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湘西古村落分类与分区研究

2013-09-04王文明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古村古村落村寨

方 磊, 王文明

(怀化学院工商管理系,湖南怀化418008)

现在我们所说的湘西,一般有两层意思,狭义的湘西是指1957年9月成立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通常称之为“小湘西”,只是湘西文化的组成部分[1](P2-8。广义上的湘西,是指雪峰山以西,沅水中上游、澧水中上游的整个武陵山区。从行政区划的范围看,包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和邵阳市西部的洞口、绥宁、城步、武冈、新宁、隆回6县(市)以及永州市的江华瑶族自治县,共32县(市、区),人口1 345万,约占湖南省总人口的1 5,面积占湖南省总面积的1 3,[2]因此一般称之为“大湘西”。大湘西是中国七大古村落集聚地之一,这里古村落群规模之大,保存之完好,形态之丰富,密集度之高,文化形态差异化之大,组合之完美,超过了安徽徽州古村落和浙江楠溪江古村落,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古村落群。但从对该区域现有的研究成果看,[3-5]主要集中在几个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研究,缺乏系统的比较视角,但无疑为本文提供了研究思路。本文在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尝试对大湘西地区古村落资源进行梳理和系统研究。但由于研究区地域宽广,本次调查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沅水中上游地区,地域上包括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全境及邵阳市的洞口县、绥宁县、城步县、隆回县等地,此外还有铜仁和黔东南局部。

一、古村落的涵义及价值

(一)古村落的涵义

当前学界对古村落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认定标准,多以研究对象为准来界定古村落。如朱晓明[6]认为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刘沛林[7](P23-25)认为村落是人类聚集、生产、生活和繁衍的最初形式,处于演进发展之中,但其村落环境、建筑、历史文脉、传统氛围均保存较好。方志远,冯淑华[8]认为古村落的含义应该从历史文化性和乡村景观性两方面来考虑。从以上对古村落的定义中可以看出,虽然表述的内容不一样,但其基本要素是一致的。借鉴以上定义,从旅游学的角度分析古村落含义时,有以下几个要素要予以考虑:一是时间性。既为“古”村落,在其“古”上必然有所体现,但究竟保存多少年代才为“古”?现行的说法很不一致,有的认为从民国开始,[6]有的建议以1840年为界。[9](P5-12)本研究认为硬性规定一个具体的年代是不可取的,如湘西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村寨虽然历史不足100年,但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情,旅游开发价值很高,因此需要结合其他要素综合判断。二是遗存性。古村落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应该与现代村落和建筑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必须有历史遗存,包括物质的文化遗存和非物质的文化遗存,前者表现为村落形态、建筑结构、宗祠寺庙等,后者体现生活习惯、生产技艺、节日节庆、伦理道德等。三是完整性。古村落以山、河为自然屏障,并与现代村落隔开,文化遗存保持完整,较少受到现代生活的影响。基于以上的分析,本研究认为古村落是一种相对于现代社会的历史遗存,存在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以村落形态、民居建筑等有形资源为物质载体,承载着独特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至今保存比较完整的居民聚集地,包括了通常所说的古城、古镇和古村。

(二)古村落的价值

湘西地区古村落因水而生,因水而盛,因水而颓,其发展演变反映了湘西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是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和物质载体。从旅游开发的功利性角度看,古村落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实体价值。古村落大多年代久远,较好地保存了诸多的固定资产,如住宅、建筑构件、家具、摆设等,这些固定资产在新的形势之下正不断升值,这种资产很难用一般性的资产评估手段来评估,因为它包含了历史信息、文化信息,甚至包括一些名人的个体化的信息,现在已经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如在调查中,我们获悉湘西州永顺县泽家乡沙土湖村的一座吊脚楼就被深圳一商人高价买走,搬迁去了深圳。实体价值还包括地产价值,一些未开发的古村落的土地价值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二是衍生价值。衍生价值是指古村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产品增值,如凤凰古城的姜糖,在旅游资源未大规模开发的时候,只是作为一种当地居民的消费品,价格大概1元斤,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旅游商品的姜糖已经卖到20元 斤。总体上看,随着古村落旅游的发展,与吃、住、行、游、购、娱相关联的产业,其衍生价值增值最为明显。

