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报纸时尚消费报道中女性形象的跨文化解读*

2013-08-15吴越民

关键词:新民晚报新闻报道时尚

吴越民

(浙江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一 引 言

在现代社会,消费行为也是一种文化行为。消费文化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为消费行为赋予某种意义,还需要一种更为强大的公共媒介来传播这种意义,使其成为共识。报纸时尚消费报道在内容上向女性读者传达这样的理念:你应该热爱生活,应该保持女性的魅力,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你的形象是可以改变的,只要通过恰当的修饰和美容、保养,你就可以具有女性的魅力。[1](P115)

文章主要对《人民日报》、《新民晚报》和《纽约时报》三家主流报纸中时尚消费新闻报道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与比较分析,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与女性有关的时尚消费新闻报道与传统性别文化、社会发展以及大众传媒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文章以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人民日报》、《新民晚报》、《纽约时报》为抽样框,进行概率抽样以形成有代表性的样本。其步骤是:第一,在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人民日报》、《新民晚报》、《纽约时报》这三家报纸总体中抽样(2008年1、3、5、7、9、11共六个月);第二,对样本中的性别意涵进行定量的总体描述;第三,根据定量统计结果,按照性别意涵进行分类,然后在各类别里选取若干性别意涵最为丰富、最具代表性的文章进行解读。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所以从发行的角度看,它代表了中国政府主流意识形态的坚持方向,也代表了中国政策自上而下传播的一种典型模式;从文本的特殊规范和既有角度来看,它严格贯彻着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领域的原则与方针,特别是对女性文化和性别平等观念的推广,带有浓郁的官方视角和既定的关注领域。《新民晚报》是中共上海市委直接领导的面向广大市民的综合性报纸,是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晚报,以都市新闻、海派文化、和谐社会小康人家为宗旨,在内容上力求可亲性、可近性、可信性、可读性。以其可靠的公信度和广泛的影响力,成为上海市民和海内外华文读者的知心朋友。《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是一份在美国纽约出版的报纸,在全世界发行,有相当的影响力。作为美国高级报纸/严肃刊物的代表,《纽约时报》长期以来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人民日报》2008年1、3、5、7、9、11月共6个月的新闻报道总数为14 606条,与女性有关的新闻报道为130条,占所有新闻报道总数的0.89%,其中与女性有关的时尚消费新闻为0条,而《新民晚报》2008年1、3、5、7、9、11月共6个月的新闻报道总数为39 111条,在所有的新闻报道中,与女性有关的新闻报道为1 775,所占比例为5%,其中与女性有关的时尚消费新闻为179条,在所有与女性有关的新闻报道中所占比例为10%。《纽约时报》2008年1、3、5、7、9、11月共6个月的新闻报道总数为23 920条,与女性有关的新闻报道为824条,占所有新闻报道总数的3.4%,其中与女性有关的时尚消费新闻为36条,在所有与女性有关的新闻报道中所占比例为4%。

二 《新民晚报》时尚消费报道中的女性形象

在《新民晚报》2008年1、3、5、7、9、11月社会新闻中,与女性有关的时尚消费新闻共计179条,在所有与女性有关的新闻报道中所占比例为10%。报道面涉及全球女性,不仅仅局限于国内。我们可以将上述报道分为以下几类:

1.时尚女性形象

这类报道共计10篇,约占6%,主要报道站在时尚前沿的“新新”女性,这其中有歌手、时装设计师,也有平民百姓,主要展现引领时尚潮流的当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展现自己美丽的形象,张扬自己的个性,从而使时尚消费成为一种现代的、个体的、主动的、浪漫的、激情的生命体验。

《新民晚报》(2008年5月9日)上以《另类女子范晓萱的时尚经》为题,报道了范晓萱年近三十之际,终于做回了自己,换上“怪异而叛逆的打扮”:“刺青”、“夸张眼影和眼线”、“唇边镶有钻钉”。她宣称现在的自己才是真我。被问及如何尽显时尚与个性时,范晓萱回应道“DIY”,经过“自己的创意和改造”后成为“独一无二的个性标签”。这篇报道不仅反映了当代女性的自主独立意识,她们渴望独一无二,渴望与众不同,与此同时,这更表现出当代女性的时尚消费是一种表达个性和主动的全新体验,时尚女性希望从消费中体现出自己的身份,展现自己独特魅力,无论这样的魅力是否与传统相背离,只要贴上自己时尚个性的标签足矣。

