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城:未来城

2013-09-05黎林峰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3年23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

◎ 本刊记者 黎林峰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城市集聚了巨大的社会物质财富、众多的人口、人类古今文明及现代智慧等等各种资源,为推进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研究表明,截止2012年,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预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将居住在城市。城市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生态环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又是一个复杂的人类聚居综合体,在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也集中了各种社会矛盾,诸如城市的大气污染、水环境的恶化、每天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交通拥堵、住宅拥挤、土地紧缺,以及人口膨胀、能源紧张,古老传统文化的灭失等等,又给人类文明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我国当前已经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期,中国的城市历史基础薄弱,城市生态环境脆弱,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诸多城市病已经显露出来。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的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未来中国城市的命运之门在何方?能否找寻到一种与环境友好共生的理想城市发展模式供我们的子孙繁衍生息,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传承下去?

PM2.5之痛

2013年初,严重的雾霾席卷了中国中东部地区,重重阴霾下,那种近乎窒息的感觉令人记忆犹新。

中国74个城市从1月1日起公布PM2.5数据。数据显示,2013年1月最初的十多天里,有33个城市指标超过300微克/立方米,其中京津冀最为严重。从北方的石家庄、北京,到南方的南京,以及中部的武汉,大半个中国浸泡在重重雾霾之中。这种严重的大气污染状况一直持续到2月。2月12日,北京气象台发出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尘霾橙色预警,城区多数地方的PM2.5浓度一度超过700微克/立方米。资料表明,北京环境保护监测中心2月12日的空气质量日报显示,35个监测点中,除位于北部的延庆镇、昌平定陵和京西北八达岭三个站点轻度污染外,其余站点都覆没在六级“严重污染”和五级“重度污染”之中,PM2.5指数濒临爆表。资料显示,根据当时的监测情况表明,2月13日上午10时左右,北京地区的能见度在600~800米之间,东部地区能见度更差,京平高速、东六环以外部分路段能见度小于500米。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2013年1月1日至4月10日这100天里,北京雾霾日数是46天,为六十年来最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雾霾并没有远离我们而去。时间进入下半年,2013年的10~11月间,北京乃至华北地区又再次大面积出现雾霾天气。雾霾天气甚至扩展到了东北。继20日哈尔滨市发生严重雾霾天气后,10月21日,哈尔滨市再次出现严重空气污染。整座城市笼罩在一片浓浓的雾霾之中,市区能见度大多不足50米,最严重的地区能见度不足10米,红绿灯都无法看清,车辆打开雾灯和双闪缓慢行驶,交通受到严重影响,许多市民坐不上公交车,只能步行上班。中小学校全部停课,高速公路封闭。

专家分析认为,如此严重的大气污染情况出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机动车的大幅增加。以北京为例,2011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500万辆,到2015年,将突破700万辆。数据表明,2012年一年,我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总量相当于709艘“辽宁号”航母排放量。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燃煤产生的大量污染。2011年,在我国火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82.54%。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梁嘉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目前全国煤炭产量由2005年的23.5亿吨增加到2012年的36.5亿吨,年均增加1.9亿吨。梁嘉琨表示,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看,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和“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初步研究预测,到2020年全国煤炭年消费量将达48亿吨左右。国家统计局2013年2月发布的统计公报也显示,2012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6.5亿吨,煤炭消费量比上年增长2.5%。

持续的大气污染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今年2月初的雾霾天气笼罩北京时,仅2月12日一天,北京儿童医院发布的数据表明,日均门诊量近1万人次,其中30%是呼吸道疾病。雾霾天气时,每天都有超过800个孩子来接受雾化治疗,最多时超过900名儿童接受雾化治疗。

