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2013-08-15孙国伟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文明人类生态

孙国伟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 济南 250103)

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到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表明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达到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人类文明先进成果的积极吸收和对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大力弘扬,更是一个对科学社会主义理念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刻认识这一理论创新,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四个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战略性指导意义。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的内涵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和[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就要求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的文明,但这种发展更强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等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文明形态,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恰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正体现了生态文明战略建设的基本方法,即要求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管理文明等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和多个层次建设内容的统筹兼顾。

生态文明既是一种路径,也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发展理念。它是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必须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的必然结果。从我们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党一直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将“生态文明”写进党代表大会的报告,这可以看做是党在十七大的重要理论创新之一。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升华了生态文明的地位,“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3]。党的十八大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列成章,更加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地位,这是我们党社会主义建设和执政理念的又一次升华,宣示了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理念,彰显了我们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念不动摇。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到“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引领,再到“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思路,十八大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显然超脱了单纯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狭义范畴,已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社会主义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展现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后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

二、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

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升,人类活动也逐渐趋于理性。原始文明时代,人类要依赖集体的力量方能生存,生产活动主要是狩猎或采集果实,人崇拜自然,与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呈协同进化的关系,大致属于原始的“绿色文明”阶段。随着人类步入农业文明时代,生产活动也由以利用自然为主逐步向改造自然转变。但人类的活动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如果改造自然活动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人类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一些古老文明,比如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古代印度恒河文明和美洲玛雅等文明的湮灭,就与人类的过度垦荒、过度放牧和盲目灌溉等农业生产活动有关。

以1861年珍妮纺织机的出现为标志,英国开启了人类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社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马克思、恩格斯在全面研究自然、人与社会的演变历史及其相互关系时写道,“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自然是人类生存和表现自我的基本条件”[4]。可见,劳动使人们以一定方式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而社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把人与人、人与自然联系在一起。人类通过自然,不仅满足了生存需求,还创造了财富;同时也使自然界发生变化,诸如植树造林改善了环境,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使得环境被污染。前者是人类活动的正外部性,收到“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效果,后者则是负的外部性,排污者转嫁了污染物治理的成本。人类作用于自然,自然会反作用于人类。

工业革命后,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达到空前规模。另一方面,自然资源的供应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逐步制约着经济的增长,以20世纪“八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污染事件、多诺拉污染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以及富山、四日米糠油等有害气体与毒物公害事件)等为代表的污染典型,极大地损害了公众的健康。从此,人类生态文明史上增添了许多里程碑: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1971年,芭芭拉·沃德等人提交人类环境会议的背景报告——《只有一个地球》,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同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人类环境宣言》,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里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的里约环发大会通过《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文件。此后,实现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各国共识。2002年南非可持续发展大会和2012年联合国“里约+20”会议召开等等。所有这些,均期望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人类迈入现代文明社会。

伴随着人类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发达国家在寻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科学之路上,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形成了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环境政策管实管细、把生态建设上升为社会责任、建立配套的考核机制、大力发展循环、低碳、绿色经济等。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逐渐采用多种环境政策保护生态环境,包括环境税、生态补偿、排污收费和排污权交易等。把生态补偿作为环境保护的一种选择,化解了很多潜在的矛盾,另外,在能源战略上,美国通过财政手段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鼓励节能减排。[5]德国自二战后发展重工业和制造业以来,由于引入并实施了强制性的控制政策,把循环树立成社会责任,环境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获得显著改善,德国已经是一个环境非常秀美的国家。日本自1993年颁布和实施《环境基本法》以来,实施了很多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其在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建设低碳社会,循环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新能源产业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三、我国生态文明观继承了中华文明的传统智慧

我国生态文明观的特色和优势是充分吸收了中国自己固有文化中的天人和谐思想。中国古代的天人和谐思想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既改造自然,又要顺应自然;既不屈从自然,又不破坏自然。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也不是奴隶,而是大自然的朋友,要融入到大自然造化养育万物的活动中。

以儒释道为中心的中华文明,蕴含着深刻的天人和谐思想和生态伦理智慧,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传承和发扬光大。《周易》中“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所在。德是中国儒家关于生态环境的认识精髓,儒家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有机联系和有机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体现了人本价值取向。“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是儒家德政的具体主张。

中国道家在生态环境方面的认识精髓是顺应自然规律,并通过敬畏自然来完善自我。道家强调最高准则是人尊重自然,要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把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的这种境界称为“物化”,即主客体的融合。这种追求超越物欲,肯定物我融合的自觉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佛教关于生态环境的认识精髓是慈爱,认为众生平等,世间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一切生命既是自身,又包含他物,善待他物即是善待自身。从善待万物角度出发,佛教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并通过利他主义实现自身价值。

在人类社会步入文明时代后,我们仍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全球人口超过70亿、技术突飞猛进、财富成倍增长、海量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我们不仅要传承“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耕地保护、勤俭持家的节约理念等精髓,还要学习古人通过制度保护环境的做法。《逸周书》中写:“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又如“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即通过立法对不爱护公共卫生的行为处以重罚,也是中华传统文明中的组成部分。[6]

四、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只有发展,人类才能进入文明社会;只有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才会有生态文明。换言之,生态文明不仅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我们延续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那么自然资源供应不足,环境容纳压力增大,发展就会难以为继。所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今天,发展确实是硬道理,但硬是发展没道理。

纵观世界文明史,工业文明并不排斥农业文明,继工业文明之后农业文明依然存在;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的高级阶段,与工业文明并不对立。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们不能到工业化完成后再建设生态文明,资源环境条件等客观现实也不允许我国走粗放的发展道路,我们要用先进理念引导发展。从实践上看,1998年长江全流域洪水之后,我国就启动了退田还湖、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并已取得初步成效。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之一,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从行动上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表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剧增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须知,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靠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加剧困境。唯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化逆为顺,方能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核心价值。当十八大报告中鲜明地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布局中时,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战略性高度,这无疑是我党在继承、融合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1]李君如、严书翰、叶庆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240页.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光明日报,2007-10-25.

[3]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N].人民日报,2012-11-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374-375.

[5]袁永波.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经验[J].今日浙江,2010(11).

[6]靳凤林,领导干部伦理课十三讲[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308.

猜你喜欢

文明人类生态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