2.时装服饰包裹的女性

这类报道共计106篇,约占全部报道的59%,主要介绍最新的T台资讯,发布最新时装和品牌信息,推荐当季最新时尚产品,包括衣服和饰品,向公众传递最新的时尚信息。女性历来就被作为美的载体、美的对象、美的使者。正是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这一界定,为女性的消费行为提供了心理需求。报道中的“女人味”话语以及其中塑造的“美的化身”的女性形象,再次把女性放在了被男性观看的客体位置。

《新民晚报》(2008年5月9日)一篇名为《名城时尚资讯》的报道揭示了世界各大城市的最新时尚风向标,比如在上海,艳色连衣裙成为办公室新宠,其高腰设计使得“胸部更加突出”,裙下摆的褶皱设计使女性穿在身上“更具有女人味”,在东京,新甜美主义当道,人们认为甜美女孩“在男人堆里始终最有眼缘”,适度的“露肤设计”可以“把身材比例烘托得更诱人”。从这些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女性时尚服饰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男人欲望的审美标准,“身材比例”、“胸部突出”、“女人味”等话语都是男性对“女性美”的一些定义,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女性的穿着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给男人观看,是为了讨男性的欢心,正如中国有句俗语:女为悦己者容。

3.健康生活与女性形象

这类报道共计24篇,约占全部报道的13%,涉及女性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其中,心理健康类报道只有3篇。这些文章集中报道有关女性身体健康的研究动态,传递最新有关女性如何科学地养生保健方面的信息,报道的内容体现了对女性的关爱,但文章中的话语也隐含着男性社会对女性的传统需求。

在《新民晚报》(2008年1月26日)一篇《纽约女性背大包成时尚,医生建议两天换一次肩》的报道中,一项调查显示,纽约女性日常提包更重更大,由于这些女性白领“住在外州”,包里除了“传统的随身物品”,甚至装有“健身服、鞋子”,由此说明现代职场女性更加独立,无论路途多么遥远都会去上班工作,另外从她们随身携带的健身服可以看出,这些女性似乎很注重自身的健康,但却没有想到这样做反而成为健康杀手。设计师瞄准这一商机,“女性背大包逐渐成为了时尚”,白领女性“讲究品牌”,提包价格多在1000美元左右,有些提包“本身净重就近2公斤”。由此可见,现在的白领女性经济上比较独立,同时也喜欢追赶潮流,通过名牌来体现自己的身份。

4.美容健身与“女性美”

这类报道共计18篇,约占10%,主要介绍各类关于“美容”、“减肥”、“瘦身”和“整形”等方面的最新资讯,为数不多的2篇新闻通过案例警告女性在消费过程中需要引以为戒的事项和建议。其中有些报道将女性美标准冠以“健康”、“科学”、“性感”等修辞话语,使其更加具有迷惑性,使得人们心甘情愿地认同,甚至愿以生命为代价去追求,同时消费社会的商业意识把“美丽”制作成一种欲望和卖点推销给女性。

《新民晚报》(2008年7月29日)上一篇名为《健康清爽,30天打造好身材》新闻报道了夏季来临之际,专家支招:30天内,运动加上健康的饮食搭配方法,一样可以打造出“健康清爽的好身材”。这样的报道一方面瞄准大众渴望好身材的需求,为其出谋划策;另一方面,恰当地在此介绍运动饮品佳得乐的好处,见缝插针地宣传,引导大众消费,热衷于瘦身的女性一看见“低热量”这样的词汇,等于看见阿拉丁神灯一样。大众文化时代的女性把身体的保养和美化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和快乐的源泉,她们对身体的关注尤其是对身体外观的重视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

5.风格品味与女性身份

这类报道共计15篇,约占8%。这一部分新闻比较散杂,报道的内容包括女人的年纪问题、母亲节的礼物、女性的生活态度等等。在当代社会,经济成就成为衡量人们身份和地位的主要准则,我们可以从报道中看到女性独立自主的一面,也可以看到她们希望获得自我认同,并通过时尚消费表现自己的风格品位与身份。大众文化时代的女性在飘满符号的梦幻般的世界里,努力寻找着生活的真谛。在追求符号价值的过程中,现实生活中的烦恼、空虚、寂寞消失得无影无踪,高贵、典雅、舒适、幸福的生活迎面而来。可是,当物质渐渐成为统治人的精神的权威时,人本身也成为物的符号。

