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木家具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例

2013-08-30杨利媚XuLanYangLimei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3年8期
关键词:木家具体验式家具

■徐 岚 杨利媚 Xu Lan & Yang Limei

(1.2.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广东广州 510260)

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的高等学校关于家具设计专业的教学情况大多是重理论而缺实践,重图纸而缺实际操作的知识学习,缺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验式教学系统做支撑。广州美术学院于2008年在工业设计学院下成立了家具艺术设计工作室,工作室成立至今,各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都旨在通过体验式的教学系统使学生于实践的过程中开拓思维、激发灵感,并培养出真正懂设计、会设计的,能服务于社会的家具设计师。笔者看来,这种强调学生是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是进行实木家具教学的最有效保障。

1 情绪与认知活动相互作用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愉快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瓦解作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正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使课堂上的实践活动催生学生的积极情绪为目标。在传统的实木家具专题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会为学生讲解不同木材所拥有的不同特性,然而,单纯通过讲解,学生在脑海里形成的知识记忆极易错乱或模糊。与之相反,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在实际操作环境中对既定木材进行切割、打磨、组装等一系列的制作体验(图1),却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正面情绪并引起积极的情感体验,直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心理活动的多向展开和深入进行,使学习成为学生自主进行的活动。笔者看来,学生情感高涨饱满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在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的家具设计教学中,尤其是实木家具专题课程中,教师规定学生自选家具设计大师的作品进行临摹制作,避免了学生在对木材零接触的情况下盲目设计。这种方法使学生通过体验制作的过程理解经典产品的设计缘由,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了学习效率。

据脑科学研究,大脑左右两半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脑左半球掌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传统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分析讲解,还是学生的单向练习或者流失性的知识填充等所调动的主要是逻辑的、无情感的左半脑活动。而体验式教学往往是让学生左右两半脑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学生能力将在这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对选定产品进行前期的材料分析和数据建模正是进行大脑的交替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左脑演示整个制作流程,同时,右脑将左脑的演示进行视觉表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考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这个过程的学习也是随后的实际操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三维建模阶段是上一阶段成果的精准化过程(图2)。这个阶段的学习需要学生严谨地推敲产品的每一个结构、工艺及尺寸,通过这个阶段的体验学习,能使学生对产品有更深、更全面的理性认识,并为随后的实际动手制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在三维建模阶段之后,就是放样(包括放纸样和放木样)阶段。教师会带领学生在此阶段学习如何合理分配木材毛料,使之达到最理想的使用状态,避免不合理的分配带来的浪费。这个阶段的学习也是对学生规划能力的锻炼(图3)。值得一提的是,放木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作程序,其作用一是精确界定每一条木料的尺寸与外形,二是有助于后期的拼接、固定,因为靠纸样是没有“力气”去修正产品造型的。

2 直观的与感知的认识原理

哲学认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体验式教学正是利用这种反映的原理,根据客观存在对学生主观意识的作用而开展、进行的教学模式。研究表明,客观存在是通过形象进入意识的。体验式教学又是如何巧妙地使学生通过形象思维的过程而将客观存在的物质与科学原理深深地印在心里的呢。在动手制作的体验过程中,当木材毛料得到合理规划后,学生需要对其构成家具各个部位的组件进行精细加工,一般情况下,学生当然能从使用说明书上得到这些加工设备的使用说明,但是,直观的使用体验与使用说明学习的有效结合能更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启动记忆,用最直观的方式使学生身体力行地提升实际操作的经验。如图4中左侧设备为电动切割机,它适用于直线走向的部件切割,可被用来直接进行开料及截取。右侧设备是手提切割机,它适用于曲线切割,可以灵活地控制切割走向。然而手提切割机不方便固定,所以所开料件的边线不易整齐,学生就须考虑预留料件后期调整的空间和位置,俗话说“宁多一分不差一毫”。学生如果了解、掌握了各类木材加工设备如:铣床(图5)、钻孔机(图6)、导角机(图7)的使用经验,便能为加工制作提供极大的方便。这些看似普通却又宝贵的经验只有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的体验学习过程才能使学生印象深刻。

3 有意识和无意识相统一

有意识心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所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它并不能单独完成认识、适应和改造自然的任务。体验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正是结合有意识心理活动,诱发并利用无意识心理提供的认识潜能。所谓无意识心理,就是人们所未意识到心理活动的总和,是主体对客体的不自觉的认识与内部体验的统一。它拒绝其所不能“把握”的信息而只接受与其状态相符合的信息。该定义强调无意识心理活动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对客体的不知不觉的认知作用。例如学生在临摹大师作品的时候,将注意力集中在每个部件的加工成型上,包括前期的切割、刨削、打磨、钻孔等和后期的榫接、拼装及调整。结果表明,有意识的注意集中会为后面的组装提供保障。比如有意识地在给部件钻孔的时候加深几毫米,是为后期组装失误时提供调整的可能性。这种有意识的注意集中在无意识中增强了学生的统筹能力和手工作业的精确度。二是对客体的一种不知不觉的内部体验作用。研究表明,无意识心理的上述两个功能将直接作用于人的认知过程:其一,它是人们认识客观现实的必要形式;其二,它又是促使人们有效地进行学习或创造性工作的一种能力。可见,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是人们认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能量源泉。体验式教学旨在充分调用无意识心理的这些功能,强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

4 理智活动与情感活动相统一

教学作为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统一即理智活动与情感活动统一的过程,是由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构成的,其中存在着两条交织在一起的知识信息交流回路与情感信息交流回路。知识信息交流回路以教学形式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情感信息交流回路以师生言语表情、面部表情、动作表情等作为载体带来情感的变化,两者彼此依存并相互作用,从各个侧面共同作用于整个教学过程,只当两条回路都畅通、高效地共同运作时,教学才能收获理想的效果。

5 总结

笔者看来,只有真正做到了理论结合实践的实木家具教学才能真正地调动学生情绪,训练学生思维,使其从形象认知上真正掌握实木家具的结构、工艺及材料的各项知识和经验,并合理运用。体验式教学便是实现“理论结合实践”的最有效方式。经过体验式教学过程,学生更容易通过思考、分析获得知识,通过实践、操作提高综合能力,并因此收获教学的最理想效果。

[1]刘松,王蕾.我是设计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9.

[2]杰克·特劳斯,艾·里斯.定位[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

[3]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7,1.

[4]彭亮.家具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6,5.

[5]于再君.家具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4.

猜你喜欢

木家具体验式家具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木家具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可以撕掉的油漆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