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东地方戏主要剧种考察

2013-08-15

关键词:大荔合阳老腔

王 衡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陕西渭南 714000)

秦东包括渭南市及西安市所辖的临潼区和蓝田县等地区。渭南属地级市,地处关中东部,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是中原地区通往陕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地段,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渭南市下辖1区、8县和2个县级市,即临渭区、大荔县、富平县、白水县、澄城县、合阳县、蒲城县、华县、潼关县、华阴市和韩城市。临潼区和蓝田县原本在渭南市的版图之内,直至1983年和1997年二者才分别被划归西安市。在周、秦、汉、隋、唐等朝代,秦东属于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核心地带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考证,中华民族被称为“华夏”民族,与秦东是有重要关系的——“华”即华山,“夏”指“夏阳”(今韩城市),特指横亘于这区间的狭长地域。这里产生的文明亦即“华夏文明”,因此,秦东就有了“华夏之根”的称谓。

秦东地区文物旅游景点众多,被列入开发和保护的文物旅游景点有600余处,其中,有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0多个。50万年前,“蓝田人”已经在蓝田繁衍生息。20万年前,“大荔人”已经在大荔刀耕火种。秦始皇陵兵马俑、沙苑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西岳庙、太史祠、仓颉庙等如绝本的经典,记载着华夏文明悠久的历史;临潼秦始皇陵、蒲城桥陵等数十座唐帝王陵墓如遥远的星座,闪烁着神奇的光芒。秦东名人荟萃,仓颉、杜康、司马迁、杨震、隋炀帝、寇准、郭子仪、白居易、王鼎、王杰、杨虎城、李仪祉、阎立本、王世充、蓝田“四吕”等名留青史,渭南还是“郑”姓、“杨”姓之祖籍。此外,《诗经》开篇之作《关关雎鸠》也产生在渭南。

秦东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秦东悠久的历史与底蕴深厚的文化孕育了众多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地方剧种。“据统计,渭南历代创造的剧种和外域流入剧种近20种,居陕西之首。古代有角抵戏、歌舞戏、参军戏、木偶戏、线偶戏、皮影戏、杂戏、竹马戏、秧歌、傩戏等。这些剧种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繁荣,又由于周、秦、汉、隋、唐等朝代建都长安,渭南地处京畿,交流广泛,所以,出现了大撞击大融合的状态。”[1](P2)尽管郑欣淼先生对渭南地方戏的分类还有待斟酌,但渭南地方戏历史的悠久和剧种的众多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然,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渭南在内广大秦东地区的地方戏剧种在历史上是有变动的。当前,所谓的“秦东地方戏”即曾经盛行于秦东地区的地方剧种。秦腔作为陕西省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其中路和西路流派也盛行于秦东地区。从调研情况和相关资料来看,除秦腔之外,曾经盛行于秦东地区的地方戏主要有同州梆子、迷胡、碗碗腔、阿宫腔、道情、线腔戏、老腔、秧歌剧、跳戏和花鼓戏等剧种。根据《陕西省戏剧志》和有关统计资料来看,秦东地方戏现存剧种数量在陕西省也是最多的。当前,秦东地方戏中已有富平阿宫腔、华阴迷胡、同州梆子、华阴老腔、韩城秧歌、秦腔、合阳提线腔与跳戏等8个剧种和1个表演形式即华县皮影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同州梆子

同州梆子又名“东路秦腔”、“同州腔”、“大荔腔”,也称老秦腔,因伴奏乐器中采用枣木梆子击节,发“桄、桄”声,故称“桄桄乱弹”或“梆子”,并被许多人奉为梆子腔的鼻祖。同州梆子以同州、朝邑(今大荔)为中心,盛行于关中东府10余县(市),并流传到了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北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浙等地。乾隆年间(1736—1796年),同州梆子的板式变化、形体唱腔艺术已臻成熟。嘉庆至光绪年间(1796—1908年)为同州梆子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许多班社,著名艺人也层出不穷。中华民国初年,西安的改良秦腔迅速东进,同州梆子地域便日趋缩小。“20世纪20年代,关中各地同州梆子班社纷纷解体,即使是一些技艺出众的艺人,也不得不转入西安‘易俗社’‘榛苓社’‘三意社’当教练或参与演出。30年代后,同州梆子几乎绝灭。”[2](P48)1957年,陕西省文化局责成戏曲学校招收学员74名,成立了同州梆子团。1964年,这些学生毕业分配至渭南,成立了渭南专区同州梆子团。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开始,渭南专区同州梆子团被解散。1979年,西安恢复成立了陕西同州梆子团,除恢复上演传统剧目外,还试验演出了一些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再次使同州梆子获得了新生。同州梆子剧团于1987年并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为院属同州梆子团,该团于1997年撤消。目前,同州梆子已无专业剧团存在。