《新民晚报》(2008年5月9日)以《30岁还是女孩》为题,讲述一名男性作者在聚会上遇见一个30多岁的职业女性称自己为“我们女孩子……”,开始他觉得“扎耳、矫情、做作、肉麻得过分”,转念一想,这是她“个人的自我认同”。生活中越来越多上了30岁的女性想要忘记自己的年纪,把自己当作女孩,扮靓自己,做女孩子才会做的事情。这中间,“现代美容保养和修颜术功不可没”,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以及女性经济的独立,她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容貌和打扮,用时尚品牌和高档化妆品来包装自己,追求有品位的时尚生活方式,渴望自己青春永驻。

这些报道一方面展现了当代女性独立自主的新风貌,她们事业成功,经济独立,注重自身的修养;另一方面表达了当代女性希望以健康、时尚的方式来塑造自己的形象,获得身份认同。同时也传递着这样一种观念:社会上成功的女性也总是与“美”有关,职业女性除了付出与其他男性一样的努力外,还要美容、美体,工作能力加上被人欣赏的美丽容颜才是真正具有魅力的、完美的成功女性。

6.男性视角下的“女性美”

这类报道共计6篇,约占3%,主要是从男性的角度来解读女性形象和女性时尚消费。从以下这类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男权社会为满足男性欲望为目标的审美标准,以及男性所制定的“美丽规则”对女性的束缚。

《新民晚报》(2008年5月2日)上一篇《男人看女人的角度——美女是怎么炼成的》的报道讲述一位妙龄女郎为了成为模特而追求美的故事。她酷爱7厘米以上的高跟鞋,因为高跟鞋的神奇功用,“收腹”、“提胸”、“束腰”、“绷腿”、“提臀”……一次搞定。初春寒冷之际,她已穿上“丝袜”、“短裙”、“高筒靴”了。为了增加“骨感”,每日主食不超过3两,“以青菜水果充饥”。这篇新闻中的女孩并不是个例,它是当今许多女孩的生活状态,媒体上的美容瘦身广告极力灌输“瘦为美”的观念,比如广告词“肥丫头减成骨感美女,一群帅哥抢着追”。另外,著名作家李敖先生总结出美女的五大特征:“瘦、高、白、秀、幼”,“瘦”排在头名。

在这篇报道中,女性美表现为一种男性文化视角的审美观感,女性的主体性(对美的主观感受)或独立人格被忽略了,没有得到尊重。从这个意义上说,男权塑造了女性的人格,男性确立了女性的审美标准,女性人格的建立又是对男权的承认。这种男性文化视角不仅表现在男性始终在审美过程中占有主动地位来“挑选”女性,还表现在他们以是否性感、是否对男性具有吸引力为标准来衡量女性。这表明男本位视觉文化将男性与女性置入了看与被看的模式中,女性成为被男性观看的审美客体、观赏对象,甚至是欲望的投射对象。

三 《纽约时报》时尚消费报道中的女性形象

在《纽约时报》2008年1、3、5、7、9、11月的时尚消费新闻报道中,与女性有关的时尚消费新闻为36篇,在所有与女性有关的新闻报道中所占比例为4%。

1.时尚生活中的西方女性

这类报道涉及女性时尚人物,总计12篇,占到全部该类新闻的33%,主要介绍该领域的杰出女性,或者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女性。从中可以看到当代女性对多元化时尚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时尚消费可以成为女人释放自己、解脱自己的方式,成为女性表达主体意识的一种途径。

《纽约时报》(2008年5月29日)上发表的一篇题为《地球村越来越小了吗?》(Does the Global Village Come in Petite?)的报道解构了“美国女性的关于国际旅行的思维定势”(American mind-set regarding international travel.),这是种“奇怪的心理障碍”,甚至一些美国女性“对日益缩小的地球村充耳不闻”。文章讲述了凯瑟琳·玛兰蒂诺(Catherine Malandrino)的事业和她对时尚的追求。这位来自法国的设计师具有一种全球化的思维,从她设计的衣服可以看出她的这种理念。作者借用她的设计传达一种观点:“法律认为,自由和公平对男女平等,并不只对男人平等”,她的设计理念带来女性表达自由的方式,现代女性如同熟悉爱情一般熟悉和钟爱名牌,她们追求用名牌营造的精致生活,通过阿玛尼07款套装、无意间露出的Fendi经典手袋的LOGO,把自己自信从容的生活状态展现出来。

