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趋同,是否纯属巧合?

2013-08-16贾常艳

电器工业 2013年3期
关键词:电动工具特色政府

文/本刊记者 贾常艳/

近日,一则消息称,我国在未来短则3~5年,长则5~10年的时间内,去产能化将是很多行业的主要趋势。去产能化是为了缓解产品供过于求而引起产品恶性竞争的不利局面,寻求对生产设备及产品进行转型和升级的方法。也就是说,当前我国很多行业存在无力消化现有产能的现象。这种“不消化”可能是产能的过剩,也可能是产能重复形成的非有效产能。而这里3~5年或5~10年的时间也非常明确的指出了消化这些产能需要多久,可见产能问题的严重性。而这个论断的提出究竟暗示了些什么呢?

产能增长过快,新增产能不断形成是去产能化这一对策的直接原因。而产能增长的威胁与社会分工的产物——产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产业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与之相关的产能的质量和数量。因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表示,各地规划产业的高度雷同直接导致了产能的这种非正常式增长。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几乎都把光伏产业列为优先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600多个城市中有300个提出要重点发展光伏太阳能产业,100多个城市建设了光伏产业基地。而在各地的“十二五”规划中,有16个省市区依然把钢铁作为重点发展产业,20个省市区把汽车作为重点发展产业。这些被过度关注的产业在未来很有可能发生撞车。而更为严重的是,这种高度同质化的产业发展形势在短期内很难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如今的产业趋同化,难道是像某些电视剧的开场字幕一样,“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吗?

“引导产业发展”是政府经济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中央政府在颁布政策、发布通知的时候会对产业的发展有所引导、侧重。政府的优先发展、大力支持、积极鼓励和扶持补贴等手段,完全会使得某个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扩张。难道产业趋同化的祸首是政策的颁布者吗?当然不是。这个环节的问题出在政策的执行者身上,首当其冲的就是地方政府。部分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一味的按部就班,从而抹杀了本地特色,走上了一条暗淡的产业同质化之路。一方面,产业发展方向的趋同带来了地方政府和企业在研发经费、人员、场地设备等的重复投入和巨大浪费。另一方面,产业趋同化使得政府的政绩下滑,影响力下降,严重给当地的经济发展拖后腿,从而落得要光彩不光彩,要发展没发展的境地。这种重复和浪费就是因为没有对当地的产业基础、发展环境(产业定位的资源与能力)做深入的考察分析。

这种考察的手段主要有两种:寻找特色和塑造特色。寻找特色也就是政策的顺势决策。顺势决策最核心的思想就是要和当地的传统产业或者新兴产业的集聚雏形结合起来。这可以为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便利条件。在我国也可以找到很多类似的情况,例如温州的服装、大连的船舶制造业等。“这些产业集聚雏形为当地产业发展定位提供了依据,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地方的土地资源、人才优势、交通状况等也成为重要的资源,加之政府的引导和优惠政策,更加容易吸引相关产业重点企业的加盟。”某相关人士如是说。

2012年,浙江省永康市被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电动工具之都”的称号。永康市电动工具产业集群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的乡镇企业发展而来,目前永康拥有电动工具行业制造及相关配套企业8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230多家。2011年永康电动工具年产整机7285万台,产值达到了110亿元,年销售总额105亿元,年外贸出口额70多亿元,总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1/4和1/3,是我国最大的电动工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产品远销欧美、亚洲、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永康这种传统产业的基础优势帮助政府确定了产业发展的特色,在“传统”基础上形成的“专业”,使得“电动工具”成为永康发展的的特色名片。

塑造特色就是指政府的开拓创新,这主要是基于当地产业发展的基础不稳固、优势不明显,塑造特色是一个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90年代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已经从起步走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阶段,特别是在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出了环境与发展二者的关系问题,提出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发展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地方政府发现并抓住了这个发展时机。其中,保定国家高新区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保定属于一个资源匮乏的内陆三线城市,产业发展特色优势不明显。但是,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来发展。1992年,保定国家高新区成立,它结合自身区位等优势,因地制宜,依靠高科技和拓展新兴战略性产业,选择了以新能源产业为主攻方向的发展道路。这使得保定国家高新区成为国家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中国新能源产业制造中心,而高新区本身也成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经济园区”的称号。

突出特色成为产业发展的万能钥匙,它开启的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门,还有产业做大做强,走出地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门。

产业的定位发展是关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说成败就在那一念之间也不过分夸张。很多地区的发展多多少少都会带上那些备受瞩目的“明星产业”,当然,响应国家大政方针的号召,“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是每个人必须做的。但是,同时也不能排除地方想借这些产业火一把的心理。如今,走上去产能化的道路,总有不情愿的苦衷。冷静的思考,产业的发展定位是否真的适合当地的土壤?那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或许能给我们答案。是否适合,这个考虑应该是真正的从源头上避免一项产业蜂拥而至的最佳方案。所以,产业趋同,绝非巧合,找到产业发展的最佳土壤才是“天作之合”。

猜你喜欢

电动工具特色政府
特色种植促增收
动力工具电池:国产替代正当时
锂离子电池在电动工具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中医的特色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完美的特色党建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使用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