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海抒豪情谱写中国梦

2013-08-17陈开霞贺全明

当代矿工 2013年10期
关键词:技术难题水洞倾角

□陈开霞 贺全明

人不应该追捧遐想,但应该去演绎梦想。川煤集团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建矿三十年来,矿工们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穷的智慧为矿山涂上浓墨重彩,描绘出美好蓝图,成就了精彩的昨天和今天。

不分先后寻梦来到矿山的兄弟姐妹们,从穿上工装那天起,就在为着各自的梦想拼搏着,奋斗着。因为他们的不懈追逐和挥汗煤海,从而演绎了自我梦、矿山梦的实现。

1990年7月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矿井建设工程专业的梁立勋,刚到矿山就满怀激情,决心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全部奉献于矿山建设,用骄人的业绩谱写自己最美的人生篇章。2008年初,梁立勋大胆提出并亲自组织实施的《带压封堵高压瓦斯及硫化氢气体施工技术》方案,使矿井建设工期提前90天,创直接经济效益604万元,间接经济效益1200余万元,荣获2010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工作20多年来,梁立勋勤学肯钻,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练就了过硬的科技攻关能力,成功解决了煤矿安全生产上无数重大技术难题。为此,他取得了3项国家科技创新发明专利、6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为西南地区现代化样板矿井——年生产能力150万吨的龙滩煤矿和年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的绿水洞煤矿实现安全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现任绿水洞煤矿机运科副科长的杨富均,1994年7月从重庆煤炭技校毕业后来到绿水洞煤矿做了一名普通电工。从做电工那天起,他立志要成为一名最优秀的矿山机电技师。1998年,该矿组建大倾角综合机械化采煤三队,他因技术过硬调到该队担任电工班班长。十多年来,他一直与大倾角、急倾角煤层综采设备打交道,始终工作在煤矿井下生产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大倾角综采实践经验,先后成功破解煤矿机电设备技术难题50余项,完成小改小革30多项,被工友们誉为煤矿机电设备的“诊断师”和“保健师”,多次被绿水洞煤矿、广能公司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工作者、杰出青年岗位能手,2008年又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温家宝同志的亲切接见。

现为采煤三队生产一班班长的蒋林从事采煤工作二十多年,带领全班职工日夜奋战在煤海深处,以煤矿职工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夺得了连续安全生产13周年的好成绩,受到各级组织的表彰奖励。2012年,生产一班在5114和5132综采工作面大胆实施“俯伪斜”法回采原煤,有效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为绿水洞煤矿荣获华蓥市国土资源局授予的“资源利用先进单位”作出了积极贡献。生产一班全年累计生产商品煤236541吨,占全队商品煤生产总量的53.3%,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优良品率达100%,荣获了绿水洞煤矿“十佳班组”称号,并被四川省国资委评为“优秀班组”。

无数个矿工梦想的实现,托起了绿水洞煤矿蔚蓝的天。建矿30年来,绿水洞煤矿依靠科技进步,凭借先进管理,依靠广大职工,实现了企业的六大跨越。一是攻克大倾角煤层30°~50°的开采技术难题,实现了由高档普采到大倾角综采的新跨越,其采煤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领先国际水平;二是通过矿井+350米水平延深,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由60万吨提升到120万吨,实现了产能新跨越;三是建成现代化洗煤厂,精煤产量由10万吨/年提升到40万吨/年,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综合效益;四是“西南第一复杂运输皮带”提升了矿井运输能力;五是科技治灾确保矿井安全高效;六是岩巷钻装配套掘进新工艺提高采掘机械化率至96%以上,使绿水洞煤矿跨入全国采掘机械化矿井先进行列。几年来,绿水洞煤矿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煤矿”“中国企业文化优秀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今天,勤劳智慧的矿山人正在为铸就矿山新辉煌、打造40亿广能、奋力谱写“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而奋发拼搏。

猜你喜欢

技术难题水洞倾角
张建东钻探技能大师工作室:致力技术难题攻关 提高钻探施工能力
地球轴倾角的改斜归正
中国船级社“深远海技术难题”入选中国科协2021年度10大工程技术难题
车轮外倾角和前束角匹配研究
系列长篇科幻故事,《月球少年》之八:地球轴倾角的改邪归正
十大林草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遴选结果发布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首届“本溪水洞杯”中小学生征文比赛启事
浅论预制装配式住宅设计及施工
本溪水洞游记
宁夏水洞沟 西方与东方的最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