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兔 成活率提高措施

2013-08-15

四川畜牧兽医 2013年11期
关键词:断乳青绿氏杆菌

1 幼兔成活率低的原因

1.1 消化机能不健全 幼兔阶段是兔增重最快的时期,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其日增重可达30~45g,高的可达50g以上。幼兔生长发育快,采食量大,但幼兔的胃肠容积小,消化力较弱,这往往易导致幼兔因消化不良而死亡。

1.2 适应能力差 幼兔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惊吓等不良刺激容易影响其采食、消化、排泄,并阻碍生长发育,严重时还能诱发疾病而致兔死亡。

从仔兔成长为幼兔,环境要发生很大变化,断乳、饲料改变、笼舍改变、注射疫苗、打耳号等应激因素易导致幼兔抗病力下降而死亡。

1.3 易发疾病 对幼兔危害严重的疾病有球虫病、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兔瘟等。若防疫工作出现疏漏,这些传染病极易暴发,甚至造成全群覆灭。

2 提高幼兔成活率的四关

2.1 断乳关 断乳后3周内的幼兔死亡率最高,能否顺利断乳,安全渡过这一危险期,哺乳期仔兔的健康状况是关键。实践表明,断乳时仔兔体重越大,成活率越高。

2.1.1 加强母兔泌乳期营养,提高其泌乳量,同时应及早给幼兔补料,这不仅可提高幼兔断乳重,而且为其胃肠适应消化植物性饲料奠定了基础。

2.1.2 幼兔断乳后两周内,先喂断乳仔兔料,以后逐渐过渡到喂幼兔料,应避免突然变料,否则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

2.1.3 断乳最好采取移母留仔的方法,将原笼原窝幼兔养在一起,若需改变笼位,同窝幼兔不可分开。

2.2 饲料关 幼兔50%以上的死亡是因消化系统异常所致。把好饲料关是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关键。

2.2.1 幼兔发育快,采食量大,但消化能力弱,特别是对粗纤维的消化力较弱,所以,幼兔的饲料应营养丰富、易消化、体积小、适口性好,能量和蛋白水平较高,应注意的是用大量的精饲料饲喂幼兔容易造成腹泻及肠炎。

2.2.2 一定量的粗饲料对调节消化系统功能有重要作用,一般幼兔日粮粗纤维含量应为12%左右。

2.2.3 为促进幼兔发育,混合料中应补加适量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酶制剂及抗生素。

2.2.4 幼兔食欲旺盛,易贪食,饲喂幼兔应定时定量,少喂勤添,以每天饲喂4~5次为宜,一般每天喂混合精料2次,青绿饲料2~3次。

2.2.5 喂兔的饲料一定要干净,青绿饲料要鲜嫩,带泥的青草必须洗净晾干后再喂。喂量应随幼兔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不可突然增加和变更饲料,对幼兔不可只喂青绿饲料和多汁饲料,否则会影响其发育,形成草腹。

2.3 环境关 幼兔对环境的变化很敏感,兔场应为其提供安静、卫生、干燥、通风、温暖、密度适中的生长环境。

2.4 防疫关 幼兔容易发生传染病,预防传染病除了注射兔瘟疫苗外,还应注射巴氏杆菌、波氏杆菌和魏氏梭菌等疫苗。

2.4.1 春秋季要预防兔的口腔炎、肺炎及感冒,夏季重点预防球虫病,四季应注意预防肠炎。

2.4.2 兔饲料中经常加入洋葱、大蒜等有防病和促生长的作用。

2.4.3 在饲养管理中还应保证供给幼兔充足、清洁的饮水,一般情况下,冬天每天饮水1次,其他季节每日饮水2次。

2.4.4 幼兔最好每天进行2~3 h的户外运动,以促消化,增食欲,促进钙、磷吸收,提高抗病力。

(请作者联系本刊,以奉稿酬。)

猜你喜欢

断乳青绿氏杆菌
青绿人家
山河间的一抹青绿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断乳仔猪育肥初期饲养管理的探析
幼年牦牛饲养管理技术
断奶幼兔如何饲养?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凡设青绿 体要严重 气要轻清 青绿山水画法探源
仿古脱古 清代青绿山水画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