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护理技能教学构建“以赛带教、以赛促学、以赛精艺”模式研究

2013-09-01姜亚娟邓伊玲阚淑敏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18期
关键词:强化训练竞赛考核

姜亚娟,邓伊玲,阚淑敏,杜 佳

(河南煤炭卫生学校,河南 平顶山 467013)

“以赛带教、以赛促学、以赛精艺”模式将“竞赛”机制引入中职护理技能课教学课堂,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有计划地组织“操作竞赛”,通过竞赛的激励作用激发护生“学技术、练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提高护理技能课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实用为主,以学生发展为主,改变了知识单向传播的模式,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强调竞争与合作。在教学中既有“教”的设计又有“学”的设计,既有自主学习又有合作探究,极大地激发了护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符合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1]。

1 对象

以河南煤炭卫生学校2008级、2009级三年制护理专业护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为河南煤炭卫生学校2009级普通护理专业1、2班护生,共117人,对照组为河南煤炭卫生学校2008级普通护理专业1、2班护生,共121人。

两组护生均为女性,平均年龄16岁。两组护生学习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时间均为两年,组间智力、年龄、个性及文化基础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方法

“以赛带教、以赛促学、以赛精艺”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包括4个基本环节:教学→练习→竞赛→考核。具体实施方法介绍如下。

2.1 教师传授技能

技能课教学时,每个班分为两个小组,分别由两名教师在两个教学实训室内进行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演示教学、情景教学、项目教学、录像教学等方法完成技能、知识的传授。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共介绍了20余项常用护理技术,其中铺备用床、无菌技术基本操作、鼻饲法、女患者导尿术、注射法等内容适宜采取演示教学法;铺麻醉床法、穿脱隔离衣法、预防压疮的背部护理法、乙醇拭浴法、大量不保留灌肠法、青霉素皮试液配制及皮试法、鼻导管吸氧法、电动吸引器吸痰法等内容适宜采取项目教学法;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运送法等内容适宜采取情景教学法;尸体料理,体温、脉搏、呼吸的测量,热水袋湿热敷法,自动洗胃机洗胃法等内容适宜采取录像教学法。

2.2 护生练习

2.2.1 课堂练习 教师技能传授结束后,将两组护生在各自的实训室再细分成8个小组进行操作练习,任课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则需要集中解决。

2.2.2 课外练习 由于课堂练习时间有限,为保证护生的练习效果,实行护理实训室开放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为不影响正常教学,护理实训室实行课余时间开放制度,即周一至周五开放时间为 12:00~14:00、17:00~18:00;周六、周日开放时间为8:00~17:00。同时,建立健全开放期间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是保证实验室开放效果的有力措施。

2.3 操作竞赛

操作竞赛是“以赛带教、以赛促学、以赛精艺”教学模式的核心和关键。组织课堂内阶段比赛和课堂外校级护理技能操作比赛,护生通过参与比赛和评价,能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防止学习过程中的疲倦和遗忘,使护生“以赛促学”,学有榜样,从而达到增强记忆、激发上进心、熟练掌握技能操作的目的。

2.3.1 课堂内阶段比赛 比赛时间:每个单元章节教学结束后,组织班级内部小组间进行技能比赛。

比赛项目:该单元章节中的一项重点操作,由任课教师赛前临时抽签决定。

参赛选手:比赛在各训练小组间进行,为保证每位护生都有参赛机会,每个训练小组采取抽签方式随机产生一位选手代表小组参赛。

成绩评定:比赛结束后先由未参赛的“观众护生”进行点评,接着教师点评,最后由教师采取百分制打分,小组参赛选手的成绩即为小组每位成员的成绩。

学期末,每位护生的技能比赛成绩(多次比赛的平均成绩)以30%的比例计入技能操作成绩。

2.3.2 课堂外校级护理技能操作比赛 于5月初护理专业的技能课教学基本结束时,举行校级护理专业技能操作比赛。比赛以河南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的护理职业技能大赛比赛项目为指导,选择临床常用护理操作开展竞赛,聘请临床护理专家与学校护理骨干教师担任评委。通过各班级内部的层层选拔,在实习前再一次掀起“练技术、精技能”的高潮,不仅可以为接下来的实习前强化护理训练和技能操作考试打下良好基础,而且可以为市级、省级、国家级护理职业技能大赛选拔选手。

