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学界对艾尔弗雷德·马汉角色界定述评

2013-08-15纪德明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马汉海权学界

纪德明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安徽淮北 235000)

美国学者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以其海权理论著称于世。他的海权理论及其著作问世不久就传入中国,因此中国学者对马汉海权理论的研究较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学术界更是掀起了对其海权理论的研究热潮,但是马汉的著作涉及军事、政治、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因此学界对其本人的角色界定也有所不同,本文拟就国内学者对马汉的角色界定情况,进行简要的总结归纳。

一、1990年以前国内学界对马汉的角色界定

国内学界大多认为,1900年3月,日本人剑潭钓徒,以“北美海军参将马鸿”之名在日本乙未会主办、上海出版发行的中文月刊《亚东时报》上连载的《海上权力要素论》,是国内学界接触马汉海权理论之始。然而王荣国认为,在此之前严复已开始传播马汉的海权理论,1900年3月以后,严复又在其翻译的《孟德斯鸠法意》的按语中提到了马汉的海权理论。[1]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海军期刊》刊登了唐宝镐翻译的《海上权力之要素》[2],《海军整建》杂志也登载了淳于质彬翻译的《海上权力之要素》[2],同时该刊还登载了蔡临冰所翻译的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的其他部分和王师复对马汉《海军战略》一书的节译——《海军战略论》。1944年海军第二工厂学术研究室出版了蔡鸿 所完整翻译的《海军战略》。王师复还撰写了《世界海军理论家的泰斗——马罕》[2]一文,他对马汉的海权理论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对海权理论的认识已触及其本质”[2]。

从1949年到1989年,国内有关马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军事领域。如张光毅分析了马汉海权战略论形成的历史背景,认为海权理论“重复了美国当时的政治、经济观念,突出了资本寻求扩张和吞并的欲望”[3]。郭武认为,马汉的“海军战略思想,就是以建立国家的海权基础为中心,从海军战略的构成因素和海军战略使用这两个方面展开的”[4]。对于马汉海权理论的影响,班锡义认为,海权理论在二战后已经衰落,他指出,原因在于马汉“无法预见到科学技术发展之快和对其理论及战略思想将会发生的影响”[5]。但他也肯定了马汉研究理论的方法是可取的。以上学者将马汉视为军事战略理论家,将马汉的学术定义为军事理论研究,因此把研究马汉的范围放在了军事理论领域。

当然,有部分学者也不仅仅将马汉视为军事理论家、纯粹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研究他的海权理论。如冯承柏、李元良就指出,马汉是“地缘政治学的思想先驱”[6]。

可见在1990年以前,学界主要将海权理论视为军事战略,虽有学者对其理论中的非军事因素进行了一定的探究,但是基本以概要性研究为主,因此马汉的角色也主要被界定为军事理论家。

二、1990年以后国内学界对马汉的角色界定

进入1990年代以后,学界对马汉与其理论的研究范围和深度都大大扩展,马汉的角色界定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角色:

(一)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史学家

首先,一些学者不再单纯将马汉视为军事理论家。如张宗涛认为,马汉“是美国海军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史学家”[7]。贾 认为,“军人兼史家的经历是马汉的理论在当时众多的海权理论中脱颖而出的客观原因”[8]。马汉的史学家身份受到了军史学界的重视。

其次,有关学者结合19世纪末以来各国海权兴衰及相关军事思想史,对海权理论的现代价值进行了重新发掘。如肖德芳在通过研究20世纪美日两国的海上争霸史之后认为,马汉的理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仍未过时,“时至今日仍是西方海上战略理论的支柱”[9]。甘振军回顾了科贝特、戈尔什科夫、莱曼和布思等人的海权理论后认为,马汉的理论中有些因素已变得不合时宜,但是它控制和利用海洋的核心思想并没有变。[10]

最后,有关学者开始注重研究其军事理论形成的历史因素。邓碧波、孙爱平指出马汉海权理论诞生的历史因素有: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拥有了丰富的海战实践经验以及前人对海战有了较深刻的研究和认识。[11]张晓林、刘一健也认为:“马汉海权理论是对海上战争历史经验总结的必然产物。”[12]他们进一步指出“马汉海权理论是对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2]。在有关学者看来海权理论已经不是单纯的军事理论,它的立论是基于对历史的分析,因此马汉的军事理论研究中包涵了较深的历史意蕴。

可见军事学界对马汉的身份的界定呈现出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史学家两种角色的交叉,在研究中开始挖掘海权理论形成的历史与学术渊源。然而有关学者并非在意于海权理论中的史学内涵,他们目的有二:一是以海权理论来研究军事史,二是探索这一理论所形成的军事学术背景。归根到底,海权理论还是被他们视为军事理论,因而他们的研究所重视的还是马汉的军事理论家身份。

