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60年来内蒙古高原内陆河东部流域降水量变化特性分析

2013-08-19马晓庆丁志宏

海河水利 2013年3期
关键词:二连浩特乌拉降水量

马晓庆,丁志宏,李 娜

(1.天津市水文水资源勘测管理中心,天津 300061;2.天津市中水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 300170;3.海河水利委员会综合管理中心,天津 300170)

2010年3月,水利部以《关于授予海河水利委员会内蒙古高原内陆河东部流域取水许可管理权限的通知》(水资源〔2010〕113号)授权海河水利委员会对内蒙古高原内陆河东部流域实施取水许可管理,同时对该区域取水许可总量实行监督管理。

内蒙古高原内陆河东部流域为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蒸发量大,降雨径流系数较小,地表水资源贫乏,植被主要以天然降水维系。本文以该流域内的东乌珠穆沁、西乌珠穆沁、锡林浩特、阿巴嘎、二连浩特5个气象站近60年来的历年逐月降水量数据为基础,分析评价近60年来内蒙古高原内陆河东部流域水资源变化情势,为流域水资源评价以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提供科学参考。

1 流域概况

内蒙古高原内陆河东部流域位于东经111°20′~120°13′、北纬40°44′~46°46′之间,地处东北、华北和西北的交汇地带,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 096.9 km,东接松辽流域,南邻海河流域,涉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赤峰市、二连浩特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4个盟(市),总面积21.56万km2,其中河北省面积1.17万km2,占5.4%;内蒙古自治区面积20.39万km2,占94.6%。流域内以高原为主体,兼有低山、丘陵、沙地和盆地等地貌。海拔一般在800~2 128 m,平均海拔在1 000 m以上。

本流域处于“西北诸河的内蒙古高原内陆河区”,主要水系有乌拉盖、查干诺尔、达里诺尔、察汗诺尔等,主要内陆湖泊有乌拉盖淖尔、达里湖、呼日查干淖尔等,主要湿地有乌拉盖湿地、呼日查干淖尔湿地、达里湖湿地等。最大的内陆水系是乌拉盖水系,面积6.8万km2,由乌拉盖河、色也勒吉河等11条河流组成。最大的内流河是乌拉盖河,河长530 km,面积2.02万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45亿m3。最大的内陆湖泊是乌拉盖淖尔,水域面积215.92 km2。

本流域水资源总量40.2亿m3,河北省水资源量4.6亿m3,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量35.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8亿m3、地下水资源量34.2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量4.8亿m3)。多年平均人均水资源量2 275.1 m3,多年平均亩均水资源量12.4 m3。已建大中型水库14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为乌拉盖水库,总库容2.48亿m3。

2009年,流域内总供水量5.18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0.77亿m3,占15%;地下水供水量4.41亿m3,占85%。总用水量5.18亿m3,其中农业用水量2.81亿m3、工业用水量1.03亿m3、生活用水量1.27亿m3、生态环境用水量0.07亿m3。

2 降水量变化特性分析

2.1 年内及年际分配

各气象站点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见表1。

表1 各气象站点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内分配 mm

由表1可知,流域内降水量的多年平均情况如下:

(1)6—8月降水量最多,其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重,东乌珠穆沁为70.51%,西乌珠穆沁为67.88%,锡林浩特为68.74%,阿巴嘎为69.4%,二连浩特为66.31%;

(2)9—11月降水量次多,其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重,东乌珠穆沁为14.59%,西乌珠穆沁为15.72%,锡林浩特为14.87%,阿巴嘎为15.01%,二连浩特为17.87%;

(3)12—2月降水量最少,其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重,东乌珠穆沁为2.52%,西乌珠穆沁为2.58%,锡林浩特为2.62%,阿巴嘎为2.32%,二连浩特为2.75%;

(4)3—5月降水量次少,其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重,东乌珠穆沁为12.34%,西乌珠穆沁为13.81%,锡林浩特为13.75%,阿巴嘎为13.32%,二连浩特为13.16%。

各气象站点年降水量序列的分布特征,见表2。由表2可知:

(1)就多年平均降水量而言,西乌珠穆沁最大,为333 mm;二连浩特最小,为138.3 mm;锡林浩特、东乌珠穆沁和阿巴嘎相差不大,分别为278.6、253.6和240.5 mm。

(2)就降水极值及其出现年份而言,东乌珠穆沁和西乌珠穆沁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其最大值均出现在1998年,最小值则分别出现在2006、2007年,极值比分别为3.26、3.85;锡林浩特和阿巴嘎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其最大值均出现在1959年,而在锡林浩特于2005年出现最小降水量时,阿巴嘎同年降水量为171.4mm,属枯水年;二连浩特降水量的极值比最大,为6.47。

2.2 年际变化趋势特性分析

为直观地反映流域内降水量的变化趋势,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各站点的年降水量时序进行线性拟合,具体如图1—5所示。从图中可知,各站点的降水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具体而言,东乌珠穆沁的线性下降倾向率为6.9 mm/10a,西乌珠穆沁的线性下降倾向率为14.4 mm/10a,锡林浩特的线性下降倾向率为11.1 mm/10a,阿巴嘎的线性下降倾向率为4.4 mm/10a,二连浩特的线性下降倾向率为3.5 mm/10a。

表2 各气象站点降水量年际分布特征

图1 东乌珠穆沁年降水量序列的线性拟合

图2 西乌珠穆沁年降水量序列的线性拟合

图3 锡林浩特年降水量序列的线性拟合

图4 阿巴嘎年降水量序列的线性拟合

3 结语

图5 二连浩特年降水量序列的线性拟合

本文以东乌珠穆沁、西乌珠穆沁、锡林浩特、阿巴嘎和二连浩特5个气象站点的历年逐月降水量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近60年来内蒙古高原内陆河东部流域降水量的年内分布特征和年际变化特性,揭示了流域年内降水分布集中、年降水量衰减且降水量越大的区域、衰减趋势越明显、衰减速率越快的变化趋势。内蒙古高原内陆河东部流域日益严峻的水资源情势迫切需要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进而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二连浩特乌拉降水量
降水量是怎么算出来的
黄台桥站多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1988—2017年呼和浩特市降水演变特征分析
影子回来了
认真王国奇遇记
寻找影子
那尼!怎么就开学了
基于小波变换的三江平原旬降水量主周期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