在京外籍人士中甚至还流传着“北京咳”这一说法,即在北京就会出现持续不断的咳嗽状况,离开北京后十多天自然就会消失。

更有调侃认为,英国伦敦的“雾都”“雅称”可以转交给北京来继承了。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大气污染给人们带来的损害做了一个研究认为,如果环境水平与2010年比,没有明显改善的话,那么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这四座城市,因为PM2.5引发多种疾病造成的过早死的人数,将会达到8500多人,因此产生的经济损失达68亿人民币。

雾霾、PM2.5,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为谋求经济发展,我们是否还要继续付出破坏环境的代价?如果是,那么我们寻求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

呼呼碧水蓝天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们往往为了采摘远处的花朵而践踏了眼前的小草。用在这里来形容我们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最恰当不过。还有一句俗话是这样说的:种什么种子开什么花。我们今天收获了大气污染的恶果,是因为之前我们为单纯发展经济放任了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难道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是为加速我们生存环境的破坏,加速我们自身的灭亡吗?

实事求是地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并没太把生态环境当回事,仿佛碧水蓝天是天经地义的,是永生长存的。人类贪婪的本性令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北京海淀自元代初年,就是一片浅湖水淀,今天却面临无水可用的尴尬,不得不从相隔万水千山的长江调水。而国内更多的城市守着一弯水没水喝,如被污染的太湖。

不恰当的政绩观,不尊重科学规律的发展观,令我们今天在一年时间里,收获近百天的雾霾。是我们自己放弃了碧水蓝天,选择了PM2.5。

显然,以牺牲环境为前提的发展之路与以人为本的原则背道而驰,无异于缘木求鱼、饮鸠止渴,事实证明,我们获得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却失去了人们身体健康和子孙后代的发展机遇,这种得不偿失的发展途径是不可取的,是到了该喊停的时候了!

2000年,国务院颁发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和环境优美乡镇的建设。生态省(市、县)建设,就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创建工作为手段,把区域(省、市、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推进,努力消除现阶段条块分割、部门职能交叉、相互掣肘的管理体制弊端,将区域(省、市、县)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时限化、具体化、责任化,把区域小康社会建设的宏伟目标转化为扎实的社会行动。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独立篇章系统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十八大报告发出了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 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如此重要的地位加以阐述、强调、谋篇布局,这在我党历史上是第一次。相比5年前十七大报告直接提到“环境”或“生态”字眼的地方达28处,十八大报告中大幅增长至45处,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自然”也成为报告中的又一个关键词。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环境保护部不久前公布了“010-12369”环保举报热线。从群众举报案件处理情况来看,大气污染成为举报热点。

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问题,指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的增长,已不可持续;环境的恶化也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继续前进的瓶颈与障碍,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会上坚持用制度保护环境,让人们能够放心地呼吸,也让碧水蓝天成为百姓心中一份可触摸的期待。

但,大气污染治理毕竟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之功。而且,如果我们不能转变发展模式,养成正确的、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单纯的治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生态城不仅仅是环境

在寻求城市和谐发展之道之时,生态城市映入了我们的眼帘。

生态城市虽说至今尚无公认的确切的定义,自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来,一经出现,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人们普遍认同,生态城市(也称生态城),是一种趋向尽可能降低对于能源、水或是食物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也尽可能降低废热、二氧化碳、甲烷与废水的排放的城市。

有观点认为,生态城市应该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所谓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简单地说就是社会——经济——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蕴涵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具体地说,社会生态化表现为,人们拥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人口素质、生活质量、健康水平与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有一个保障人人平等,自由、接受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经济的生态化表现为,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消费、交通和住居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推广生态产业和生态工程技术。对于经济增长,不仅重视数量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提高,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节约能源、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矿物燃料使用率,研究开发替代能源,提倡大力使用自然能源。

