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体表创面应用中最佳护理方法探讨

2013-08-28王跃萍陈芳廖润梅雷艳娜李润玲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16期
关键词:创缘皮温体表

王跃萍 陈芳 廖润梅 雷艳娜 李润玲

(1.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广东 江门529031;2.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广东 江门529030)

临床上对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无法一期愈合的伤口,一般采用传统开放式换药方法,由于引流范围有限,导致伤口大量渗液无法通畅引流,易发生堵塞,严重者影响伤口愈合或发生逆行感染[1]。封闭负压引流法把传统负压引流方法与封闭性敷料相结合,通过该仪器在创面形成负压,产生机械和生物学效应,促进创面愈合,临床效果显著。我院2010年2月~2012年7月对90例体表创面患者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90例,男51例,女39例。年龄16~65岁,平均(31±12.6)岁。外伤后皮肤坏死31例,外伤后创面感染25例,褥疮21例,腹部手术切口感染8例、背部痈5例。临床表现:发热并伴有血象异常,局部疼痛,细菌培养阳性。病例选择标准参照王彦峰,裘华德制定标准[2],合并组织坏死或感染的体表创面(50cm≤创面面积≤200cm,深度符合Ⅲ度烧伤)。排除面部、手、足和会阴部创面;合并骨髓炎和糖尿病等影响组织修复的疾病。将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三组患者根据meta分析所选出的负压值方案,分别应用-20 kPa(Ⅰ组)、-40kPa(Ⅱ组)、-60kPa(Ⅲ组)。所有创面均采取VSD治疗,各组处理相同。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症状、临床表现及其他状况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创面处理 采用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盐泡沫材料、18多侧孔硅塑引流管,管径以0.5mm为宜、生物通透薄膜以及负压吸引装置。彻底清创,清除坏死、感染组织及脓液和异物,打开伤口死腔,取双氧水50ml、碘伏0.1g、生理盐水500ml进行创面冲洗。按照创面大小取VSD生物敷料,放入多侧孔的引流管并将其严密包裹后放入创面腔隙内,与创面严密接触,在正常组织处开孔导出引流管。清洁消毒创面周围皮肤,取生物透性薄膜密封创面,将导出的引流管头连接负压吸引装置。敷料明显凹陷、薄膜下未见游离气体为负压引流有效。

1.2.2 护理

1.2.2.1 VSD的观察与护理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有无漏液、是否刺激创缘皮肤、创面敷料是否完整,引流瓶口是否低于引流创面。严格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每日引流量、体温变化、创缘皮温、换引流物次数等。换药时间3d/次,换药时注意创面有无新生肉芽组织,负压值是否平稳,创缘皮肤温度是否与体温接近。保持创缘及周边皮肤清洁,防止感染。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

1.2.2.2 管道堵塞护理 Ⅰ组选用30ml注射器套上4号半针头在无菌操作下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直到通畅为止;Ⅱ组堵塞选用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24万U,用三通管接通VSD引流管,进行冲洗引流,创面给药,每日2次;Ⅲ组选用生理盐水在各个通头方向负压吸引;对医用泡沫和多侧孔引流管堵塞的处理方法是拆开三通接头,用20ml注射器逆行注入生理盐水浸泡10~15min几次后,直接接负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负压引流后3~5d平均创面引流量、体温、创缘皮温及观察创面治疗期间换引流物次数、创面清洁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将3个常用管道堵塞处理方案随机应用到上述三组中,对其进行成功率、再堵塞率、护理工作耗时以及简单操作性的评价,再对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行方差分析,比较用LSD法,并发症发生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表1~3)

表1 三组患者开放引流3~5d后平均创面引流量、体温、创缘皮温情况比较±s)

表1 三组患者开放引流3~5d后平均创面引流量、体温、创缘皮温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负压引流量(ml) 体温(℃) 创缘皮温(℃)30 71.15±15.43 36.725±0.41 31.221±1.84Ⅱ组 30 42.28±17.12* 36.687±1.28 30.614±1.07Ⅲ组 30 38.54±15.92* 36.761±1.19 30.815±0.91 F 25.893 0.470 0.859 P<Ⅰ组0.01 0.651 0.410

表2 三组患者换引流物次数、创面清洁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s)

表2 三组患者换引流物次数、创面清洁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换引流物次数 创面清洁时间(d) 愈合时间(d) 并发症发生情况 例(%)Ⅰ组 30 7.12±1.38 30.55±6.13 9.55±2.36 6(20)Ⅱ组 30 6.26±1.18 29.93±4.60 7.94±1.83 5(17)Ⅲ组 30 3.85±1.24 13.61±4.65 6.31±1.82 2(7)F或χ2 57.945 81.112 26.154 χ2=0.251 P<0.01 <0.01 <0.01 P>0.05

表3 三组患者管道阻塞处理成功率、再堵塞率、耗时及操作性比较

3 讨论

VSD是一种处理浅表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2]。但传统引流方法对于损伤面积较大、污染重和感染、坏疽等体表创面感染者愈合迟缓或迁延不愈。负压引流能有效清除坏死组织,促使机体分泌纤深蛋白激活物及其他酶的释放,并创造出加快纤溶蛋白溶解的环境,进行自溶性清创,并使引流区内的渗液、脓液和脱落坏死组织及时彻底地引流出去。同时VSD能显著提高创面血流量,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愈合[3],同时负压在进行抽吸的过程中管腔不塌陷、不堵塞、能保证引流通畅[4]。封闭负压引流应严格保证创面的密封及标准的负压。有研究证实,每引流50ml液体,负压瓶内的负压就减少10kPa压力,因此,应随时观察负压情况,及时补充负压,保持负压恒定[5]。本研究-60kPa高负压组较-40kPa、-20kPa负压组创面引流量显著减少,是因为在持续高负压下,创面内的渗液、脓液和坏死组织被及时吸引出体外,减轻组织水肿,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显著缩短创面清洁时间及愈合时间,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换药次数显著减少,避免了多次换引流物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三组相比,-60kPa高负压组优于-40kPa和-20kPa负压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可见负压保持在-60kPa治疗感染创面较佳。引流管发生堵塞时,选用生理盐水在各个通头方向负压吸引,或有医用泡沫及多侧孔引流管堵塞时,拆开三通接头,逆行注入生理盐水浸泡方法效果最好。总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应维持有效负压,严格保证创面的密封及标准的负压和引流管通畅,保持创缘及周边皮肤清洁,防止感染,出现管道堵塞时,应采用三通管进行处理,保证引流顺利,严防并发症发生。

参 考 文 献

[1]李瑞莲,刘利东,王艳.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体表感染创面的临床应用与护理体会[J].河北医药,2010,14(32):1963.

[2]刘丽娟,郭芝芳.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12,30(14):327-328.

[3]许龙顺,陈绍宗,乔骋,等.负压封闭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11):1002-1004.

[4]朱郇荣,王维平,姬忠良.改良的封闭式负压引渡术在体表慢性溃疡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新医学,2010,4(1):25-27.

[5]李惠珍,钟小晶,王一征,等.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3,10(3):16-17.

猜你喜欢

创缘皮温体表
阳虚体质大肠息肉患者的红外皮温特征研究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地奥司明片治疗肛肠外科手术后创缘水肿的疗效评析
求解空间几何体表面积问题的方法剖析
地奥司明片治疗痔疮术后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
富血小板血浆用于兔半月板损伤修复的研究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皮温变化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病灶体表定位贴及临床应用研究
脂肪抽吸术在体表脂肪瘤治疗中的应用
地奥司明治疗肛肠科术后创缘水肿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