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家沟煤业5201综放面矿压观测及其显现规律研究

2013-09-04杨伯达张广超

中国煤炭工业 2013年12期
关键词:顶梁综放矿压

文/杨伯达张广超

五家沟煤业5201综放面矿压观测及其显现规律研究

文/杨伯达张广超

山西朔州山阴金海洋五家沟煤业有限公司5201综放工作面因煤层厚度大,结构复杂,夹矸层多,加之受砂岩、泥岩的复合型顶板的影响,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片帮、冒漏顶现象频繁,甚至出现支架压死、掩护梁焊缝开裂、耳座断裂等异常矿压现象。因此,开展5201综放面矿压观测,研究其显现规律,对于分析评价工作面支架与围岩的适应性、确定支架工况、合理选择并改进支架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质生产条件

五家沟煤业公司5201综放工作面位于五家沟井田二采区,主采5#煤层,煤层厚度10.0m~12.0m,平均10.84m,全井田普遍发育,含夹矸0~4层,夹矸层厚0~1m,属全区稳定可采煤层。

顶板岩性为砂质泥岩,厚度为1m,老顶为中粗砂岩,厚度为10m,底板为砂质泥岩,厚度为1m。

工作面倾斜长度300m,走向长度2200m,采高3.3m,放煤高度为7.2m,采放比1∶2.18,落煤采用MG650/1510-WD型交流电牵引采煤机,支护采用ZF10000/23/37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

二、测站布置

根据5201综放工作面存在异常矿压的现象,五家沟煤业公司以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理论为基础,确定了矿压观测主要内容包括支架立柱的液压信息,端面冒漏片帮和支架几何位态信息,要求工作人员每1~2天下井采集一次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确定顶板运动的基本参数、工作面支架工况和端面顶板控制情况。

为使测站的布置具有代表性,结合5201综放工作面实际地质赋存和生产状况,在工作面均匀布置5个测站,分别设在10#、55#、100#、145#、190#支架处,矿压观测测站布置图如图1所示。

图1矿压观测测站布置图

三、工作面矿压规律及其特征

1.支架液压信息变化规律

5201综放工作面矿压观测从2010年12月1日起,到2012年1月17日结束,在此期间工作面推进180m,共经历四次周期来压。依据井下观测所得原始资料,取工作面的推进度为横坐标,前后柱液压为纵坐标,绘制支架前后柱液压与冒高、片帮随推进度的变化特征曲线。图2为5201综放工作面典型支架液压信息及冒顶片帮变化特征曲线。

现场调研分析得出,老顶的初次来压步距平均值为89.0m。由图2可知,工作面下部、中下部、中部、中上部、上部老顶周期来压步距分别为32.8m、30.2m、28.8m、30.3m、29.5m。由此可得五家沟煤业5201综放工作面老顶的周期来压步距平均值为30.31m。

周期来压期间,整个工作面立柱液压较未来压时明显增大,来压动载系数平均值为1.38。其中,工作面中部来压期间支架立柱的液压值达到39.5MPa,而未来压时仅为26.8MPa,来压动载系数为1.47,来压强度较大。

ZF10000/23/37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额定工作阻力为40.6MPa,整个工作面支架立柱液压信息大于40MPa占2.64%,大于24MPa占52.94%,小于8MPa仅占6.87%,整个工作面支架出现了少量支柱液压超过额定值的现象。但总体来说,整个工作面压力分布正常,ZF10000/23/37支架的工作性能处于良好的状态。

2.支架几何位态的分布特征探析

采用钢卷尺、钢板尺和坡度规等测量仪器对5201综放工作面支架的立柱倾向角、顶梁台阶、顶梁俯仰角、端面距进行观测。数据分析表明:工作面支架立柱倾向角大于5°的液压支架占所测支架的22%,倾角在3~5°之间的占所测支架的18%,而工作面倾角不大于3°的占所测支架的60%;顶梁台阶大于0.20m的仅占6%,在0.1~0.2m之间的占到22%,小于0.1m占总数的72%。顶梁俯仰角大于5°的占到31%,在3°~5°之间的占所测支架的10%,而不大于3°的占到59%;端面距大于0.8m的占所测总支架数的4%,小于0.3~0.8m的占总数的39%,而端面距小于0.3m的占到了57%。

整体来说,5201综放工作面支架几何位态基本控制在正常的变化范围内,支架工作状态良好,小范围区域出现顶梁台阶大、顶梁俯仰大、端面距大的异常现象,可在开采过程中加强相关区域的控制。

3.端面顶板片帮冒顶情况

端面煤岩体冒(漏)顶片帮是综放开采的关键技术参数,通过对5201综放工作面端面煤岩体冒(漏)顶片帮状况的现场实测。经测试数据统计分析得出5201综放工作面冒(漏)顶、片帮状况分布特征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5201综放工作面片帮主要集中在0~0.25m和 0.25~0.5m范围内,分别占61%及30%,发生过大于1m的片帮情况,主要集中在工作面中部和中上部区域;冒顶多集中在0~0.25m范围内,且没有大于0.75m的冒顶。因此,在后期开采实践中要加强中部及中下部区域端面煤岩体的控制,尤其是在周期来压期间。

图35201工作面片帮冒顶直方图

四、结论

1.老顶周期来压步距平均值为30.31m,其间动载系数为1.38。其中,中部动载系数达到1.47,来压强度较大,整个工作面压力分布正常,基本都在工作阻力范围之内,ZF1000/23/37支架可满足工作面支护需求。

2.整个工作面支架几何位态都在正常变化范围内,支架工作状态良好;端面顶板冒顶较少,且冒高多集中在0~0.25m范围内,片帮情况较多,曾出现过片深大于1m的事故。因此要在后期开采过程中,特别是在周期来压期间加强5201综放工作面端面顶帮控制。

(作者单位:中煤集团山西金海洋能源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责任编辑:周琼)

猜你喜欢

顶梁综放矿压
麻地梁煤矿综放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与实践
超大容积LNG储罐顶梁框架施工阶段受力性能及稳定性分析
矿用液压支架顶梁的有限元分析及改进研究
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技术现状及改进研究
矿用液压支架顶梁结构强度优化研究
大唐国源矿业攻克特厚煤层智能化放顶煤难题
关于矿用液压支架顶梁翻转平台的研制与应用
煤矿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应用研究
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影响因素分析
膏体充填工作面矿压观测方案及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