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森林灭火实战教学基地 推进学科专业研究

2013-08-15朴金波

森林防火 2013年2期
关键词:警种火场演练

朴金波

(武警警种学院,北京 102202)

武警总部首长提出警种部队现代化建设要走在全部队的前列,人才建设无疑是现代化建设中基础性、战略性内容。警种学院作为4个警种部队的唯一院校,是警种部队培养人才的主阵地。王司令对警种学院提出了“着眼培养合格人才、造就现代警种警官”的目标。目前,警种学院是国内外、军内外唯一设立森林灭火学科的高等院校。在警种学院的学科群中,森林灭火学科是积淀深厚、特色鲜明,致力于培养学员的“三个更加贴近”,即:贴近部队、贴近火场、贴近实战;提高“六种能力”,即:森林灭火组织训练能力、灭火战术实施能力、灭火技术运用能力、灭火装备使用和管理能力、安全扑救森林火灾和火场紧急避险能力、火灾现场组织指挥能力。为实现“三个更加贴近”和“六种能力”的教学目的,急需创建实战演练基地。

1 创建的必要性

森林灭火学科是专门为森林部队森林灭火作战设立的学科。该学科由林火基础理论、防护勤务、灭火技术、战术、装备、安全、组织指挥等专业课程组成。特别是森林灭火教学内容,需要大量实践性教学措施,解决学员在森林灭火作战中的难点问题,提高在森林中的灭火实战能力。

多年来我们采取把森林灭火课程引入火场,成功参与扑救数十起震惊全国的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虽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无论是从参战次数、经验积累、教学目的和学员在火场综合能力提高方面,还远远没有达到学员自己独当一面的程度。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虽然学院参加森林灭火作战较多,但对每个学员个体而言参战次数不足;二是学员在火场经历的复杂情况不够丰富;三是受当时火场环境条件影响,使用的战法种类少;四是每名学员都是以普通的战斗员身份参战,因此,没有独立思考和亲自指挥经历。为尽快解决上述问题,有效实现“三个更加贴近”以及提高“六种能力”,创建森林灭火实战演练基地是十分必要的。该基地将成为警种学院培养有很高森林灭火作战素养的一线指挥员实战演练基地,还可成为服务于全国森林灭火实战演练的培训中心,该基地的创建将是全球森林灭火指挥员培训模式创举,可以填补这一领域的世界空白。

2 建设内容分析

森林灭火实战演练基地,是培养森林灭火指挥员在复杂的多种因素耦合条件下,把握森林灭火行动规律,实施侦察、确定灭火技战术、部署兵力、定下决心、控制、调整和不间断指挥的全过程。建设内容包括以下5个基本功能和8个管控体系。

2.1 基本功能

具备三个培训班次,150~210人规模,可同时在基地驻训功能;多媒体教学和野外化、模拟化森林灭火实战演练功能;实施多种、多手段直接和间接灭火方法的功能;预测、预警、监测、监控功能;实施防护勤务功能。

2.2 管控体系

具备全方位、实时动态的数字化监控;火场信息感知及处理;通信指挥;野外点火控制;可控水网;阻隔路网;防护勤务设施;扑火技术装备供给、回收、维修、保养等8大体系。

2.3 具体内容

根据上述需求,应在森林灭火实战型演练基地内部设置指挥中心,指挥协调训练过程;数字化监控系统,监控训练过程和评估训练效果;多媒体教室和若干实景模拟训练场,用于实兵、实装、实战训练;供输水和储水设施体系,仿真模拟森林火灾现场和实施以水灭火实战训练;阻隔路网,将演练基地,分割为大小不等的若干个训练区域,实施阻隔灭火训练和循环使用模拟实战训练场地;森林防护勤务设施,用于模拟防护执勤实战训练;装备管护体系,供给灭火装备、回收、维修、保养;基地保障中心,提供季节性驻训教学后勤保障。

3 作用发挥

森林灭火学科的专业课程教学,应集中时间在基地实施驻训。驻训期间,可分为多媒体和野外模拟火场实战教学。通过改革教学模式,为专业课程教学提供实战模拟训练平台。

3.1 无缝链接平台作用

警种学院因受场地、设施、训练条件制约,实践性教学受到较大影响。长期以来,此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学员学到的知识,不能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得到实战性训练、体验和升华。如何把学员学到的理论真正转化为战斗力是任职教育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如能在实战演练基地进行实践性教学,就能彻底解决长期困扰森林灭火学科建设发展的瓶颈性难题。结合室内课,及时在模拟火场予以实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链接。

3.2 实战演练平台作用

(1)对抗性训练。在基地设置多个森林火灾实景模拟火场,在不同模拟火场组织不同难度、不同手段、不同技术、不同战术、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实战仿真训练,循序渐进增强人与火的对抗性训练,有效提高学员实战能力,可达到实战练兵和检验训练效果的目的。

(2)体验性训练。通过基地内管控体系,学员可以进行从单兵、到班、到分队的各不同层次的模拟指挥训练。能使没参加过森林灭火实战,没有亲自指挥过灭火作战行动的学员,身临其境地体验和指挥灭火作战,使受训者得到实战性的体验性训练。

(3)针对性训练。开展针对性训练是森林灭火学科中的最重要的训练原则,必须根据不同火场环境、不同任务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战训练,才能满足学员在未来森林灭火实战需求,达到学、训、战一致的效果。

3.3 考核评估平台作用

利用基地的全方位、实时动态的数字化监控体系,火场信息感知及处理系统和通信指挥体系,对每名学员森林灭火组织指挥能力、战术素养、技术运用、熟悉装备程度,及对安全扑救森林火灾方法与火场紧急避险措施等,做出准确判断和评估。

4 结论

创建森林灭火实战演练基地,实现理论与实战的无缝链接、实战演练和考核评估为一体的实战模拟训练教学平台,开展对抗性、体验性、针对性训练,使学员的理论知识与实战需求达到完美的无缝链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员对火场的驾驭能力,可有效推进森林灭火学科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

猜你喜欢

警种火场演练
首次演练
基于无人机进行火场搜救设备的研究设计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十二星座各适合哪个警种(下)
微博主:
未雨绸缪演练忙
我国行业警种发展的模型构想及其结构解析
我国行业警种的“融入式”发展模型研究
——基于湖南省(林业厅)森林警察发展现状调查
前方火灾,超人出动!
阅读理解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