和共同的经济调节。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同一国家内部,地理位置相近的地区之间,为了提升自身经济竞争力而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调节,形成一个不受区域限制的产品、要素、劳动力及资本自由流动的统一区域市场的动态过程(孙大斌,200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对于经济发展实践产生了重大指导作用,因此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实践中存在较大差别,将前者的理论照搬到后者上往往并不适合。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多种途径和具体形式,相关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借鉴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结合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进行国内经济一体化研究势在必行。

(三)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评价文献分析

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测量方法有两类:一类是从过程上测量,即测量各区域间直接投资、劳动力相关指标;另一类是从结果上测量,即测量各区域产品均衡价格和人们生活水平等的差异情况。当然目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测量方法主要适用于主权国家之间。关于主权国内经济一体化测量的研究相对较晚,但近年来逐渐增多。

唐智鑫等(2007)认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步性会导致地区间经济水平产生趋近或分离的趋势,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和区域的经济一体化水平高度相关。论文用σ趋同检验法和β趋同检验法对环渤海经济区内的14个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唐智鑫、王代敬、何韵敏,2007)。

Bowen等(2009)认为,如果一个经济体已经实现完全一体化,不同区域间的产出在理论上有一个分布,这和实际产生的分布往往有差异,但差异的大小和经济一体化程度成反比。论文还构建了两个指标来测度实际分布与理论分布的差距。这个测度方法的理论依据是生产要素在经济一体化区域的各地区服从Zipf定律的指数分布。

周立群和夏良科(2010)将层次分析法(AHP)和标准差值法相结合,对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行测度。论文首先综合考虑市场一体化和政策一体化两个方面,构建了四个层级28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最后利用标准差值法求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比较值。

表1 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

从查阅到的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评价还没有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理论,大多是借鉴已有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本身是否适合对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评价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指标体系的选择也是需要研究的重点。

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成熟度模型构建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水平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但从成熟度角度进行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以CMM的开发思路为方法论,根据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特点和专家意见,坚持模型的导向性功能,构建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成熟度模型,如图1所示。

(一)一体化萌芽阶段

这是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初始阶段。区域经济的融合在自发状态下进行,市场作为其推动力,政府的参与意识不强或没有,是这个阶段的重要特征;追求政绩导致局部过度竞争;区域间内在联系较弱;区域分工体系不完善;区域间基础设施相当不完善。

(二)一体化发育阶段

各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已由“城市经济”时代向“区域经济”时代迈进,区域合作是增强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市场和政府双向推动的经济技术合作在不同领域展开;区域间基础设施处于快速建设期是这个阶段重要的特征;分工体系开始形成;强势企业采用横向或纵向一体化的形式进行产业整合,促进产业一体化;行政区划分割导致各自为政,区域发展中缺少相应协调和规划指导。

(三)一体化趋于成熟阶段

这个阶段是制度建设和整合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前提是各地方政府决策者形成共识,在这种共识下,区域成员间形成了多种协调机制;建立和完善旨在促进市场有序竞争的法律体系;区域间分工体系较为合理,区域基础设施趋于完善;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边界逐步消失。

(四)完全一体化阶段

这是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级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区域成员服从区域整体利益,让出部分行政权力,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从而保证区域成员间具有相同的经济政策环境;区域间阻碍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被消除;经济合作和经济联动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新的扩展;形成了合理的分工体系;区域基础设施相当完善。

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成熟度评价

(一)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按照可靠性、有效性和必要性原则,构建了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确定各指标权重

权重是综合评价的重要数值,其科学性关系到整个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可使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层次分析法是对相应人员的主观判断进行相应处理,通过判断矩阵计算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然后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从而克服两两相比的不足。基本步骤如下:首先采用1-9标度准则,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然后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求得层次单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求得层次总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三)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CA)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量化的因素量化,并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本文的评价指标具有模糊性,适合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基本步骤是:确定评价因素、评价等级;进行单因素评价,建立模糊关系矩阵;确定评价因素的权向量;进行模糊合成,生成模糊评价结果。

(四)评价结果使用

综合评价结果能体现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水平,但最终确定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成熟度要与关键流程域评价法结合起来。综合评价法是从整体宏观层面进行的定量评价,而关键流程域评价法是从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整体构成中各分支所代表的微观侧面进行的定性评价。在评价成熟度时应将两者结合起来,如果一个区域通过综合评价得到经济一体化成熟度达到某个等级,但是该区域还没有实现该等级的所有关键流程域,那么,就不能认为该区域经济一体化达到这一成熟度级别。

综上,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成熟度模型是借鉴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思想,研究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从不成熟到成熟演变的规律。该模型为评价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现在的状态和提升到更高的成熟度水平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1.孙大斌.由产业发展趋势探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动力机制[J].国际贸易探索,2003,19(6)

2.唐智鑫,王代敬,何韵敏.经济增长趋同、分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基于环渤海经济区14城市的实证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9(2)

3.周立群,夏良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来自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证据[J].江海学刊,2010(4)

4.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5.王剑彬,林国湘,张力,曾庆生.人-机系统安全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2001(3)

本文得到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十二五”期间加快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2457202D-57)的资助(省科技厅课题)

F061.5

A

猜你喜欢

成熟度区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产品制造成熟度在型号批生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整机产品成熟度模型研究与建立
不同成熟度野生水茄果实的种子萌发差异研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刚好够吃6天的香蕉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