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吐鲁番地区牛焦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2013-08-25赵建新巴音查汗吴国梁祁巧芬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1期
关键词:吐鲁番市焦虫贝斯

赵建新 巴音查汗 吴国梁 祁巧芬

(1.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

2.吐鲁番地区畜牧兽医局,吐鲁番 838000;

3.吐鲁番地区动物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吐鲁番 838000)

吐鲁番地区牛焦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赵建新2巴音查汗1吴国梁3祁巧芬3

(1.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

2.吐鲁番地区畜牧兽医局,吐鲁番 838000;

3.吐鲁番地区动物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吐鲁番 838000)

采用传统调查方法,对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托克逊县、鄯善县等县(市)的16乡(镇)进行牛焦虫病流行病学调查,除鄯善县七克台镇和托克逊县库米什镇、克尔碱镇未发现本病外,其余各地均有流行,其发病季节主要在3~7月份,8~10月有少数牛只发病,病症较轻。现已确认吐鲁番地区牛焦虫病的传播媒介为小亚璃眼蜱、残缘璃眼蜱。

吐鲁番地区 牛焦虫病 流行病学 调查

焦虫病是一种地方性、流行性血液原虫病。本病患畜发病初期,采食量减少、反刍迟缓、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至39℃~40℃,呈稽留热,体表淋巴结肿大,可视粘膜充血,继而则血,偶尔可见结膜黄染。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影响了养牛业的发展。

本病在吐鲁番地区首次发现是于2004年5月托克逊县夏乡一养牛户,其所饲养的3头西门塔尔牛,后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防疫监督总站确诊为牛焦虫病。2005年以后,托克逊县、吐鲁番市多个乡(镇)发生牛焦虫病,且呈现扩大蔓延的趋势。为有效控制此病的发生和蔓延,对吐鲁番地区2县1市的16个乡(镇),应用传统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了牛焦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共调查了托克逊县夏乡等16个乡镇。

1 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牛焦虫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发病季节、病羊的品种及年龄、乡镇流行面积,以及蜱的种类及活动情况等。

2 调查方法

参考查证已报道的牛焦虫病调查报告,实际访问养牛户历年来的流行情况,现场采集病牛耳尖静脉血液涂片镜检或穿刺肿胀肩前淋巴结液涂片镜检。同时,采集62头份未出现临床症状和24份蜱样本送上海市兽医研究所,牛血清样本进行牛双芽巴贝斯虫和牛巴贝斯虫的抗体检测;蜱样本进行DNA提取,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

3 调查结果

3.1 发病情况

对16个乡镇牛焦虫病发病情况做了调查和统计,结果详见表1。

3.2 血液涂片检查

采集16个乡镇牛血液,进行了涂片检查和统计,结果详见表2。

3.3 发病季节调查

对牛焦虫病的发病季节做了统计,结果详见表3。

3.4 血清样本抗体检测和蜱体巴贝斯虫检测结果

牛双芽巴贝斯虫以RAPI重组抗原作为检测抗原;牛巴贝斯虫以BP4重组抗原作为检测抗原。检测结果分别为牛双芽巴贝斯虫阳性样本为5头份,阳性率为8%;牛巴贝斯虫阳性样本为7头份,阳性率为11.2%。

蜱体提取DNA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未发现阳性样本。

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阳性率最低的是鄯善县吐峪沟乡为3.33%,鄯善县七克台镇、托克逊县库米什镇和克尔碱镇的血涂片中未查出虫体。从表1可见,发病率最高的托克逊县夏乡为13.61%,依次为托克逊县伊拉湖乡9.77%,托克逊县郭勒布依乡9.08%,托克逊县托克逊镇8.09%,吐鲁番市恰特卡勒乡7.59%,吐鲁番市艾丁湖乡6.46%等;死亡率最高的是鄯善县鲁克沁镇为71.43%,其次为吐鲁番市亚尔乡72.99%、吐鲁番市艾丁湖乡71.01%;死亡率最低的是鄯善县辟展乡为零(因养殖户发现早,药物治疗及时到位);鄯善县七克台镇、托克逊县库米什镇和克尔碱镇未发现本病。从表2可见,牛巴贝斯虫血液虫体阳性率最高的是吐鲁番市艾丁湖乡为22.09%,其次为吐鲁番市胜金乡15.63%、吐鲁番市亚尔乡15.53%、托克逊县夏乡15%;鄯善县七克台镇、托克逊县库米什镇和克尔碱镇的血涂片中未查出虫体。从表3可见,本病发病季节在3~7月份,发病高峰期为4月上旬~6月上旬,7月以后有少有发病。

