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对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2013-09-01张自珍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校院护理学高职

张自珍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它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护理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培养模式过于注重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教学环节,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为此,必须寻找新的培养模式。校院合作培养模式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学校与医院双方的资源优势,将职业教育的场所从学校转移到医院,护生在医院见习,由医院进行统一管理和授课,护生能最大限度地接触患者。从2007年开始我校与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共同培养三年制护理大专生。本研究将我校2010级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3个班作为实验组,实施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将另3个三年制大专护理班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养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专业成绩,从而探讨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在高职护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通过随机数字表方法,从我校2010级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12个班中,选取3个班共175名护生作为实验组,另外3个班共164名护生作为对照组。两组护生入学成绩、生源素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两组护生第一学年均在学校进行专业基础课程及大部分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从第二学年开始,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进行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和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培养模式,课程教学主要由学校的任课教师完成,基本技能操作和见习在学校模拟病房和实训室完成,护生不直接接触患者。实验组则进入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由医院抽调具有高级职称且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授课。根据医院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每周一、三、五上午为见习时间,护生在病房进行实践学习,其余时间学习理论知识,晚自习由护生自主学习。

1.3 观察指标

(1)自主学习能力情况:第二学年结束时,利用“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对两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该量表由28个条目组成,21个条目为判断题,其他7个条目为选择题[1]。(2)期末考试成绩: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和儿科护理学等课程结束时,由学校教务科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组成试卷,两组护生在同一时间进行考试,考完后由同一批教师进行双盲阅卷。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s,分)

组别 人数 明确需求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善于总结能力对照组实验组P 1641757.82±1.7112.67±3.12<0.0510.43±3.3615.21±4.39<0.0516.21±3.4922.54±5.28<0.0520.12±5.1628.17±7.32<0.055.14±1.528.97±2.66<0.05

2.2 两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s,分)

组别 人数 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对照组实验组P 16417572.67±6.1281.47±9.71<0.0567.49±5.3576.34±11.36<0.0575.68±8.2187.34±10.27<0.0574.13±9.2684.24±10.09<0.05

3 讨论

护理学要求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高职护生的传统培养模式以“三段式”教学为主,即基础课程教学、临床课程教学、实习,三者各自独立、互相割裂,特别是临床课程教学环节,护生见习主要在学校模拟病房和实训室进行,没有临床实践机会,护生不直接接触患者,从而造成理论学习与实践严重脱节,不利于护生临床思维的培养[2]。因此,校院合作培养模式便应运而生,它是高职护理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校院合作,即学校与医院的联合办学,采用校院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学校与医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赢机制,基础课程教学在学校完成,而临床课程教学场所由学校转移至医院,由医院抽调具有高级职称且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授课,护生在医院见习,并直接接触患者,最大程度保证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始终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3]。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一家综合性三级医院,科室齐全,病源丰富,我校与这家医院共同培养三年制护理大专生。本研究发现,实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包括明确需求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善于总结能力)及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可明显提高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成绩,值得进一步推广。

开展校院合作后,由于护生直接接触患者,了解了患者的痛苦和需要,明确了护理措施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同时,在见习过程中,通过带教教师讲解具体的医患纠纷案例或由有类似经历的患者现身说法,使护生认识到医学知识既可以治病救人,也可能因疏忽大意给患者留下终身痛苦,这些将大大增强护生明确需求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避免出现医疗差错。在见习中,患者也会向护生提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不会回答的问题,护生可通过各种渠道(如询问带教教师、任课教师或求助于网络)获取信息,从传统的“学会”转变为“会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4]。护士与医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合作大于分工。护生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也需要不断地总结前人的经验。通过在医院见习,护生逐渐认识到团队合作和总结经验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他们合作学习能力及善于总结能力。医院提供真实的病例,加强了治疗、护理的示范和指导,给予护生思考与实践的机会,使护生及时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既能学以致用,又能超越课堂的局限,因此,可明显地提高护生专业课的学习效果[5]。但是,临床课程的教师对这种新的培养模式,需要一个学习与适应的过程,因而学校应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训,使他们充分了解校院合作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实际意义。

[1]张连辉,何红燕.工作过程课程改革对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5):1235-1237.

[2]高云,周丽娟.在校高职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护理研究,2012,26(4):1131-1132.

[3]惠爱玲.校院合作,工学同步,发展卫生职业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7):29-30.

[4]郑少燕,杨棉华,蔡琮.实施综合化课程改革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916-1917.

[5]姚苏宁,严小惠,周菊芝.高职护理临床课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探索[J].护理学报,2009,16(3A):23-25.

猜你喜欢

校院护理学高职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校院(系)合作模式研究
基于新形势下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学分制下的校院教学运行管理思考与实践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