二、迷胡

迷胡又称眉户、曲子、走马,主要流行在华阴、华县一带,是一个深受群众喜爱的曲牌联套体剧种,在秦东地区,亦称二华曲子。除华阴与华县之外,二华迷胡还流行于大荔、蒲城和临渭区等地。此外,迷胡也流传到了陕西的其他地区及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肃、宁夏等地。“眉胡的早期为地摊子清唱,后来又发展为弹唱故事,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发展为小戏,开始搬上舞台进行演出。”[2](P229)然而,在与秦腔的生存竞争中,迷胡在当时却无力争胜,甚至落寞沉寂。“许多眉胡艺人无班可搭,只好仍以‘地摊子’形式,或自唱自乐,或沿街卖艺,活动在民间。到了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眉胡才复振于二华、临潼、富平、渭南、大荔、蒲城等县,进而涉及全省城市和广大农村。”[3](P123)光绪年间,迷胡相当兴盛,民间曾有“朝邑的影子合阳的线,二华曲子赛乱弹”的谚语。解放后,华阴市和华县都成立了专业的迷胡剧团。1960年代,曾于清代末期组建的华阴眉户同乐会还扩展到了临渭区的官路乡与凭信乡等地区。目前,二华迷胡仍以民间业余演出为主,专业演出团体是很少的。

三、碗碗腔

碗碗腔又名“灯碗腔”、“阮儿腔”。前者因击节乐器小铜碗和演皮影需用灯盏照亮子而得名;后者因主奏乐器阮咸而得名。碗碗腔原为皮影戏,1956年才被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搬上了大舞台。l958年,碗碗腔被易名“华剧”,但一般情况下,人们仍然称之为“碗碗腔”。“碗碗腔大约产生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6年),并产生了著名戏曲家李芳桂及其作品八本两折,称为十大本。”[4](P54)为与老腔相区别,秦东人又称碗碗腔为“时腔”。为区别西府碗碗腔,以旧同州府为中心,秦东地区的碗碗腔也叫东路碗碗腔。“东路碗碗腔以大荔、朝邑为中心,流行于西安、二华、临潼、渭南、澄城、白水、合阳、韩城、潼关等地区。”[3](P140)民间还有“华州的迷胡,合阳的线,同、朝的灯影天下传”之说[5](P80)。东路碗碗腔的影响范围很大,以洋县为中心的陕南碗碗腔及山西、陕北的碗碗腔都曾受到了东路碗碗腔的影响。此外,东路碗碗腔还传到了河南的郏县、灵宝等地。1960年,大荔碗碗腔剧团正式成立。“1957年至1975年,大荔碗碗腔剧团曾三次出省,先后赴北京、上海、山东、广州、福建、云南、贵州、宁夏等十三省(市)演出,深受当地观众和戏剧界的欢迎。”[3](P140)目前,碗碗腔无论是真人演出还是皮影演出,都已非常稀少。

四、阿宫腔

阿宫腔,也称为北路秦腔,是陕西省古老而风格独特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阿宫腔兴起于咸阳市的礼泉县,落户于渭南市的富平县,主要流行于富平县及渭南市境外的临潼、礼泉、兴平、泾阳、三原、乾县、高陵、耀县等地。“据老艺人段天焕回忆,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年),阿宫腔已由礼泉传播到渭北一带。”[5](P32)1952年,在段天焕“焕子娃班”的基础上,成立了富平县群乐皮影社,即现在的富平县阿宫腔皮影剧团。1958年,又将富平县剧团改为富平县阿宫腔剧团。阿宫腔原为皮影戏,1960年阿宫腔被搬上了大舞台。阿宫剧团曾于1961年9月赴北京汇报演出,于1961年10月赴山东济南、青岛、淄博等地巡演,于1961年11月赴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巡演。目前,阿宫腔主要在秦东地区活动,危机重重。

五、石羊道情

石羊道情既是研究一千多年前盛唐道教音乐的活化石,又是独具特色的曲艺艺术。石羊道情大约兴盛于清嘉庆年间,发祥于地处唐泰陵(风流倜傥的中华戏剧鼻祖唐玄宗明皇陵寝)东南附近的石羊、东陈、南新、六畛、白起寺等村落,流传于蒲城县东陈镇、孙镇、椿林乡、洛滨镇,尤其集中于东陈镇的石羊、东陈、南新、六畛、白起寺五个村。石羊道情“原先不是舞台剧,而是清唱式的坐唱。它的发展过程是:民歌→曲艺→戏曲”[4](P58)。目前,石羊道情也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

六、合阳线腔

合阳提线木偶戏是兴起于合阳县的一种古老地方剧种,民间俗称“线戏”、“线猴”、“线胡”或“小戏”。合阳提线腔也流播于合阳周围的大荔、韩城等县市及山西芮城等地区。1957年后,为了和搬上大舞台的大戏相区别,一度曾称为“线腔戏”。合阳线腔是合阳最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之一,当地民间流传的一句民谚“不吃踅面不看线,不算到过合阳县”就是有力的证明。据合阳县莘里村明代万历年间的石碑及其碑文推测,明代万历前后,合阳线腔已经形成。“清代乾隆之后,是合阳线戏的鼎盛时期,至光绪年间,单是合阳境内就有线戏班社70余个。乾隆、嘉庆、同治年间曾再次前往苏州、扬州及北京演出。”[5](P118)1949年以后,线戏得到了新的发展。1952年,由合阳县线戏艺人魏天才、王忠绪等人发起成立了“合阳县晨光线戏社”,也就是现在的“合阳线腔木偶剧团”的前身。1957年,合阳县新生剧团大胆尝试,把以线偶表演的剧种搬上大舞台以真人扮演。目前,线偶剧团在西安大唐芙蓉园和合阳处女泉景区均有定点演出,并成为一个文化旅游项目。除此之外,合阳线腔的演出活动是非常少的。

