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贽美学思想的现代教育意义分析

2013-08-15高千秋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李贽美学个体

高千秋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我国现代教育已建立起完善的体系,大大推动了社会的进程,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不可低估的力量。但与此同时,问题也随处可见。如偏重于知识传授,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不足,压制了学生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缺乏个性,缺乏必要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学生诚信问题、心理问题等日益严重。现代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李贽以“童心说”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博大精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生了社会生活、文艺美学的审美流变,而且对于改变现代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尊重个性,高扬审美“主体性”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引发了审美风尚的转变。古典美学从群体、伦理中跻身出来,开始关注寻常个体,把平常人作为审美的主体,突出表现为对个体情感、需求等多方面的充分尊重与重视。当时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官方意识形态对个性、个体的压抑与控制可谓达到了顶峰,而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发展强烈要求冲破封建伦理道德的牢笼。李贽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提出为人学的文学,并倡导将审美主体作为最高本体,体现出对个体、个性的尊重。周来祥先生认为李贽对于审美主体性的高扬有力助推了明末清初的审美流变,对其在中国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

李贽对审美 “主体性”的高倡主要体现在对个体的强调、对个体的尊重上。李贽认为,每个人生来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作用,立足于个体原则,对孔子的权威进行了大胆否定。他还主张“士贵为己,务自适”。他认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不是他人的复制,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为自己的特色,社会也应该尊重个体人的独特之处,把主体与个性的价值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针对审美主体,李贽还提出了“不庇于人”的主张。大力讽刺了当时社会中时时处处皆“庇于人”的社会现象,在家庇于父母,出外庇于长官,人没有了独立性与个性,都庇荫于封建宗法与森严的等级制度而存在。李贽强调审美主体应从封建礼教、程朱理学对群体性、伦理性的过度宣扬与束缚中解脱出来,作为独特的个体,彰显个体魅力与特色,把个体作为一切行动的主导与主宰,把人的主体性意识充分调动和发扬出来。

李贽无论强调主体的价值,还是强调不庇于人,实际上都突出了个体原则,体现了对个性的尊重,对审美“主体性”的高扬,这一点对现代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代的教育模式通常是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与主体性,忽视了学生作为个体应有的特性。“一言堂”、“满堂灌”或“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流地位,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是被动的、消极的,教学效果可见一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这需要转换教育思想,改变旧有的教育理念,变革现今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方法,改变教师为主体代之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生作为教育环节的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求新、求变的审美取向

李贽作为彻底的“异端”思想家,不畏于理学正统,敢于打破千百年相沿之是非,独抒胸臆,充分体现出他求新、求变的审美取向。

李贽反对文体高低贵贱之分,他主张所有文体都是平等的,所谓文体的大雅与大俗都是不科学的评价,他把小说与史书同等对待,对附庸于封建礼法道德的文坛逆流极力抵制,并大力推崇《拜月》、《西厢》。李贽对文体的评价与时代的发展相切合,反映了进步的民主思想与启蒙意识。李贽所认为的天下最好的五大部文章,完全打破了理学正统的固有审美观,展现了他新颖、独特的审美取向。

李贽在为文方面,更是不拘一格,迥异于正统雅文学。所作杂文,形式多样写法多样,内容各异,改变了原有散文的创作模式,为散文的改革发展开辟了一番新天地。在传统雅文学看来,李贽所倡导的文学风气是无法容忍的,但李贽不顾这些,勇于抛弃旧有的审美观,敢于同正统文学叫板,并身体力行,无论从审美观念还是创作实践上来看,都善于求新、求异。

李贽求新、求变的这种审美取向对现代教育来说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现代教育的格式化、人才培养的固定模式化倾向严重,轻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过多重视学生知识灌输与积累,导致学生“惟师”、“惟书”思想严重,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学界很多专家也不断呼吁,现在培养的学生缺乏创造力,创新意识淡薄,思维僵硬、呆板,思路狭隘,例如学术的剽窃抄袭现象等。

十七大报告明确将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首位。这对于教育事业来说,培养学生的求新、求变的这种创新能力尤为重要,直接关乎国家发展进步,关乎整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

李贽在审美观念与审美取向上所体现出的创造性、新颖性,促生了审美新思潮与文学新风尚,可谓明代文艺美学思潮中的奇葩,无论理论还是创作方面都对后世的文艺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于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指导价值,应借鉴其审美思维的异同性,将其求新、求变的思维模式应用于人才培养工作中来。

三、求真、主情的审美追求

李贽为人为文都以“真”、“情”为主基调,充分体现了求真、主情的审美追求。

李贽从理论的高度与深度全面阐释了他对于“真”的追求,这一追求在“童心说”中得到了完美体现,也被称为是李贽对“真”的绝唱,影响深远。他认为童心就是真心,人最初的本心,如果失去了真心,人也将不再是最初意义上的人。在文学批评史上和美学史上,李贽第一个旗帜鲜明的把“童心”作为文艺创作与批评的重要标准与尺度,同时,也将“童心”作为为人的最根本之处。

创作方面,李贽提倡“发愤说”,在《忠义水浒传序》中详细阐述了他的这一观点。他认为创作过程应该是个性情感的宣泄和解放,强调对愤懑之情的宣泄。

在《读律肤说》中,他主张自然为文,认为作品应该表现自然的人,应把人所具有的七情六欲坦诚展现,对自己的情感进行真实描绘,这样的作品才能体现文艺作品的根本意义与价值。相反,“牵合矫强而致”的作品则违反了美学的本义。抒发真情感,展现真性情,表露真个性,才是美学的最高境界,李贽的这种创作观完全打破了传统的以伦理观念作为艺术法则的观点。李贽不仅在作品的创作与赏析方面突出展现了他对真与情性的追求,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个真正的身体力行者,在待人接物、交友等多个方面都有所体现。

李贽求真、主情的审美追求对于现代教育的诚信问题、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等具有积极意义。现代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学生不尊重客观现实,不讲诚信,撒谎、作弊、造假等现象严重,诚信意识的缺失越来越备受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也是受冷落的一个环节,教育过程中过多注重于书面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熏陶与培养,不关注学生的内心,不能够合理的疏导学生情绪,忽视了健全人格的培养,导致学生情感问题、心理问题严重。一件件惨剧的发生令人瞠目结舌,应该引起我们对教育改革的高度重视。通过教育,不仅要培养出具有较高智商的人才,更应该培养出具有正常心理,具有健全人格,具有较高情商的人才。如此,才真正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终极。李贽对真与情的感触与追求,在学生的行为教育、情感教育与心理教育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思路。

[1]《焚书·续焚书》,李贽,中华书局,1974 年

[2]《中国美学主潮》,周来祥,山大出版社,1992年6月

[3]《中国美学思想史》,敏泽,齐鲁书社,1989 年

[4]《李贽的文艺美学思想》,卞尊昌,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6月

猜你喜欢

李贽美学个体
盘中的意式美学
李贽之死新探
——以黄麻士绅纠葛为中心的讨论
发潜德于快悦,出谨肃以春和
——《李贽学谱(附焦竑学谱)》评介
外婆的美学
李贽与大同不了情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李贽辞官的心路历程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