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郊新市民群体幸福感提高策略探析

2013-08-15王春华

河南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幸福感市民群体

王春华 陈 斌 曾 燕

(赣南医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农民的土地被征用,房屋被拆迁,由政府统一安置汇聚在市区的某一域,从而形成了一个以返迁农民为主体的新市民群体。对城郊新市民群体的幸福感进行了解,从而提出相关的提高策略,对提高新市民的生活水平和整体幸福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城郊新市民群体幸福感现状

幸福感是反映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是通过人们把现有的客观条件和现有的需求价值等因素综合起来,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引发对人们自身的现状和今后发展的思考的一种心理体验。如今,城郊新市民群体队伍越来越庞大,因此,了解这一群体队伍的幸福感对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在理论上和实践价值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水南新村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城郊新市民群体的幸福感明显低于普通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普遍认为幸福感程度不高,具体归结如下。

第一,城郊新市民群体有着较为强烈的怀旧情结。水南新村是我国推行城镇化进程的成果,也是促使人们整体生活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一类人类聚居地。与原有的普通市民相比,新市民群体在文化特质、生活习俗、交际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还没有跟上普通市民的步伐。有的新市民已经习惯了原有的慢节奏的农村生活,在面临城市生活带给他们的快节奏生活环境和各种挑战都使他们感到不适应。虽然他们在户籍关系和居住地上发生了变化,但是很多新市民并不感到幸福,对乡土生活的怀念程度比较强烈。

第二,由于缺乏对自身市民身份的认同,从而使幸福感降低。在实地的调查过程中发现,水南新村的村民转为新市民后,在生活方式上有了一定的改变,但在思想观念方面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很多新市民仍然认为自己和原先的普通市民仍存在较大的差别。最直接的表现在,新市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没有普通市民高,新市民群体的收入水平没有普通市民的高。甚至他们的子女在教育保障方面都没有普通市民的强。多方面综合对比之下,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缺乏在城市里生活工作所必须的技能。较低的教育水平难以满足城市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从而多数新市民依然从事比较重体力活,或者承担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因而他们总体收入水平较普通市民的低。较低的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使得新市民群体的社会信心大大降低,使他们认为在城市中难以获得富足的生活。因而没有很认同自身的城市居民的新身份,幸福感而比较低。

第三,配套生活娱乐设施和主题娱乐活动少,幸福感程度不高。政府按照国家政策,给新市民们进行了补贴,并在住房上给予大力的支持,不少新市民家庭拥有几层楼的房子,在居住条件上甚至比普通市民的还要好。但是政府在供新市民健身娱乐方面的活动和配套设施少,主题娱乐活动开展少,使部分新市民感觉生活比较枯燥乏味,精神失去寄托。这使得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有的新市民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不公平和不满情绪。加上新市民受教育水平总体较低,在缺少精神合理寄托情况下,往往选择将补贴款用于赌博,以消磨时间,有的甚至输光了政府的补贴款,将来的生活没有着落。从这些方面来看,城郊新市民群体的整体幸福感不强。

2 提高城郊新市民群体幸福感策略

2.1 合理评价城郊新市民群体的劳动价值,逐步提高其工资待遇

这些新市民群体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政府和社会应给予他们更多的重视和支持,通过举行各种各样的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竞争力,主动了解新市民的工作状态,更为重要的是督促驻地企业及时足额发放新市民的工资,不断改善新市民的工资待遇,做到不拖欠,使新市民感受到被重视,获得成功的喜悦,使新市民家庭经济收入有保障,家庭和谐温馨,促进新市民群体幸福感的提高。

2.2 增设健身娱乐配套设施,重视新市民群体的文化氛围培养

给新市民创设稳定而优美的居住环境,则需要政府加大对城郊新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道路畅通,干净整洁,做好居住环境的绿化工作,并增设健身娱乐设施,例如室外建设器材,开设乒乓球室等,丰富新市民的业余生活。通过这些来促进新市民在居住环境上适应城市生活,在业余时间融入城市生活,体验城市生活的方便快捷,加快对身份的认同。

政府或者团体组织开展与文化素养相关的主题活动,例如文化培训活动、文娱汇演活动、科技文化展览等活动。另外,在文化氛围培养过程中应注意发挥城郊新村当地的文化优势,开展多层次的社区文化活动,并且注意结合新市民的自身问题,通过社区活动来促使他们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改掉赌博娱乐等陋习。于此同时需注意社区文化应贴近新市民生活,能引起共鸣,真正做到吸引新市民的广泛参与,才能发挥举办社会文化活动的作用,从而助于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提升新市民群体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

2.3 增加对城郊新市民群体的社会支持

增加对城郊新市民群体的社会支持,要求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保障新市民公平享有教育保障权利和享有使用公共服务系统的权利。如提高对新市民子女的义务教育工作保障的重视度,根据情况适当减免教育费用;做好新市民的养老保险工作。另外,社区可以主动通过文艺汇演、体育活动比赛等进行交流,拉近新市民与普通市民的心理距离。农业单位或者城市企业应主动提供新市民力所能及的工作岗位,承担起帮助新市民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责任。其他的社会组织和群体也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与政府、社区、农业单位、城市企业等共同努力在各个层面上帮助新市民群体建设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使新市民在物质上、精神上得到直接的重视和关心帮助,尊重他们,赢得他们良好的情感体验。

3 小结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如何做好新市民群体的生活质量保障工作是提升他们幸福感的直接影响因素。因此,不应局限于以上策略,还应针对不同地方的新市民群体的具体特点制定灵活的提高幸福感策略,才能真正促进全民族和我国整体区域人们幸福感的提高。

猜你喜欢

幸福感市民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意义”的问题所在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