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气象信息网络建设的思考

2013-08-29

大众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信息网气象局郑州市

(郑州市气象局,河南 郑州 450005)

1 引言

信息化正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越来越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网络正逐步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气象现代化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新形式下的信息需求对气象信息网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里我对气象信息网络今后的发展做一些探讨。

2 郑州市气象局网络现状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郑州市气象局网络构成,郑州市气象局网络由政府部门气象信息网、局机关业务信息网和县——市——省宽带网组成,郑州市气象局网络是在2000年完成升级改造的,2004年并同时开通县——市——省宽带网;2003年1月,开通郑州政府部门气象信息网。下图为郑州市气象局网络概况图:

2.1 政府部门气象信息网

政府部门气象信息网是为政府各部门提供气象信息的宽带网,它是由电信公司的光纤接入和一台专用的政府专网服务器组成,通过WEB和FTP服务来实现气象信息的浏览,采用百兆和千兆双网卡,局内用户通过局域网IP访问地址,政府用户通过宽带 IP访问地址。下图为郑州气象信息网主页面。“郑州市人民政府政务信息系统”是郑州市气象局与市政府公文交换的平台,它是WEB和EMAIL结合数据库以及复杂的安全机制来实现的,该系统客户端采用浏览器的方式进行邮件收发、请示审批、公文处理等操作。

2.2 郑州市局机关业务信息网

局机关信息网是郑州市气象局局机关进行公文传输、PCVAST资料处理和气象信息共享的局域网。使用一台专用的气象基本业务服务器实现。服务器采用WINDOWS2000为操作系统,MICAPS资料处理程序对PCVAST资料进行处理,并提供资料共享,高空和地面基本气象资料通过网络传输到服务器中并共享。郑州市气象局自行开发了“郑州市气象台短期预报平台”,所有的气象资料、业务信息都可以通过平台进行计算机操作,为预报员配置了“一人一机”,预报记录、会商意见等都通过网络存储实现资料共享。下图为郑州市气象局局域网网络结构图:

2.3 县——市——省宽带广域网

省市县局是通过宽带连接省局、市局、县局的广域网,通过NOTES(综合办公网)软件进行省—市—县的公文处理;通过“市—省实时资料传输系统”实现地面基本气象资料的传输;通过WINDOWS2000服务器的FTP功能实现省—市—县的基本气象资料的接收和传输,各类报文的收集和发送等功能;为了更好的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基本资料的规范化管理,郑州市气象局现在正在开发“市—县实时气象资料处理系统”。

2.4 存在的问题

(1)网络安全隐患。郑州市气象局网络基本属于内部网络,基本的工作业务是在省市气象部门和市级行政机关中传输的,与INTERNET连接实现宽带接入,因此没有采用任何的网络安全措施和物理隔离措施。这样就存在很大的网络安全隐患。

(2)县—市—省网络利用率低。郑州市气象局、各县局、省局的连接采用中国移动光纤实现,但网络的利用率较低,没有实现视频、音频等数据传输(比如:大数据量的传输、视频会商等)。

(3)政府宽带利用率低。郑州市气象局与市政府网络通过光纤进行,现在仅仅通过WEB来传输一些数据量很小的信息,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在此网络上实现:城市防汛视频会议系统,电子屏幕显示系统等。

(4)网络布局不合理。由于郑州市气象局网络布线是在土建时就设计的,机房面积较小,设备的扩充性较差。

3 近期郑州气象信息网络的建设

3.1 网络安全

为加强安全管理机制,应该安装网络防火墙和病毒防火墙,根据网络体系结构来进行分类。按这样的标准,可以有以下几种类型的网络防火墙:网络级防火墙、应用级网关、电路级网关、规则检查防火墙。防火墙可以采用 NetScreen(综合办公网)全功能防火墙,它包括了包过滤、代理服务器和动态线路级过滤器。该产品提供了高级的包检查和事件日志功能。而病毒防火墙采用诺顿公司的网络病毒防护软件实现(这里不过过多赘述)。下图为NetScreen防火墙的示意图。

3.2 提高市—县—省的网络利用率

郑州通信公司提供了VPN技术的IP宽带网,通过市局带宽为10M,县局为2M,该广域网除了进行日常公文处理,气象资料传输,各类报文收集和发送外,还要能够实现视频传输,在郑州市局建立一个主会场,可以随时进行可视化天气会商和视频会议。下图为郑州市气象局视频会商系统示意图:

3.3 建设郑州城市防汛系统

城市防汛系统包含自动雨量站、城市防汛视频会议系统,电子屏幕显示系统。自动气象站通过专线向气象局、市政府、市政局提供郑州市各区雨量点的降水量及实况,为城市防汛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帮助政府各局委、各部门了解最新的天气预报,为今后城市防汛工作的部署提供重要依据;电子屏幕显示系统是通过自动气象站传输的资料把天气预报、天气实况显示出来,为公众的活动提供气象参考。