环境的生态化表现为,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得到最大限度地保护,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保护生命支持系统,开发建设活动始终保持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从以上生态城市的内涵分析来看,生态城市并非仅仅是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形态,它还包含社会、经济两个重要范畴,而社会、经济范畴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更高目标。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起步相对较晚,与国际生态城市建设标准还存在不小差距。在城市建设方面,我国不少城市提出了“园林城市”“山水城市”“宜居城市”的概念和建设目标,这些都是生态城市建设有益的探讨,但在内涵上还存在不少差距。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底,我国230个地级以上城市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提出“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有130多个。

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6月20日发布的“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3)》指出,当前生态环境恶化,“城市病”日益加深,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五方面问题:健康指数靠前的城市从整体看已经走在前列,但空气质量、水质等重点单项指标仍不达标;以个人和局部利益损害生态环境问题还未根本扭转;生产生活园区建设还需规范;城市内外自然带、农业带和人文带建设未能和谐发展;环境影响评价不透明等。

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3)》主编刘举科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关键是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着眼点是转变生产方式,改变生活方式。

绿皮书提出加强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绿色发展三阶段走”战略,用“核心指标+扩展指标”建立动态评价模型,“分类评价,分类指导,分类建设,分步实施”的梯次推进新路径。

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光全表示,城市竞争力的最终目标是为市民谋福利,而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建设应该是也必须是理想城市的重要内容和为市民谋福利的具体体现。而目前,我国的一线城市在经济发展和综合竞争力虽然位于前列,但是却忽略了以人为本理念和生态保护。李光全分析,城市房地产过度投资化带来的房价高企成为城市宜居问题的首要制约因素,其次雾霾等环境问题突出、交通拥堵、政府投入不足等因素也将城市的生态和宜居指数大打折扣。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超表示,中国城市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表象,轻内在的特点。过去十年,城市病在大中城市开始集中暴发,表现在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疫病流行,食品安全等。

绿色建筑实现生态梦

正如有的专家所言,低碳是生态的核心价值。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立足行业特色,结合国际经验和发展趋势提出以绿色建筑为引导的生态城市建设构想。众所周知,我国建筑能耗占到社会能耗总量的比例达到30%以上。

“生态城最重要的标志就是100%的建筑都应该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中国近几年要建50个生态城市,远期上百个,它们作为绿色建筑的摇篮和基地将会发挥巨大的地区性示范作用,从质和量上保证绿色建筑整体实现飞跃性发展。”在11月8日召开的“中国大型公共建筑绿色节能减排高峰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如此表示。

为贯彻落实完善资源节约标准的要求,总结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6年3月发布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多目标、多层次的推进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提出了标准。随后,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标准和细则编制了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为绿色建筑的大力推广提供了保障。

绿色建筑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世界上第一座国家间合作开发建设的生态城市——天津中新生态城应运而生,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致力于打造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宜居示范新城的决心。走进生态城,大面积的绿化、倡导低碳环保的慢行系统、每栋建筑都装有的太阳能系统……整个区域的每个细节都展示出生态城的绿色节能。在今后的5年,生态城将提高路网密度,降低建筑密度,优化人居尺度。完善绿色建筑建设、使用和管理体系,建立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共担机制,形成中国唯一的100%绿色建筑区域。在区域内,继续应用推广地热能、太阳能、风能技术,探索构建市场化、可持续的新能源建设运行体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努力构建资源共享、高效集约的信息管理平台。加大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加快推进学校、医院、社区中心、规划馆、图书馆、新加坡美食城等民生项目建设。推进教育、医疗、社区等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建立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体系。

随着绿色建筑的逐渐深入人心,绿色建筑的推广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硬件设施效果显著,绿色建筑不仅是实现生态城市必须的硬件设施,也是低碳生态产业的重要一环,绿色建筑产业化生产链将是产业升级换代的一个重要环节,为经济领域的低碳生态创新提供可鉴的样本。

国务院8月11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要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绿色建筑正在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抓手和引领,一片低碳、绿色的美好未来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现,丰富着中国梦的内涵,成就着无数人的梦想。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建筑
绿色低碳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生态养生”娱晚年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