表1 吐鲁番地区各乡镇牛焦虫病发病情况调查表

表2 吐鲁番地区各乡镇牛焦虫血液虫体检查

表3 吐鲁番地区各乡镇牛焦虫病发病季节调查

3.5 蜱种鉴定结果

目前已确认小亚璃眼蜱、残缘璃眼蜱是吐鲁番地区牛焦虫病的传播媒介。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在3~7月份发病季节期间,每月用0.5%双甲脒溶液或2.5%敌杀死乳油用作250倍稀释喷洒牛体、1%敌百虫溶液对牛舍进行喷洒灭蜱。

4.2 注射预防

发病季节前,选用贝尼尔,按3.5mg/kg体重,生理盐水配成7%溶液,臀深部肌肉注射,每15 d进行1次预防注射,可控制发病。

4.3 检疫

加强检疫、杜绝新的病原传入,同时对该病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死亡率。

5 讨论

5.1 焦虫病感染情况

本次调查证明牛焦虫病在吐鲁番地区分布广泛,在调查的16个乡(镇)中除鄯善县七克台镇、托克逊县库米什镇和克尔碱镇未发现本病外,其余均有发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吐鲁番地区牛羊育肥规模的不断扩大,外购架子畜数量和范围不断增加和扩大,致使该病呈现上升趋势。

5.2 感染后症状及死亡情况

本次调查的部分乡镇的牛表现带虫现象而未出现临床症状,而犊牛和从外地新引进和良种牛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表明未接触过该虫的引进家畜更易发病、症状严重,死亡率高。

5.3 病原体

本次调查证明吐鲁番地区牛焦虫病虫原为牛双芽巴贝斯虫和巴贝斯虫。同时,也找出了用牛环形泰勒焦虫裂殖体胶胨细胞疫苗注射免疫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5.4 传播媒介

尚需对吐鲁番地区蜱体进行进一步的检测,以探讨蜱体阳性样本存在于什么阶段,为预防性基础研究。

[1] 吕文祥,吕文顺,张其才,等.我国蜱传性血液原虫的虫种调查和分布特征研究[J].中国兽医科技,1995,25(8):13~16.

[2] 郭固,徐显曾.新疆家畜的硬蜱[A].全国家畜寄生虫病科研工作第二次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0.402~403.

[3] 刘钟灵,马丽华,高新山,等.湖北省水牛巴贝斯虫病调查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1987,18(3),173~178.

[4] 刘东军.奶牛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兽医寄生病,2007,15(6):50~52.

[5] 金鑫,李晓军,张兰江.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乡牛焦虫病的防治效果[J].草食家畜2009,(1):58~59.

[6] 杨国荣,赵刚,付美芬.论牛焦虫病的综合防治[J].黄牛杂志,1997,23(2):67~68.

[7] Ristic,M.Babesiosis of Domestic Animals and Men.CRC.Inc.1988.8.Weiland G.Spceies~specfic serodiagnossi of equine piroplasma infection by means of complement foxation test(CFT),immunofluorescence(IIF),and enzyme~linked Immmunosorbent assay(ELISA).VetParasitol,1986,20:43~48.

[8] 殷宏,张其才,吕文祥,等. 补体结合试验诊断环形泰勒虫病的研究[J].中国兽医科技,1996,26(7):9~11.

[9] 吴鉴三,张肖正,梁建波.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检测瑟氏泰勒焦虫病的研究[J].中国动物检疫,1996,13(4):9~10.

[10] 朱金祥 凤阳县黄牛双芽巴贝西虫病(Badesiasis)的诊治[J]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3):373~374.

[11] 宋世荣,杨佐文,李良荣,等.牛环形泰勒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兽医杂志,2001,37(3):18~19.

[12] 赵刚,王安奎,张继才,等.用药物帮助引进易感牛群建立对焦虫病的免疫力[J].中国兽医杂志,2000,26(6):17~18.

猜你喜欢

吐鲁番市焦虫贝斯
牛、羊焦虫病的诊治措施探微
牛卵形巴贝斯虫吉林株HSP70基因的扩增测序及系统进化分析
犬韦氏巴贝斯虫病的流行与诊断
吐鲁番市文联脱贫攻坚巡礼采风活动
中西药治疗牛焦虫病
吐鲁番市文联第二届“交河雅集”文学艺术交流活动剪影
吐鲁番市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生态的影响
牛双芽巴贝斯虫病PCR检测试剂盒研制
河南济源地区奶牛焦虫流行病学调查
《麦克贝斯》的悲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