二、古村落的分类

大湘西地处中国第二级阶梯的东缘,大部分地区处于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沅水自南向北贯穿全境流入洞庭湖,在沅江的中上游,酉水、辰水 (上游称锦江)、溆水、巫水、舞水 (又称水)、渠水等支流呈树枝状汇入沅江,其地势东、南、西三面环山,仅北面以洞庭湖及洞庭湖平原为豁口,向长江敞开,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在湖南省处于末位,农村的城市化进程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长株潭地区,许多古村落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数量较多,分布较广。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按流域划分

沅江发源于贵州省都匀市西斗蓬山狗鱼洞,从河源到洪江市托口古镇的清水江为上游,流经海拔千米以上的贵州高原,群山紧迫,峡谷曲窄。从托口古镇到沅陵县界首村比较和缓,为中游低山丘陵地区。界首村至沅江市的西洞庭湖入口处为下游,多丘陵河谷平原。沅水中上游有酉水、锦江(辰溪)、巫水、舞水、渠水、溆水等支流汇入沅江。从数量上看,主要密集分布在中上游地区,沿河流呈向心分布,保存较完整的古村落见表1。

表1 大湘西古村落按流域分类

表1中的古村落大多沿河流而建,究其原因,由于大湘西地区古代没有铁路和公路运输,大规模的货物运输主要靠河运,因此河流和码头就成为交通运输与信息交流的通道线路与节点,河流、码头、商埠、城镇应运而生。此类古村落而发展为城镇者为数较多,典型的如凤凰古城、里耶古镇、王村、茶峒、浦市、黔阳古城、洪江古商城、托口古镇等,不胜枚举。

(二)按功能划分

从地理环境看,大湘西地处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广西五省(市)交汇的要冲,一些古村落的形成明显带有边界地域的功能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把大湘西地区的古村落划分为六大类型。

一是交通枢纽型。这类古村落一般位于省际边界处,其功能主要为行人、商贩提供歇脚、住宿、餐饮服务,集市商贸是随后发展起来的。如沈从文小说《边城》故事的发生地茶峒是湘黔川三省交界水陆联运的交通节点,明清时代三省商贩往来频繁,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一部经此退守四川、重庆,成千上万的学生从这里迁往铜仁[10]。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从这里长驱大西南。位于“楚尾黔首”之地的新晃龙溪口古镇,为楚黔走廊要道,据记载民国时期每天运载货船少则30只,多则50余只。此外,坪坦古村、山塘驿、马底驿、船溪驿、托口古镇、大江口犁头古镇、里耶古镇等等,都是湘西各地古代的重要交通节点。

二是军事要塞型。这类古村落一般处于重要的关卡处,或是处于行政中心的外围地带,起到保卫和防御行政中心的功能。这类古村落典型的有乾州古城、黄丝桥古城、凤凰古城等。据记载,乾州古城筑于明嘉庆年间,目的是阻止苗民起义,是湘鄂川黔边境一带“苗防”的大本营和军事基地。清乾隆六十年,苗民起义军吴八月部攻破乾州,随后进攻凤凰。至清康熙甲午年间,城内公署兵营10多家,驻军多达5万人。[11](P135-137)

三是政治中心型。这类古村落一般位于地势平坦的河谷地带,经济相对繁荣,后因政治中心的转移逐渐衰落。如黔阳古城、老司城、锦和古城、凤凰古城 (一直作为行政中心)等。黔阳古城自汉以降,各朝均在此设立县治,1949年县治搬迁安江镇后才逐渐衰落,是一座具有2 200多年的历史古城,也是湘楚苗侗地区的区域中心和政治中心。

四是商贸集市型。由于水系密布,水运频繁,因而这些偏远的古村落却有着非常发达的商业贸易,这类古村落一般临河而建,沿河有水运码头,各地客商在城镇中建立商号会馆、宗教寺庙、家族祠堂、文庙书院、文人宅第等。如洪江古商城、托口古镇、王村、洗车古镇隆头古镇、浦市古镇等。这些古城镇今天虽然大多已经破败,但从其建筑上雕梁画栋的华丽装饰,可见当年的气势与繁华。

