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究

2013-08-15梁亚娟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20期
关键词:家族人力资源管理

□文/梁亚娟

(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河南·开封)

据统计,2011 年底,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1,023 万户,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8%。中小企业的触角已伸向全国各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绝大多数行业,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局面。同时,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更加不容忽视。

一、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混乱,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处于非规范化的管理阶段,由于家族管理模式的存在,决策随意化,“人治”色彩浓厚。内部治理结构混乱,层次不明,一人多职、一职多人的现象普遍存在。人力资源部门并未单独设立,而是下属于行政部门,招聘流程也仅限于体检、面试环节。对所招聘人员直接安排工作,任其自由发展。对薪酬绩效的管理也多分由行政部门和财务会计部门负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更是无从谈起。

2、用人机制不合理,核心员工缺乏,一线员工流动性大。家族管理模式下,企业的决策多带有个人主义色彩,对员工所提的合理化建议常持质疑态度,使核心员工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对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常把中小企业作为积累工作经验、通往大型企业的“跳板”,而不是其“久留之地”。而对于企业一线员工来说,管理者平时与其接触少,缺乏沟通交流,对员工的真实情况了解甚少,员工对企业满意度降低,缺乏归属感,一旦有合适机会,他们便会跳槽到自己舒心的工作单位。

3、企业内部员工间关系复杂,管理难度大。中小企业虽然规模小,人员少,但员工素质往往差别很大,员工的来源也很广,尤其是发达地区制造型中小企业,往往一家不足200 人的企业里就能找出来自几个甚至十几个不同地区的员工,容易形成以“地缘”为纽带的多个非正式组织。因为人员数量少,员工间很容易相互熟悉,另外由于性格、年龄等因素差别大,容易引起矛盾冲突。

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家族气息浓厚,人力资源意识淡薄。我国中小企业所聘用的骨干人员多是自己的家族成员,任人唯亲。大多中小私营企业形成的是“老板文化”而非“企业文化”,当有能力的员工对带有个人主义的“老板文化”不认同时,会选择离职别就,从而造成人才流失。经营者人力资源管理意识淡薄,缺乏对人力资源的正确认识,把员工看作是人力成本,而不是人力资本,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只是单纯的劳资关系,普遍疏于对员工情感的照顾,员工间矛盾得不到化解,容易滋生事端。

2、中小企业客观存在因素的制约。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缺乏、周转困难等因素制约,使得企业经营者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降低成本、尽可能获得更多的利润以维持正常的生产运营。虽然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经营者已经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但是介于引进人才的成本高,人力资源价值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显现,企业更愿意把有限的资本投放在能为企业快速带来短期利益的生产、销售部门,没有多余的资金也无力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

三、对中小企业走出人力资源管理困境的几点建议

1、改善管理模式,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由于中小企业的特殊性,并不能要求其完全将家族成员排斥在管理层之外,而是要企业主从企业生存发展的角度看待管理问题,对家族成员的任用也要遵从企业发展的需要。适当调整家族成员在企业各岗位间的分配,按照“能者上、平者退、庸者下”的原则,将合适的人安排在恰当的岗位上,建立合理科学的管理模式。中小企业经营者要转变观念,用战略眼光看待人力资源问题,真正认识到人力资源价值所在,做到爱才、惜才、用才,多听取下属合理意见,使决策科学化。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避免“一人多职、一职多人”现象的存在,一人不能同时兼任多种不同性质的职位,重要职位由专人负责,使企业管理清晰化、条理化。

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个人英雄主义必须让位给企业的制度化管理。中小企业没必要照做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可以简化流程、灵活运用,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经营者要走出自我为中心的怪圈,加大执行力度,将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落到实处。还可以将不涉及企业核心业务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外包给专业机构,以做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具体实施细节,可依照各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

3、全员参与,打造先进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产生凝聚力,使员工对企业产生较高的认同感、归属感,还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对中小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具有自身特点:规模小、人数较少,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接触多、关系更密切,更容易形成良好的氛围。除了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完善的体系,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外,还要考虑员工精神方面的需求。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多受企业主个体因素的影响,企业经营者要学习有关管理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以渊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和高素质的人格魅力鼓舞员工、感染员工。中小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即各部门主管,处于整个企业的关键地位,对良好企业文化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部门主管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高度的责任感,对上要做到意见反馈及时、真实,对下与员工多沟通交流,为员工着想,化解矛盾、协调关系。员工要将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相联系,毕竟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员工才能得更多的实惠。全员参与,为先进的企业文化打造基础。

四、结语

在强调柔性管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今天,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发展历史较短的我国中小企业来说,还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而企业要想获得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必须注重“人”的价值,必须把人力资源管理放在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对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还需要政府、企业和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中小企业团队,保障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为增强国民经济实力、促进就业、推动技术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1]清华.对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现代营销,2010.12.

[2]张立霞.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会通讯,2010.9.

[3]刘晓云.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11.5.

猜你喜欢

家族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HK家族崛起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小偷家族》
皿字家族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