(二)地缘政治学家

学界同时亦注意到马汉海权理论中的地缘政治因素。李华峰认为,“马汉是最早表达地缘政治思想的学者。”[13]并指出马汉的地缘政治思想是从历史角度形成的。[13]刘中民、黎兴亚指出:“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多集中于海权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的介绍,而对马汉如何运用海权理论对世界政治进行分析却介绍较少。”[14]因此他们结合马汉的相关著作来分析马汉的海权理论对国际政治现实的研究及其影响。吴征宇认为,马汉是海军史学家和战略思想家,然而他对马汉的研究内容,主要还是偏重于马汉的战略思想家身份,他指出:“作为一名战略思想家,马汉的首要贡献在于通过对历史的详尽叙述,将此前有关海权的各种分散理念综合成一套逻辑严密分析学,并在这个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有关海权的若干具有根本性质的战略思考和战略原则”[15],在他看来马汉主要还是“一名主要从历史研究中汲取教益的思想家”[15](P98)。

梅然也认为,马汉的海权地缘政治观源于马汉本人所总结的英国海权崛起的历史经验,但是其局限性在于:他的理论可以解释英国的崛起,“对于其他国家的崛起似乎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尤其是放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来考察。”[16]陈彤却认为,马汉的海权思想本身并非片面,他分析了有关“海权”定义的争论,指出由于诸多学者对“海”和“权”的不同理解,才是他们与马汉产生分歧的所在。[17]他认为,马汉的海权理论作为一种地缘政治学理论,受限于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和科技水平,而社会文化和科技水平随时代而变,不少学者往往从这两种变量出发解读马汉的理论,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因此,如果要想更好地阐述海权的本质,我们就必须紧紧地围绕海洋的地理属性。”[17]

以上学者将马汉的海权理论视为地缘政治理论,他们虽然明确地指出马汉在历史研究中总结出他的理论,然而对马汉的理论研究还是集中关注于其中的地理特性,将马汉的角色主要定义为地缘政治学家。

(三)社会思想家

这一领域对马汉海权理论的解读在国内学界具有开拓性质,进一步发掘了马汉的社会文化角色。有关学者认为马汉的著作和军事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即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天定命运的帝国主义观念在社会上盛行,马汉的理论也与这一社会文化背景相呼应。因此,海权理论本身就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刘永涛指出“海权”理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18],张健认为,“马汉的海权理论内容恢宏丰富,虽然它是一种战略理论,但也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19]。而马汉也是一位出色的宣传家,他充分地运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著述技巧,使其理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司美丽就认为:“马汉十分懂得舆论的作用及运用舆论的技巧……他注意为美国即将采取的扩张政策与行动,先行制造舆论,以推动政府大胆迈出扩张步伐。”[20]进一步,有关学者将马汉海权理论作为一种有影响的社会思想加以研究,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研究马汉对近代中国部分政界、军界和学术界人士的海权思想产生的影响,指出在其影响下,孙中山[21]、陈独秀[22]、陈绍宽[23]都将救亡图存与海权联系起来。

第二,研究马汉海权思想在国外的社会影响,指出马汉的著作在各列强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被奉为海军的圣经,受到一些政要的称赞,得到了一些舆论的追捧,在列强扩充海军军备和海外扩张这两个领域内产生了重要的社会舆论导向作用。

以上学者均把马汉的海权理论视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想,注重研究马汉海权理论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实际上已将马汉的角色界定为社会思想家。

(四)历史学家

最后,部分学者也将马汉视为历史学家。如孙兴杰明确肯定马汉的历史学家身份,并指出马汉学术研究的背景在于“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历史学界开始关注并反思发生在半个世纪前的美英第二次战争,以此为契机形成了一场海军主义的思潮。”[24]同时他认真探究了马汉的地理历史观和生物史观。[24]程前光认为“马汉的‘海权理论’就是对海上战争历史经验的总结,海权理论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社会和历史的根源。”[25]因此马汉的历史研究是其军事研究的基础。

此外,马汉也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受到了一些学者的研究,如王生荣的《“海权理论”鼻祖马汉》[26],陈舟和邓碧波的《马汉》[27],都是以马汉生平为主的人物传记。通过传记的方式,从各方面探究了马汉的学术渊源和学术生涯。其中也指出马汉研究海权理论的动机,有着深厚的史学渊源,前人和同代人的历史著作是激发他灵感的源泉之一,尤其是蒙森的《罗马史》。在这样的综合性研究中,相关学者已将马汉的军事理论家、历史学家、社会思想家等角色集于一身。

三、学界对马汉的角色界定中存在的不足

由以上分析可见,从20世纪至今,马汉的角色定义被不断扩展,其身份由军事理论家扩展到地缘政治学家、社会思想家和历史学家。表明国内学界对马汉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的深度也不断深化,然而马汉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还是军事理论家、政治学家和思想家的角色,因此国内对马汉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于军事学和政治学,兼及社会文化学,因此在军事理论、地缘政治领域成绩斐然,在研究马汉的社会学领域内也取得一定的成果,然而马汉的历史学家身份虽被提及,但却被无意中淡化。