2.4 技能考核

技能考核包括每个学期末的护理操作考核和实习前护理操作强化训练考核。

2.4.1 每个学期末进行护理操作考核 为了便于考核,从护生该学期所学10余项护理操作中确定5~7项常用、关键的作为备选操作,护生采取抽签的方式确定自己的考核项目。一位护理教师负责一项操作考核,采取百分制打分,成绩即为该生期末护理操作考核成绩。

2.4.2 实习前进行护理操作强化训练考核 在理论考试后,一般用7~10天时间集中进行护理操作强化练习。操作项目从护理学基础课程中介绍的40余项操作中筛选,一般包括7~10项操作。二年级护理专业护生全员参与,经过教师的强化辅导和护生的强化训练后,由护理教师一人负责一项逐一对护生进行考核,采取百分制打分并记录成绩。每位护生所有项目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即为实习前护理操作强化训练考核成绩。

在“以赛带教、以赛促学、以赛精艺”教学模式中,竞赛环节是关键。有效开展操作竞赛可以起到激励、督促护生积极投入教学活动、加强技能练习的作用,对之前的教学和练习环节有强化作用。同时,有效开展操作竞赛为之后的考核环节做了有力铺垫,可以增强技能考核的有效性。4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相互关系见图1。

图1 “以赛带教、以赛促学、以赛精艺”教学模式的4个环节相关系图

3 结果

(1)从技能掌握、学习兴趣、动手及合作能力、心理素质、时间观念和竞争意识等方面,以问卷形式分别对两组护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教学效果评价调查结果

由表1可见,两组护生教学效果评价不同,实验组教学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提高显著(χ2=26.41,P<0.01)。

(2)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实习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护理操作强化训练考核成绩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护理操作强化训练考核成绩比较

由表2可见,两组护生护理操作强化训练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1,P<0.01),且实验组护生成绩优秀人数与对照组比较,所占比例高。

4 讨论

4.1 激发了护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引导护生对所学科目自觉追求和探索,激发护生学习的兴趣。利用竞赛方法加强护理操作技能训练,极大地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表现意识,提高了护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

4.2 能获得及时、全面的评价

以往学校对护生护理技能考核通常每学期进行一次,周期过长,护生获得评价时往往课程已结束了,评价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不大。通过竞赛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个别交谈、护生间互相评价及观察护生学习态度等手段及时发现“教”与“学”的问题。教师也可以进行教学分析和调控,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护生启发、指导,提高护生的整体技能操作水平[3]。

4.3 使护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和承担责任

在小组竞赛中,每位护生均有机会代表小组参加竞赛,而竞赛成绩又是小组成员所共有的。因此,为了提高个人成绩,护生就会与小组其他成员互相协作,共同进步。

4.4 提高了护生的心理素质

护生最害怕的考试即是操作技能考试。许多护生往往平时成绩优秀,但在技能考试时却因紧张出现了较大失误。在教学中经常进行技术竞赛,能够使护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4]。

4.5 强化了护生的时间观念

以往的操作考核经常因护生超时而难以按计划完成,而竞赛的规则是“多、快、好”,能够强化护生的时间观念,使其深刻体会到基础护理操作的时间性和紧迫性。

4.6 增强了护生的竞争意识

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各医疗单位招聘也是好中选优。通过在竞赛中运用激励机制,使好、中、差明显化,让护生感受到了优胜劣汰的残酷性,增强了护生之间“比、学、赶、超”的竞争意识,使护生在操作技能学习上你追我赶,不再满足于现状。

最后要注意的是,任何成功的课堂教学都不可能完全依靠某种教学方法,都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以赛带教、以赛促学、以赛精艺”教学模式也不例外,其也得和其他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方能效果显著。

[1]陈慧敏.融“赛教学”为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8(2):10-13.

[2]郑修霞.当代教育学理论与护理教育[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3]曾丽芳,曾爱芳.技术竞赛在基护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7):511-512.

[4]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强化训练竞赛考核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强化训练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强化训练参考答案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强化训练
集合与微积分强化训练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