这类关于西方女性时尚人物的报道表明,时尚的消费可以成为女人释放自己、解脱自己的方式,成为女性表达主体意识、体现身份认同的一种途径。

2.消费文化中的西方女性

这一部分的新闻类型比较分散,包括美国电视剧《绯闻女孩》(Gossip Girl)带来的时尚消费效应、俄罗斯出现女性伏特加、设计师针对伊朗女性的服装设计等等,共有24篇报道,在与女性有关的时尚消费报道中占67%。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大众流行文化对女性消费影响,以及媒体和社会对消费文化的建构,女性的美是被男性为主导的社会所操纵的,部分文章中的话语也蕴含着“女人是被看的”观念。

《纽约时报》(2008年3月30日)上一篇题为《俄罗斯女性伏特加》(Russian Vodka With a Feminine Kick)的文章报道俄罗斯伏特加生产商和广告商是如何推广女性伏特加的。文中写到“最近,新广告牌竖立起来了,展现出薰衣草色、具有独特女性性感特征形状的伏特加酒瓶,瓶子上罩着一条随风向上掀起的白裙子,模仿着性感玛丽莲·梦露的经典造型”,再配上一句广告语“我们女孩之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司把目标瞄向了俄罗斯的女性,“许多看上去男女通用的产品,如香烟、果汁、早餐食品、甚至手机的方案都采用了性感女性风格的设计”。然而,在俄罗斯,“伏特加绝对是男性商品”,这一款女性伏特加的推出,无疑传递出“男人支持女人,女性寻找支持自己的男人的信息”。其实,在俄罗斯的许多大城市,“女性在商界和政界变得更加活跃”,但在“甩开高跟皮靴和迷你裙的同时,她们也不愿脱离作为妻子和母亲的传统角色”。从中可以看出,对俄罗斯的女性而言,“家庭永远排在头位,却不会影响她们创立自己的事业”,于是,就连伏特加厂家也瞄上了这群经济独立的女性朋友,让一群女性好友在自己厨房餐桌边,围着一瓶伏特加说笑娱乐。

这一方面说明俄罗斯女性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地位,渴望在时尚消费中释放自我,同时她们也希望在这种消费文化中得到一种身份的认同,获得与男性同等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另一方面,俄罗斯女性还是以家庭为重,承受着传统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双重压力。从这则新闻可以看出,现代社会中随着女性越来越在经济上独立,职业女性亦成为市场营销人员最感兴趣的人群,职业女性的队伍之大使厂家们看好这一消费品市场。经济独立的女性成为消费品市场上重要的消费人群,她们对消费品市场的影响力和消费品市场对其生活的建构同时存在。在现代消费体系里身体景观化、物质化、符号化就是无限夸大身体的解放、身体的功能与欲望。这不仅是战略性的、也是一种商业的策略。消费文化也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女性被消费并成为消费本身,名利、权力、商业操纵、大众媒体共同建构身体拜物教。

四 中美报纸时尚消费与娱乐新闻报道中女性形象的跨文化解读

通过对中美时尚消费报道中女性形象塑造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国的报道存在着以下一些异同:

1)报道数量上的差别

通过对2008年1、3、5、7、9、11月的《人民日报》、《新民晚报》和《纽约时报》上的时尚消费类报道进行量化统计,《新民晚报》六个月内总共发表与女性有关的时尚消费类报道179篇,《纽约时报》为36篇。我们发现在这6个月的新闻中《人民日报》上竟无一篇与女性有关的时尚消费类报道。

作为中国标志性的大报,《人民日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十大报纸之一。《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是一份权威、严肃、综合性甚高的报纸,报道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新闻和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如果这么一份严肃的党政机关报纸在内容上涉及时尚消费,似乎与其宗旨相背离。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近几年时尚之风在中国盛行起来,明星、名模、时尚产业的巨头引领潮流,被大众接受、效仿和消费,点缀着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人民日报》作为一家反映人民生活各个方面的大报,应该弥补这方面的缺失,从而更真实地反映人民的生活,与时代同步。

2)报道类型上的差异

《新民晚报》不断推荐与女性有关的时尚产品,报道T台情报,介绍保健方法以及各式美容瘦身资讯,这几类完全不涉及具体人物的新闻占了全部新闻的89.8%,其中不乏大量介绍时尚化妆品的报道,而对时尚人物的报道只占全部报道的10%左右。

而在《纽约时报》的时尚消费报道中,除了一篇是关于乳房假体的新闻外,90%的时尚消费新闻都以女性时尚人物为主体进行报道,报道中的女性人物多是时尚界的杰出女性,这类新闻旨在颂扬西方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她们对多元化时尚生活方式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在个人主义文化影响下的西方女性鲜明的个性,体现了她们对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视。