由于对马汉史学家身份重视的不够,导致了相关史学研究方面的不足。

第一,截至目前国内学者在马汉的史学思想的专门性研究方面还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果。大部分有关马汉的史学思想的研究都只是涉及其思想的一部分,并且是作为研究其战略思想的辅助性研究,并没有开展专题性质的研究。

第二,虽然学界已经认识到马汉的理论研究是以历史研究为基础的,但是由于对马汉历史学家的身份认识的还不够充分,因此仅仅将其作为军事理论、政治理论的研究方法,但是这种带有明显的政治功利性、以史为例来佐证其主张的方法,在史学中可称之为现实功利主义史学观,显然学界对马汉的这一史学观的研究还不充分。

第三,由于没有充分挖掘马汉的历史学家身份,因此在研究马汉的学术渊源中,对马汉的史学渊源的研究有所欠缺。虽有学者提到了蒙森等近代历史学家对马汉的影响,但是海权的概念最早是由修昔底德提出的,海权思想早已渗入西方军事政治史传统之中,这一渊源对马汉到底有何影响,目前学界研究的也不够透彻。

因此,今后对马汉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凸显马汉的历史学家身份,对马汉的史学展开专题性质的研究。通过对马汉主要历史著作的研究,深入挖掘马汉的学术渊源、历史观、史学观和历史研究的特点,总结马汉的史学思想。

第二,全面的看待马汉的多重角色,将马汉的史学研究与军事理论、地缘政治、社会文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对马汉史学的研究,为相关的军事理论、军事史、地缘政治等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同时史学研究也可借鉴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理论,使得两者相互补益。

第三,将马汉历史学家的角色与研究的现实功用联系起来。须认识到我国海洋权益问题愈加凸显,因此学界对中国海权问题的研究必将深入下去,有必要继续研究和借鉴西方的海权观念,尤其是其代表人物之一的马汉。必须认识到,马汉是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才将海权这一要素从西方历史中挖掘出来。因此在研究中国海权问题的同时,不能忽视马汉的历史学家角色,应该把对马汉的史学研究纳入到中国海权问题的研究中来。

[1]王荣国.严复海权思想初探[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7.

[2]皮明勇.抗日战争前后中国海军学术述论[J].军事历史研究,1994(3):102-104.

[3]张光毅.马汉的海军战略思想——海权战略论形成的历史背景[J].海军学术交流,1987(3):49.

[4]郭武.马汉海军战略思想的基本观点[J].海军学术研究,1988(2):12.

[5]班锡义.对马汉《海军战略》之剖析[J].海军学术研究,1985(5):9.

[6]冯承柏,李元良.马汉的海上实力论[J].历史研究,1978(2):75.

[7]张宗涛.马汉及其“海权理论”[J].军事历史,1993(6):42.

[8]贾.美国海军崛起的助推剂——评马汉的海权理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07.

[9]肖德芳.马汉理论与美日海上战略演变[J].宜宾师专学报,1993(3):71-72.

[10]甘振军.浅析西方近现代海权理论及其历史演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6):73.

[11]邓碧波,孙爱平.马汉海权理论的形成及其影响[J].军事历史,2008(6):42-43.

[12]张晓林,刘一健.马汉与《海上力量对历史的影响》[J].军事历史研究,1995(3):121.

[13]李华锋.论西方地缘政治思想演变的进程和特点[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

[14]刘中民,黎兴亚.地缘政治理论中的海权问题研究——从马汉的海权理论到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J].太平洋学报,2006(7):36.

[15]吴征宇.海权的影响及其限度[J].国际政治研究,2008(2):98.

[16]梅然.中心——侧翼理论:解释大国兴衰的新地缘政治模式[J].国际政治研究,2007(1):81.

[17]陈彤.回归地理特性探讨海权本质[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2):52-53.

[18]刘永涛.马汉及其“海权”理论[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73.

[19]张健.马汉海权理论的海洋文化特征[N].中国海洋报,2008-06-20(4).

[20]司美丽.马汉与美国的海外扩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85.

[21]时平.孙中山海权思想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8(1):77-78.

[22]史春林.陈独秀海权观初探[J].安徽史学,2005(3):108-111.

[23]曹敏华.陈绍宽海防思想简论[J].福建论坛,2003(5):95-97.

[24]孙兴杰.美国现代海权的兴起(1890-1903)[D].长春:吉林大学,2008:12,17.

[25]程前光.马汉的海权理论及对二战前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D].济南:山东大学,2009:54.

[26]王生荣.海权理论”鼻祖马汉[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1.

[27]陈舟,邓碧波.马汉[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1.

猜你喜欢

马汉海权学界
学界亮点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甲午战争与中国海权
业界·学界“微天下”
业界·学界:“微天下”
业界·学界“微天下”
马汉“海上实力理论”简述
美国的“陆军马汉”厄普顿
马汉及其『海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