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杰故里 美丽新甘棠

2013-09-01

当代贵州 2013年16期
关键词:黔西甘棠墓室

文Ⅰ图 本刊记者 张 波 黄 锋

(责任编辑/哈文丽)

“甘棠”一名源于为纪念周朝贤臣召公所作的《诗经·甘棠》,境内人杰地灵、山川秀丽、气候宜人、交通便捷。

贵州省中部偏西、毕节市东部的黔西县城东北角,一处距县城不到10公里的地方,名曰甘棠。其境内人杰地灵、山川秀丽、气候宜人、交通便捷。

清代一品大员李世杰出生于此;2005年发掘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汉墓群;境内沙坝湖景色怡人,落水岩瀑布气势宏伟,宣慰洞、蟠龙洞景观奇特……

清朝一品重臣出生地

《史记·燕召公世家》中记载:“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在清代,有史学家把李世杰比喻为汉朝名吏“仇览、朱邑”和西周贤相“召伯、甘棠”。

据史料记载,李世杰每到一地做官,都以民为本,重调查研究,实行一系列顺乎民意,深得民心的治理措施。他恪尽职守、为政清廉、惩腐治贪。他离任镇江时,沿途百姓洒泪相送,称他为“李青天”。

李世杰在乾隆44年(1779)回乡服母丧期间,看到家乡文化落后,捐资在东门狮山麓下修建了文峰书院,首开黔西创办书院的先河。在他的大力倡导和影响下,黔西有识士绅纷纷解囊,相继筹资办起了书院、学堂,推动黔西教育文化的发展。

省级文保单位汉墓群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甘棠汉墓群也位于甘棠。2005年5月,因黔西火电厂的建设,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汉墓十余冢,出土了银手镯、银指环、银耳环、麒麟挂件、虎形带钩、青铜釜、摇钱树、龙形带钩、描金铜三角饰片、铜泡钉、五铢钱(几百枚)、铁釜、环柄铁刀、铁锯、铁簪、铁钉、铁钎,陶釜、陶罐、陶豆、陶俑、镇墓兽、石研、琉璃耳铛、琥珀和串珠等。其中,在编号为黔西M31的墓室中出土的麒麟挂件在贵州属首次发现。

甘棠汉墓群属典型的两汉墓葬,墓葬形制有竖穴土坑墓,带甬道刀型券顶石室墓。其中的石室墓内结构也各有不同,有带甬道左刀型,带甬道右刀型和长方型三种,刀型墓中编号为黔西M28的墓室中有二层台,编号为黔西M29的墓室中有二层台及右耳室,编号为黔西M30的墓室中有二层台、边箱、前室及后室。这三座墓葬形制在贵州也属首次发现。

山清水秀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从黔西县城出发,沿黔金路行驶8公里,便来到大锡村菱角组。不远的山坳里,菱角塘水浮光潋滟,映照着湖边山色和一幢幢别具风格的黔西北民居。漫步在环湖路上,树丛中小鸟欢快的叫声、湖中闲游野鸭的扑水声不时传入耳中。

在甘棠,和菱角塘有着相似美景的还有沙坝湖。沙坝湖位于甘棠镇东南面,距镇政府驻地2.1公里,湖区自甘棠镇毕架村猴子岩组起至文峰办事处映山社区止,长约6公里,最深处水深达60米以上,最宽处800余米,最窄处不足100米,面积4.8平方公里。沙坝湖区山清水秀,上游还有正在开发中的燕家寨温泉,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目前,甘棠镇正在规划建设菱角塘风景区、李世杰文化风景区和皮家河生态旅游风景区、沙坝河旅游景区、甘棠汉墓群、落水岩瀑布、宣慰洞、蟠龙洞、娃娃鱼保护区等。

黔西首位跨省引进的甘棠镇党委书记鲍曙光说,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甘棠镇确立了以“美丽新甘棠、同步奔小康”为方向;以“四个一、十个好”活动为载体;以“走群众路线”为根本的发展思路。

猜你喜欢

黔西甘棠墓室
开学第一课
敦煌第302窟佛座方格纹图饰的表里漫谈
砰!迎接我的可爱狙击
家风学堂传家训
百年心迹证丹砂 斗雪寒梅耐岁华——读祖父甘棠诗词旧作有感
再走黔西的心海波澜
送秦伯钧赴任河南高院法官
墓室探秘
黔西县委离退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黔西县委离退局组织离退休干部到毕节机场等地参观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