五是府第名望型。府第名望型一般是古村寨,最早由文化名人或宗族首领所建,其选址特别讲究风水,村落由一个个小院落组成,与周围山水田园相融,给人朴素内敛之感。如高椅古村、荆坪古村、黄溪古村等。高椅古村系南宋威远侯杨再思的后裔所建,村中85%的村民为杨姓,古村以五通庙为中心,呈梅花状分布排列,巷道与封闭式庭院呈八卦阵式,被专家誉为“江南第一村”、“民俗博物馆”。荆坪古村是由乾隆皇帝的启蒙老师潘仕权所设计,整个村落的布局也是按照八卦图形建设的。

六是民族村寨型。这类古村落规模大小不一,但数量众多,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风情浓郁,也称为古村寨。这样的古村寨湘西各地星罗棋布,怀化各县市的密集度特别高。沅陵、辰溪、麻阳、溆浦、新晃、芷江、中方、洪江、会同、靖州、通道等地的古村寨规模较大,特色突出,保护较好。这类古村寨按照其民居建筑和风俗习惯特点可以细分为:南北侗古村寨、苗族古村寨、土家古村寨、瑶族古村寨四大民族类型。[12](P10-18)其中南侗古村寨指怀化的通道、靖州两地,如皇都侗寨、芋头侗寨、坪坦侗寨等;北侗古村寨指怀化的新晃和芷江两地,如天井侗寨、八江口侗寨等;苗族古村寨主要集中在花垣、吉首、卢溪、凤凰、麻阳、靖州、城步、绥宁等地,如矮寨、德夯、山江、地笋等;土家族村寨主要集中湘西北的龙山、永顺、桑植、保靖、古丈等地;瑶族村寨主要集中江华、辰溪、隆回虎形山乡、溆浦山背等地。

(三)按地貌分类

湘西地区古村落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古村落的选址来看,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河汊型。这类古村落选址在股、支流交汇的冲积带上,地势平坦,水运便利,如果冲积带面积较大,就有条件形成较大的城镇,如湘西州的洗车古镇位于洗车河中游,猛西河与洗车河汇合处,有七条巷道通往河边,建有六个码头,鼎盛的时候“日客九千,夜宿八百”。怀化麻阳的高村,东临锦水,北有梅溪河,中有尧里河,三面环水,水运发达,高村的居民大多撑船放排为业,沿锦江,下沅水,入常德,号称“麻阳帮”,在常德闯出了一条“麻阳街”。新晃的龙溪口古城处于龙溪与舞水交汇处,黔阳古城处于舞水与沅水的交汇处,三面环水。洪江古商城处于巫江和沅水的交汇处,托口古镇处于渠水汇入沅水之处,犁头嘴古镇位于溆水和沅江的交汇处。河汊型古村落一般发展成为重要的商贸古镇,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增长极的作用。

二是临江型。这类古村落也是沿江成长发展起来,但往往由于地形的限制,只能选址在狭窄的谷坡、河流阶地或是较高的台地上临江而建。典型的如王村镇、迁陵镇、隆头镇、里耶镇均建在酉水岸边的河流阶梯上,荆坪古村建在舞水河的台地上。河流的走向也决定了城镇街道的空间布局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城镇沿河道一侧呈条状延伸,而且总有一条主要的街道与河流平行,沿街的建筑在街道和河流之间平行延伸,建筑店铺前门临街,后面临河。由于建筑进深受地形的限制,不得不将建筑后部架空伸向水面之上,从而形成沿河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在湘西临河古村落中,成排的沿河吊脚楼是常见的景象。

三是山地型。这类古村落一般为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村寨,大湘西地区田少山多,村寨选址尽可能靠山,或建于山上,或建于坡地,村寨由民居和公共建筑组成,大致横向成排地沿等高线层层排列[12](P10-18),宅基地有时候受地形的限制,往往也做成吊脚楼的形式。