1.消费文化中女性身体与身份的符号化

我们知道,自有消费,女性就一直是它的主角。如果说在物质生活不是很丰富的年代,消费物质的数量多少和质量的高低,体现更多的是经济实力的强弱的意味,那么在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起,消费就不仅仅只局限于经济上的意义,而且越来越显示出其文化学上的意义,即被赋予了显示身份、地位、名望等符号价值。而这种文化学上的意义在消费社会中得到充分展示,成了消费的本质特征。[2](P29)在父权制社会里,男性拥有话语权,操纵整个语义系统,创造了关于女性的符号、女性的价值、女性形象和行为规范,而女人只为“符号服务,以忠诚、耐心和绝对沉默表达了符号,她自己本人却被一笔勾销”。[3](P54)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按照传统规范,具有社会性别特征的外表要通过大量的装饰和美容来完成,尤其对女性而言是如此。必须通过努力来建立女性化的身份,而这种努力也让大多数女性乐在其中。打扮是女性日常生活的一个环节,通过这个过程,女性才有可能为自己建立起社会所接受的女性身份。[4](P183)

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在女性美标准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形形色色的大众媒介,女性美的标准被推演成一个超越地区局限的跨文化普遍观念和范式。而且当前大众传媒往往将女性美标准冠以“健康”、“科学”、“性感”等修辞话语,更加具有迷惑性,使得人们心甘情愿地认同,甚至愿以生命为代价去追求。大众传媒还往往制造出许多女性的理想形象,反复地在电影、电视、网络、画报、广告等形象媒介中出现,不断地向人们灌输某种女性美的标准。在“美女神话”的牵引下,各种塑造美女的商品充斥着荧屏。如迈克·菲瑟斯通所指出的文化价值和双向流动:不但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审美化了,而且日常生活也转化为艺术作品。这说明日常生活越来越受到文化价值和消费快感的影响,不但人们的衣食住行受到影视、广告、杂志的拟像作用的左右,连过去属于隐私部分的身体也遭到符码的控制。人们的生活属于一种图像化生存的方式:消费图像、消费欲望、消费文化、消费身体。[5](P111)

在对《新民晚报》和《纽约时报》时尚消费新闻报道女性形象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中美两国大众流行文化对女性消费影响,以及媒体和社会文化对消费文化的建构。现代大众传媒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的是一个维护既有性别统治秩序,掩盖两性不平等关系并且麻痹和弱化女性的性别文化批判能力,以使现存(仍然是男性中心)文化和社会统治更为坚固和合理的角色。女性的美是被男性为主导的社会所操纵的,部分报道中的话语也蕴含着“女人是被看的”观念。

2.社会文化因素与“美女”话语

社会文化是潜在的、无形的,通过潜藏的复杂的权力话语运作,形成某种表面上看是共同、共享的女性美标准,并通过许多的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到个体身上,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女性的审美制度中,女性的身体被不断地塑造、设计、改建与变迁,以符合不同时代的风尚和文化价值,女性的身体与社会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露丝·伊里加蕾认为:“男性一直是话语的主体,无论是在理论上、道德上,还是政治上。在西方,上帝的性别、每一主体和每一话语的守卫者都是阳性的和父性的”。[6](P8)人类社会在从女神主宰到男神主宰的转变过程中,即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过程中,男性逐渐控制了话语权,掌握了真理,随后修改了律法、公正和修辞:“一个新的逻辑秩序建立起来,监控女性的话语,并逐渐使之失声。”[7](P17)