七、合阳跳戏

跳戏又名“跳调”,习称“踏戏”或“杂戏”。“跳戏草创于金、元时代……据合阳行家庄村跳戏老艺人党正志口述,该村有跳戏演出活动,可追溯到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5](P242)跳戏盛行于关中东部的合阳、韩城、澄城、大荔等县市,也流播到了山西和西府的周至地区。跳戏是群众性的演出活动,向无职业班社,一直以农村社戏形式组织演出。通常情况下,一年一度,春节例行演出。跳戏盛行的地方,被称为跳戏窝子,附近各村,社有戏箱,村有戏台,互相赛戏之风十分盛行,演员皆由本村村民担任。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年),跳戏最为兴盛,仅合阳沿黄河各村,戏社多达30多处。以行家庄、莘里村为中心,广泛流行于宋家庄、岳庄、南义庄、北吴仁、坊镇、百坂、东王、南顺村、北顺村、坤龙等地。行家庄跳戏共分为东、西、南、北四社,西社以文戏见长,东社以武戏著称,各社剧目不同,风格各异。当前,群众自发的跳戏表演已非常稀少。

八、华阴老腔

老腔,原名“拍板腔”。华阴老腔系明末清初以当地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板腔体戏曲剧种,主要盛行于陕西省华阴市的双泉村。后来,老腔的演出活动也扩展到华县、潼关、大荔乃至秦东、晋西和豫西的不少地区。老腔原来也是一种皮影戏,1960年才被搬上大舞台由真人扮角色演出。“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华阴经常活动的班社有7个,潼关1个,蒲城2个,从业人员近70名,但影响最大的要算张全生和王振中。”[5](P96-97)2003年,时任华阴市文化局干部的党安华协同老腔艺人把皮影与演唱、演奏剥离,使老腔成为老腔艺人不扮角色直面观众的表演。2006年,老腔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天,除了华山景区的商业化演出之外,只有少数班社还在活动。

九、秧歌戏

秧歌是农闲或节庆时的一种群众性娱乐形式,起初为“地摊子”演唱。“大约于清朝末年搬上舞台,昌盛于20世纪20—30年代。渭南秧歌最早流传于崇凝地区,素有‘铁王的芯子阎村的跷(高跷),崇凝的秧歌水上漂’之说。”[4](P56)渭南秧歌历史悠久,广受群众欢迎,主要盛行于韩城、华县和临渭区等地。“清道光、光绪年间以后,秧歌在关中一带广为流传,尤其是在韩城、渭南最为突出,不断涌现出一代一代的秧歌戏艺人。”[5](P187)临渭区与华县的秧歌合称为“渭华秧歌”,韩城地区的秧歌被称之为“韩城秧歌”。当今,在重大节日庆祝中,有时仍有秧歌戏表演,如韩城正月十五的秧歌表演。

十、金堆花鼓戏

金堆花鼓戏源于商洛花鼓戏。清光绪三年,湖北郧阳遭受水灾,大批灾民进入商洛地区,带来了郧阳地区流行的花鼓戏,与商洛当地流行的山歌、小调融合,兼收渭南、华阴秧歌、迷胡小调,并逐渐改用商洛地区方言演唱,逐步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动听、朴实之风格的商洛花鼓。后来,商洛花鼓传入了安康、汉中和关中等地区。因华县金堆镇与商洛接壤,渭南地区的花鼓戏主要流行于华县金堆镇及其相邻的山区乡镇,与商洛花鼓戏属一个剧种,大约也是清朝光绪年间传入的。金堆早年的花鼓戏,一些班社除在当地演出之外,也曾在华县其他地方活动,还曾赴洛南、大荔县、临渭区等地演出。目前,华县花鼓戏的演出活动已经非常罕见,仅在部分山区村镇偶有群众自发清唱。

[1]郑欣淼.《渭南市历代戏曲精品选》序一[A].谭昭文.渭南市历代戏曲精品选[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2]夏兰.中国戏曲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

[3]刘敬贤,等.陕西剧种概观[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

[4]渭南地区戏曲志编委会.渭南地区戏曲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

[5]屈曌洁.陕西地方剧种[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大荔合阳老腔
唱首老腔给党听
老腔新韵绕梁来
老腔唱新歌
A watchmaker father's advice
陕西合阳 “智慧人社”方寸之间显便捷
合阳“两团一队”助推乡村振兴
腰酸腿疼,点按合阳穴
合阳推行“党建+3C”提升组织力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华阴老腔悼念陈忠实先生
嬗变大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