此外,按照文化类型的不同,还可以分为军事政治文化型、商业贸易文化型、农耕仕读文化型、少数民族文化型等四种类型。

三、古村落的分区

(一)分区原则

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聚落,如同其他地理事物一样具有地域分异规律。古村落的形成是受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社会发展等多要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可以借鉴自然区划的成功经验。综合自然区划中经常应用发生学原则、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区域共轭性原则来进行分区,这里主要应用发生学原则、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两大原则对大湘西地区的古村落进行分区。发生学原则强调自然区域的分异和自然综合体的特性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进行自然区划,必须深入探讨区域分异产生的原因与过程,作为区划的依据之一。[13](P278-284)大湘西的古村落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商,因水而旺,因水而衰,因此水系分域是湘西古村落分异的依据之一。湘西的古城古镇古村虽然大多依水而建,但少数民族村寨却并不完全按照这一规律选址,他们在困难的条件下开发山区,聚族而居,从事农林种植和畜牧生产,与外界交流极少,保持着传统的习俗,这是另一分异依据。可以看出,湘西地区古村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立体空间结构形态。

(二)分区方案

结合上文的分析,可以拟定如下分区方案 (见表2)。首先,根据其主要分异依据,划分为河汊盆地区和高原山地区2个大区,其中河谷盆地区主要为古城、古镇,商贸业发达,城镇功能相对完善。高原山地区作要为古村 (寨),聚族而居,经济上自给自足,与外界交流较少。其次根据流域这一主导因素,可以分为酉水、武水、辰水、溆水、巫水、舞水、渠水、清水江8大亚区;高原山地区根据少数民族文化类型可以分为南侗古村寨、北侗古村寨、苗族古村寨、土家族古村寨、瑶族古村寨5大亚区。

表2 大湘西古村落分区方案

四、几点建议

大湘西地区有着丰富的古村落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第二届、第三届中国“三古”(古城古镇古村)论坛均在怀化举办,怀化更有着“中国第一古城古镇古村群落”的美誉。鉴此,对近期大湘西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将大湘西的30多个重点古城古镇古村整合成“中国最大的古城古镇古村落群”的统一品牌;开通古城古镇古村落的旅游专线,进行整合营销,建立统一的旅游信息发布平台,统一发布旅游信息;在统一品牌下挖掘各个古城古镇古村的特色,避免重复建设、同质竞争。

二是以凤凰古城、洪江古商城、芙蓉镇 (王村)为核心产品,以苦竹寨、塔卧、洗车、茶洞、里耶、乾州、矮寨、浦市、黔阳古城、芷江古城、高椅古村、荆坪古村、龙溪古镇、锦和古镇、芋头侗寨、皇都侗寨、龙底等为支撑产品,以龙潭古镇、罗翁古村、黄溪古村、江坪古村、龚家湾古村、五宝田古村、新丰骆团侗寨、虎形山瑶乡、罗子山瑶乡、绥宁寨市、城步南山等为配套产品,形成古村落民俗体验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

三是将大湘西的古城古镇古村落群捆绑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总之,大湘西地区应以旅游产业为先导,依托资源优势和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区域发展先行先试的战略机遇,最终将整个武陵山片区建设成为国际古村落游览胜地、国际旅游目的地。

[1]于丹,王柬.湘西文化[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2]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高 燕,郑焱.凤凰古城景观真实性感知比较研究——基于居民和旅游者视角[J].旅游学刊,2010,25(12):44-52.

[4]杨洪,李树琪,陈亚召等.洪江古商城旅游开发研究 [J].热带地理,2006,26(4):370-374.

[5]张怀英.边缘型古镇旅游市场营销的SWOT分析—以湘西芙蓉镇为例 [J].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32(2):103-106.

[6]朱晓明.试论古村落的评价标准 [J].古建园林技术,2001,(4):53-55.

[7]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8]方志远,冯淑华.江西古村落的空间分析及旅游开发比较 [J].江西社会科学,2004,(8):220-223.

[9]张智启.古村落的认定研究[D].天津大学,2009.

[10]夏长阳.走进五溪大湘西[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

[11]柴焕波.湘西古文化钩沉[M].长沙:岳麓书社,2007.

[12]柳肃.湘西民居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3]刘南威.自然地理学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古村古村落村寨
《古村小巷》
古村新景
古村之晨
无蚊村寨丁屋岭
古村——大芦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村寨——海坪彝寨
特色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