在封建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大多数女性一无文化,二无本领,几乎要完全靠男人生存,美貌便成了女性吸引男性、提高自己生存能力的首要武器。[8]因此对女性品头论足便成了不少男人津津乐道之事。“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城”等经典话语成了当时美女的标准。自古以来,“女为悦己者容”,这种话语反映的是男权社会中女性待价而沽、依附男人的低下地位。在男女关系方面,社会文化实际上透着一种不易被人明察的陈腐观念——“女人是被看的”。这个观念无时无刻不在告诫我们:女人不论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即使她作为一个职业女性,在工作上、事业上已经有所成就,已经拥有一席之地,还是不能忘了要在外表上下功夫,还必须时刻牢记要以“美貌”来换取社会对其价值的欣赏和认同。社会文化还赋予男人看女人、评价女人的权利。从古到今,男人牢牢地垄断着以自己为审美主体的审美市场,而女性则自然成了审美的对象。而今,这种文化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表面上张扬的女性在自我消费上出手阔绰;在养颜、整容、减肥、化妆的消费上不遗余力;在时尚、时髦、附庸风雅上费尽心机。这一切都表明,女性对身体和外表的魅力、性感是多么在乎,对属于自己的东西是多么的不自信,对自我的价值评估充满了危机。正是这种自我价值的危机感,促使她们不计成本地为自己寻找一副完美的面具,将自己的肉体嵌进去取悦于男人。[9](P151)在一个男性中心社会,男性以生存力、金钱、权势、地位证实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女性则因自己的美进入男性的世界而存在。男权为主导的社会文化中的女性美,是以满足男性欲望为目标的审美标准,而不是自然美,不是女性的真正美,是对女性的一种束缚。“美女”话语将女性置于话语操控之下,不过是消费社会控制女性身体的一种技术。

在对《新民晚报》和《纽约时报》时尚消费新闻报道中女性形象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社会,女性的美都属于一种文化,成为一种为男性主流意识形态所掌握的标准化的东西,整个社会发展出了一整套女性美的艺术。在中西方文化的审美体制中,社会文化、媒体、商业经济都在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人们对女性美的认识。中西方媒体在报道与女性有关的时尚消费新闻时都倾向于将女性形象作为一个消费者、享受者而不是生产者和创造者来塑造。女性的身体同样受到特别的关注,女性身体中情欲和性的含义被突出,女性的身体赋予感性和性欲的欲望冲动,女性的身体被看成是一种有待加工的平面和体积,而加工的方式是美容化妆、服饰、外科手术和饮食运动等等,大众传媒对女性形象的打造体现了把女性客体化的趋势。

五 结 语

通过对中美报纸时尚消费新闻报道中女性形象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两国报纸在对时尚消费新闻报道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上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女性对多元化时尚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时尚消费可以成为女人释放自己、解脱自己的方式,成为女性表达主体意识的一种途径。相比较而言,《纽约时报》与女性有关的时尚消费报道更加注重以女性时尚人物为主体进行报道,报道中的女性人物多是时尚界的杰出女性,这类新闻旨在颂扬西方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同时也反映了在个人主义文化影响下的西方女性对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除了在报道中都对女性形象进行了积极和负面的呈现之外,《新民晚报》和《纽约时报》都有报道涉及对女性“性感”身体的描述,把女性的身体作为“被看的客体”。女性审美文化是意识形态、经济、物质文明与技术等各种权力进行微观运作的生动历史和符号体现,是男权社会制定的“美丽规则”,是大众媒介和商业美学的共同运作。这些现象既反映出商业化的全球性质,同时也揭示了消费文化中蕴含的男权社会中男女不平等的现状和女性的弱势地位。时尚消费新闻报道中的女性作为取悦于男性的视觉形象,与审美主体的男性构成了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和模式。于是,符合男性欣赏标准的女性美就成为社会的女性美标准,并且不断地改造女性的审美观和对自身的认识。由此可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消费社会对女性身体的奇观化是将女性身体物化和商业化的表现,其本质上依然是男权社会权力控制的策略和表现。[10](P89)它不过是男性中心的消费社会强加于女性身体的权力话语,其目的是通过话语将女性置于社会文化和商业经济的控制之下。

[1] 刘胜枝.当代女性杂志的文化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程箐.消费镜像——20世纪90年代女性都市小说与消费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 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 [英]玛丽·塔尔博特.语言与社会性别导论[M].艾晓明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Featherstone,Mike.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 modernism[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1.

[6] Irigaray,Luce.An Ethics of Sexual Difference[M].trans.Carolyn Burke and Gillian C.Gill.London:The Athlone Press,1993.

[7] Irigaray,Luce,Je,Tu,Nous.Toward a Culture of Difference[M].trans.Alison Martin.New York:Routledge,1993.

[8] 韩良良.女权主义视角下的妇女权益保障[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73-75.

[9] 陈桂蓉等.和谐社会与女性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0] 丁少彦.“美女迷思”的政治经济——兼谈“人造美女”的意义[A].荒林.中国女性主义,2006年秋[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5-94.

猜你喜欢

新民晚报新闻报道时尚
《新民晚报》90载光影里的历史记忆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新民晚报:转变思路办赛 杭州应有可为
出版“大” 晚报必须用心地编审校——读近期《新民晚报》感言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