3.4 实现无线局机关业务信息网

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通过无线上网已经成为现实。为更好的解决局域网网络规划问题,在局域网的建设上,可以采取无线上网和有线上网相结合的方式。随着通信事业的高速发展,无线网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其有标准作基础,功能强,容易安装,组网灵活,即插即用的网络连接,可移动性等优点,提供了不受限制的应用。无线数据通信不仅可以作为有线数据通信的补充及延伸,而且还可以与有线网络环境互为备份。在某种特殊环境下,无线通信是主要的甚至唯一的可行的通信方式。从通信方式上考虑,多元化通信方式是现代化通信网络的重要特征。无线网络设备可以选择3Com AirConnect无线局域网络产品,它可以提供11Mbps的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其产品包括无线访问节点(Access Point)和AirConnect PC卡、PCI卡,快速可靠,易于安装、配置和管理,安全性强。下图为3Com AirConnect无线局域网络产品。

3.5 INTERNET公众气象服务网

INTERNET公众气象气象服务网在INTERNET网上建立一个WEB服务器,为公众提供气象服务。这个可以采取DDN专线接入方式,申请固定的IP地址和域名,在INTERNET网上发布气象信息。

3.6 地面观测设备监控系统

随着地面观测设备的不断增加(像自动站、四要素站、乡镇雨量站),设备安全及周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地面观测设备周围安装监控装置,实现对观测设备的实时监控,保障设备安全。

4 气象信息网络远期发展规划

4.1 全国宽带网

全国气象宽带网为星型结构,所有的网络设置和维护管理都在中央节点集中进行。宽带网系统采用两级星型结构:以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节点为中央节点的一级星型结构和以各省(区、市)为中央节点的二级结构。国家级中心为全国观测资料的汇聚点和路由的转发点,选择带宽为155Mbps的SDH端口入网,各省级系统除直辖市采用4Mbps端口外,其余各省均以6Mbps带宽入网;地市级节点统一为2Mbps。

4.2 北京及省级节点接入

国家级中央节点的接入方式采用光缆双路由的接入方式,利用SDH自愈环的保护功能,实现数据传输的自动热备份。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机房采用2个信道化的155Mbps端口直接接入电信运营商的传输设备,通过光纤接入电信运营商光纤环网的两个方向完全不同的节点设备上。同时传输网络采用物理线路和传输设备双重保护,保障未来天气雷达远程通信系统业务在出现故障时完全无中断的自动切换。

4.3 接入设备

国家级的接入路由器通过与一台三层交换机与防火墙相联,最终与机房核心交换机相连,从而接入中国气象局骨干网络系统。各省级的接入路由器则通过接入本省的防火墙与省级核心交换机相连,实现与省级局域网的互联。

4.4 卫星数据网

卫星数据网是进行数据传输的卫星通信网,它支持数据广播和点通信业务。数据网由一个主站和300多个地市以上双向数据站组成,是一个星状网的网络结构。在网中可以实现小站到主站、主站到小站、小站到小站的数据通信。但是由于其网络结构为星状,两个小站之间的通讯必须通过主站进行,也就是卫星通信中通常所说的“两跳”。卫星数据网通过通信卫星把国家级的计算机局域网和三百多个区域、省、地(市)的计算机局域网联成一个计算机广域网,与地面不同的是通过卫星信道实现计算机局域网的互联。

4.5 卫星话音网

卫星话音网是以传输话音为主兼传中低速数据的卫星通信系统,除传输话音外,还可以进行传真和数据传输。带内数据传输速率 9.6kbps。采用数据通道传输数据,异步数据传输速率为19.2kbps,同步速率为64kbps。另外,系统还具有会议电话功能,会议主席可设在网中任意小站。

4.6 数据广播系统

该网采用卫星多媒体广播系统,完全独立与TES和PES系统。主要用于气象信息的广播业务,面向全国基层气象台站和各类专业气象台站。也可用于全国气象部门的可视会议电话及教学培训。

5 气象信息网络发展综述

以上介绍了气象信息网络未来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会更加突出,对政府气象服务决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气象信息的快速收集、加工与传输所要依靠的就是气象信息网络的发展,以实现气象信息“畅通工程”为目标,以改善气息信息加工、传输为重点,以光纤通讯和IP宽带网建设为契机,建立完善的气象业务服务体系,为郑州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可靠的气象保障。

[1]黄翠仙.厦门市气象局网络的 VLAN 设计[J].广西气象,2005(1).

[2]吴小明,彭自成.计算机网络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

[3]刘敏涵,等.计算机网络技术[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4](美) Douglas E.Comer.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M].电子工业出版社.

[5]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气象信息网络传输业务手册[M].气象出版社.

猜你喜欢

信息网气象局郑州市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黑龙江省气象局组织参观黑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
郑州市
构筑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预警信息网
郑州市创新推进“八大群体”入会工作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郑州市
敢问天公脾气几何?——宝山气象局参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