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实际 切实改善金融服务水平

2013-08-15中国人民银行贡山县支行

时代金融 2013年2期
关键词:贡山独龙江惠农

中国人民银行贡山县支行

(中国人民银行贡山县支行,云南 怒江 673500)

一、贡山县基本情况

贡山县东连迪庆州,南与本州福贡县相接,西邻缅甸,北接西藏,怒江、独龙江纵贯切割形成两大纵谷区,国境线长达172公里,全县总面积4506平方公里均为高山峡谷地貌,现辖3乡2镇(其中丙中洛镇于2012年10月撤乡建镇)242个自然村。截至2011年底,全县农业人口29838人,占全县总人口数的82.7%;少数民族人口34768人,占全县总人口数的96.3%。贡山县贫困问题突出、民族情况复杂、边境问题特殊、山区型“三农”问题典型、资源开发水平有限,因此贡山县“一创两建”工作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复杂性,如何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三农”是人行贡山县支行长期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极大挑战。

二、主要做法

(一)深入调研,明确工作落实点

在贡山县怒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金融业发展滞后,2010年前,县内普拉底乡、捧打乡、丙中洛乡、独龙江乡4个乡无任何金融网点,每星期一次的集市是县里主要交易市场,“以物换物”仍是较常用的一种交易方式。由于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群众存取款及补贴兑付十分困难,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在任务重、时间紧、人员少的情况下,支行数次深入金融缺失的独龙江乡进行调研,撰写《对独龙江经济金融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独龙江信用社营业网点设立的可行性分析》、《至今没有金融服务的民族——独龙族》等多篇调研文章,切实反映了独龙族人民的金融缺失问题,引起了上级行、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为金融服务再回独龙江打下了基础。经多方努力,2010年11月,贡山县信用社建社以来的县内第一个乡镇金融网点——独龙江乡农村信用社挂牌营业,解决了独龙江乡农村金融服务缺失7年的问题,有助于“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项目的实施。同年12月,信用社简易流动网点在捧当乡、丙中洛乡、普拉底乡建立,填补了4个乡金融服务的空白,实现了金融服务网点乡镇全覆盖。

(二)周密部署,及早落实惠农支付服务工作

2010年11月,昆明中支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广云南省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的通知》(昆银发[2010]292)文件引起了支行领导高度重视,支行立即行动,及时召开行务会安排部署惠农支付工作基本事项。2011年1月20日组织辖内各金融机构召开“惠农支付的推广事项专题研究会议”,制定了《人行贡山县支行辖惠农服务业务推广方案》,要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各自征集惠农支付推广方案,并结合实际指导使其适当修改完善。

针对我县广大农村地区以现金结算为单一支付结算手段的县情,支行决定以着眼长远、分期规划为原则,分层次、分步骤推进,先期选择条件好的村镇进行试点,在取得效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的工作方案。在“惠农支付”工作开展中,支行坚持进行前期考察和后续跟踪的调研,全程参与支付网点建设、推广、反馈工作,根据实时动态和存在问题,督促指导金融机构改进工作方法,与银联公司联系优化金融设备的服务功能。2011年7月,支行组织举行了“惠农支付服务”商户授牌仪式,并进行大规模、全覆盖宣传,先期14家商户设立为惠农支付服务网点,网点覆盖三乡一镇,受惠农户达6446户,占全县总农户数的76.1%,惠及人口达24448人,占全县乡村人口的85.1%。当时,贡山县惠农支付网点占据全省的13%,农行贡山县支行是全州首家开通此项业务的金融机构。

(三)多举措宣传,普及当代支付结算知识

支行牵头组织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成立宣传小组,在乡政府和村委会的协助下,来到惠农支付特约商户所在地,站在农民群众的角度,从节约成本、方便快捷和安全高效等方面进行非现金结算工具宣传。选择各乡镇人员密集的“街子天”,充分利用横标、宣传手册、海报、广播和电视等宣传载体,使用汉语、傈僳语、独龙话、怒话等多种语言,面向农村广泛宣传。截至2012年11月底,共发放宣传手册900余份,悬挂横标11幅,粘贴宣传海报60余份,提供惠农知识咨询400余次。针对农村地区居民素质整体偏低、金融知识缺乏的实际,“手把手”教导商户使用支付结算工具常识和操作技巧。2012年7月7日,怒江中支党委书记、行长叶映辉在贡山支行和县、乡政府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到捧打乡迪麻洛村惠农支付服务点进行调研,并亲自给商户做刷卡消费流程示范。

三、取得的成效

(一)少数民族集居乡农村金融服务网点“零”突破

目前,县内共设固定金融服务营业网点4个,流动金融服务营业网点3个,打破乡镇金融缺失局面,独龙江乡信用社营业网点正在进行并网业务测试运行,丙中洛镇信用社网点基建项目已竣工即将开业。贡山县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三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对全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实现乡村惠农支付服务网点“广”覆盖

惠农支付业务开通运行以来,原本当地群众办金融业务要花一天时间过溜索、搭便车、在县城花钱吃早饭的困境得以改善,农民“人不出村,足不出户”便可在自家门口享受到取现、转账、消费、查询、领取政府补贴等多项金融服务,降低了业务办理的成本和风险,社会综合效益不断显现,得到当地群众的赞誉和欢迎。截至2012年11月末,贡山县共设立惠农支付点30个,分别设在县内20个村委会,乡镇惠农支付服务点覆盖率达80%,受惠人口率达83.95%。仅2012年1至7月,累计发生消费590笔,金额42.98万元;取款5279笔,金额257.73万元;缴费1535笔,金额4.15万元;转账90笔,金额8.52万元;转账查询625笔;服务农户7000余户,占全县总农户数的80.1%,覆盖人口达2.59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86.73%。对独龙江乡的惠农支付建设,现已纳入规划,待下一步独龙江隧道竣工后,将惠农支付点覆盖全乡各村,即时将进一步改善独龙族聚居地区的支付环境。

(三)自助设备发挥“大”作用

在贡山县少数民族以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在山区,利用ATM机、POS终端等金融自助设备为人口较少民族提供成本低廉、方便快捷的金融支付服务,可满足人口较少民族基本的金融服务需求。贡山支行积极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现代布设及升级化支付设备,使金融服务硬件环境得到优化。2009年在贡山县投放第一台POS机,实现边少民族聚居地银行卡刷卡消费“零”的突破,截至2012年10月末,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共安装POS机96台(惠农POS机30台,一般POS机66台)。同年11月,支行督促辖内商业银行完成了7台固定智能自助支付设备的升级改造工作,涉及“无折无卡存款”业务、金融IC卡兼容技术改造等内容,从而进一步改善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支付环境。截至2012年10月末,贡山县境内ATM机本年累计发生业务约为22万笔,总交易金额约为23000万元,为广大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的金融服务。

几年来,贡山支行积极“一创两建”工作,着力于金融支持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具有贡山特色的建设新路子,将金融服务送到各乡镇、村落,从而使县内支付环境尤其是农村支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切实改善了本县农村金融服务缺失或金融服务不完善的状况。

猜你喜欢

贡山独龙江惠农
科普惠农 晋农优选
云南贡山县6~80岁独龙族居民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惠农直播间 美好在身边
这个叫“贡山”的岛,你爱了吗?
12316惠农短信
浅析贡山县白山药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
今日独龙江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在独龙江调研时盛赞独龙江
——人间天堂独龙江
我的独龙江记忆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