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县中小河流治理成效与经验

2013-08-15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河势盘县河床

陈 琴

(贵州省盘县水利局,贵州 盘县 553537)

1 盘县基本情况

盘县地理位置为:N25°19'36″~N26°17'36″,E104°17'46″~E104°57'46″,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市西南部,是连接贵州省与云南省的关键纽带。盘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辖区,总人口共计120万,少数民族涵盖了布依族、苗族、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共计15万余人。

2 盘县中小河流现状

盘县中小河流现状主要为:分布范围广、分散、支沟众多、季节性洪水明显;管理现状主要为:采用分段分散管理方式,缺乏统一性,管理单位以乡(镇)主为,村委管理为辅。

治理现状为:河流上游及下游的治理标准存在显著的差异,使得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严重缺失、不均衡。

盘县辖区内中小河流众多,主要特点为:

1)河流坡降陡。

2)河流弯度大。

3)地表径流流速快。

4)河流回流时间短。

5)多为季节性河流。

6)绝大部分河流所依附河床结构不够稳定。

7)河流因流域生态水土流失严重,含泥沙量多。

受到上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盘县辖区内由中小河流所引发的危害极为突出。洪峰来时汇集至主河道,导致河道两岸受到交错型的冲刷影响,对周边农田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长此以往,进而导致耕地面积显著降低,由此所导致的直接性与间接性经济损失代价惨重。因此,盘县内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是十分有重要意义和必要的[1-3]。

3 盘县已治理已治理及计划治理的小河流

从2009—2012年,盘县共治理中小河流共6 条,治理长度12 km,保护人口4.13万人,保护城镇1.8 km2,保护农田2.3 km。共投资4 357万元。已治理的河流在2012年的洪水中,及时泄洪,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保护了农田作物不受水淹,同时由于两岸及上游植被的保护,减少了泥沙下泄量和水土流失量,水中含泥量减少,增加了河水利用率,减少了原来引用山泉水量,山泉水用于其它,综合效益显著。

2013年度,盘县仍将极开展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2013年计划开展8 条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总投资额为6 917万元。

4 盘县中小河流治理经验分析

包括灾害原因分析、治理措施分析两个方面:

4.1 灾害原因

盘县中小河流灾害问题突出的最直接原因在于以下3个方面:

1)山上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不断加剧,河床呈现出抬高、且加宽的趋势,导致河水出槽漫地。

2)中小河流河床两侧土壤土质以沙壤土为主。而沙壤土土壤的抗冲刷能力较低,再加上河床两侧缺乏必要的工程措施保护,且植被覆盖率较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冲刷坍岸现象的发生率。

3)有关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投入较少,工程建设不够到位,且工程项目配套设施有所缺乏,未能够形成中小河流的综合性防御与治理能力。而盘县政府部门也正是明确了上述中小河流灾害的形成机制,才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理成效。

结合现阶段的发展经验来看,在盘县有关中小河流的治理过程中,有以下6 点经验值得分享与借鉴。

4.2 治理措施

包括清淤筑堤措施分析、筑堤措施分析、险段加固措施分析、调整河势措施分析、生物建设措施分析和水土保持措施分析6个方面:

4.2.1 清淤筑堤措施分析

针对盘县辖区内已存在的河堤河流的发展现状来看,最为突出的问题就在于:绝大部分中小河流的堤防标准偏低。在有关中小河流的治理过程中,需要结合河道清淤筑堤的措施,实现对河道行洪能力的合理加高与增大处理。

若在上述措施作用之下,若无法达到相应的行洪标准,则需要在退堤处理的基础之上,针对河道堤坝进行重新修筑处理。

此过程中,还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清淤筑堤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避免与中小河流流向相争,防止筑堤过程中对河流行洪性能力产生不良影响,由此确保河道两侧堤防的安全性与结构稳定性。

4.2.2 筑堤措施分析

对于盘县辖区内存在的宽浅式且无河堤河道而言,受到河床已产生抬高以及加宽的作用影响,已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地上河”现象。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中小河流的治理过程中,需要确定的基本治理思路:

4.2.2.1 思路

包括2个方面:

1)约束河流两侧河道。

2)固沙成堤。

结合实际经验来看,需要按照中小河流河段主流流向,严格参照行洪能力,确定河流对应的河床宽度。

4.2.2.2 措施

包括以下5个方面:

1)采取人工方式配合机械方式,针对中小河流河底泥沙进行彻底清洗处理。

2)面向河流两侧修筑矮堤(修筑宽度单次为3 m,高度为1 m)。

3)配合在河流两侧修筑2 a龄柳树(修筑行为4~6 行)。

4)河流流向弯度较大且易冲为主需要采取设置石笼的方式,对其进行镇脚处理。

5)配合河流两侧河道柳树成长周期,在矮堤基础上进一步对河堤进行加厚、加宽处理,按照此种方式形成初堤及河床。

按照上述综合措施的应用,直至达到预期堤防高度之后,实现整体性的封堤处理,河堤外部重新进行开垦复耕处理,由此达到对中小河流进行综合治理的目的。

4.2.3 险段加固措施分析

针对盘县辖区内存在险段的河道需进行特殊性治理。此过程中,应当采取的直流措施为:借助于石笼进行镇脚处理。与此同时,配合采取块石进行局部性护坡处理。按照上述措施的相互配合,达到除险加固的目的。

4.2.4 调整河势措施分析

针对盘县辖区内存在的弯曲度较大的河流河段而言,在河流治理的过程中需修筑一部分石笼及碎石丁顺坝。按照此种方式,达到调整河势的目的。实践证明,通过修丁顺坝调整河势的方式,具有良好的经济优势。

但在采取此种方式进行中小河流治理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选取好相应的角度,兼顾对河流河道两岸的河势调整处理,最大限度的保障顺坝长短的合理性,最大限度避免对岸河势产生不良影响。

4.2.5 生物建设措施分析

在针对中小河流进行综合治理过程中,不但需要采取工程措施,但同时也需要涉及到一定的生物措施。结合盘县辖区中小河流的实际情况来看,需要采取打桩编柳、插栽柳树的方式,确保对这部分中小河流的护堤固岸处理。

在此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工程治理措施仅仅是暂时性,但是植物护岸治理措施才是确保中小河流治理有效与可靠的关键与根本所在。

4.2.6 水土保持措施分析

结合盘县辖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受到河道拓宽因素及河床抬高趋势的影响,导致这部分中小河流河床两侧的农田受到了极为不利的影响[4-5]。

分析产生此种现象的最主要因素在于:上游山体植被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问题极为严重。针对此项实际情况来看,需要采取河流治理与山体治理相互配合的方式,着眼于对水资源的合理保护,防止河流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产生泥沙俱下的现象,以上游河流治理为前提,确保对下游河流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根治。

5 盘县中小河流治理措施

对盘县中小河流的治理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在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的均衡,服从中小河流流域的总体性规划,确保统筹安排。

在盘县辖区有关中小河流的治理过程当中,需要通过采取以下6个措施:

1)清淤筑堤。

2)推河筑堤。

3)险段加固。

4)调整河势。

5)生物建设。

6)水土保持。

上述这6 项措施的合理应用,确保能够结合盘县辖区中小河流实际情况,实现对中小河流的有效且妥善治理[6-7]。

6 结语

总之,通过盘县3 a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实践,对有关盘县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总结,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规划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为盘县中小河流治理打好基础。

[1]陆兵.认清形势 履行职责 全力以赴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在全省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水利天地,2011 (09):4-7.

[2]王静,鲁红梅,张荣,等.城市化初期河流治理背景下区域开发SWO 分析—以泸灞生态区房地产开发为例[J].地下水,2011,33(03):145-147.

[3]何姗,代娟,王家生,等.浅论城市河流治理与生态修复的理论与方法[C]//中国水环境论坛暨第三届全国水体富营养化控制与水生态修复高级研讨会论文集,2012.

[4]杜莉艳,吴秀民.水土保持措施对减轻洪涝灾害的作用[J].水土保持研究,1999,6(S1):25-27.

[5]穆兴民,王飞,李靖,高鹏,徐学选,王炜.水土保持措施对河川径流影响的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通报,2004,24(03):73-78.

[6]孟煜恒,赵欣.山区中小河流治理措施的分析与探讨[J].科技资讯,2013(01):147.

[7]王景志,朱文.山区中小河流治理措施的探讨[J].吉林水利,2008(08):59-60.

猜你喜欢

河势盘县河床
深水浅覆盖层倾斜岩面河床围堰设计及应用
任弼时与盘县会议
新乡黄河河务局用无人机查勘黄河河势
倒运海水道近年河床演变分析
盘县下屯水电站施工技术措施分析
六盘水:盘县1月份税收实现高增长
盘县老年门球队在协作赛上获第一名
长江口长兴水道潘石港附近岸线利用分析
ArcGIS在河床冲淤量分析中的应用
缱绻的回眸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