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译旅游文本里中国文化身份缺失问题探究

2013-08-15黄娟娟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译本英译译者

黄娟娟

(华侨大学,福建 泉州 362021)

一、引言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将是2020年接受游客最多的国家。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等共同编写的《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 2012》,“中国已成为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中国入境旅游接待人数从1978年的181万人次增长到2011年的1.35亿人次。”仅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已达9800万人次。中国旅游业正以空前的速度迅猛发展,“旅游业不仅是一种经济事业,也是一种文化事业”。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入境旅游的发展使得旅游文本的英译成为一种必须和必然。纵观类型丰富数量繁多的汉英旅游译本,译本的中国文化身份缺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既跟旅游业发展中文化的迷失以及旅游文本本身特点有关,又与译者自身文化自觉感及译事研究上的缺失密不可分。

二、旅游文本与文化身份

旅游学科的综合性、复杂性和交叉性使得这个领域内使用的语言无论从词语表达、句法结构、信息传递到语用内容上都具独特性。旅游文本有专业文本与普通文本之分,后者为本文讨论的中心,其涵盖面极广,既有行前的旅游广告、宣传册、合同等,又有旅行中的旅游指南、景点介绍、导游词,还有旅行后的旅行见闻、报告、评论等(丁大刚,2008:15)。关于旅游文本的功能,基于纽马克概括的三种文本功能模式,即表达型(expressive)、信息型(informative)和呼唤型(vocative),多数研究旅游文本翻译的学者认同旅游文本信息与呼唤功能兼有的观点。作为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陈刚,2004:19),旅游文本翻译的对象是到中国旅游的普通外国游客,其根本的目的是通过信息的提供吸引游客并传播中国文化。

然而纵观目前多而杂的旅游译本,我们发现普遍存在中国文化身份缺失,即文化身份模糊的问题。文化身份的界定至今学术届尚未有统一定论,但总结起来,“文化身份是一个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在与他人、他群体、他民族比较之下所认识到的自我形象;文化身份的核心是价值观念或价值体系”(张裕禾、钱林森,2002:72);他主要诉诸文化研究中带有民族印记的文化本质特征(王宁,2002:4);它向世界表明“我们是谁”(杨玉明,田野,2009:46)。

三、旅游文本中国文化身份缺失原因探析

1.文化遭遇发展中的旅游业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旅游业得到迅猛的发展,然而这主要体现在旅游人数的增加与旅游收入的提高上。旅游规划中的文化缺失以及旅游文化学科本身建设的不完善,指向性不强等原因种种造就了旅游业重管理轻文化、重经济轻文化的局面。本该是旅游的灵魂的文化与之形同陌路,何为旅游,何为文化,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又各指什么,一时概念混淆不清,业界一度有“有旅游没文化,有文化没旅游”之说。

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这种尴尬境遇使得旅游文本这一丰富文化信息的载体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旅游文本沦为一种下级应付上级的流于形式的表述,同质化严重,没有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更有甚者语言不通,逻辑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在翻译中凸显旅游译本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重要性自然被忽略,更遑论深入的发掘旅游文本中的中国文化特性了。

2.中文旅游文本特性造就文化身份缺失

汉语是一种意合型语言,汉语中有很多四字格和紧缩句,词语或语句间的连接主要凭借语义或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来实现,在语意关系隐含无形式标志时,汉语复句在理解上具有灵活性与多样性。(李冰,2009:85)这就造就了旅游文本译者因其立场不同,忽略文本里中国文化信息的传达。

此外,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同一文化语境中的人对于交际双方都能不言自明的信息成分往往都隐去而不予明说,这就构成了语意暗含,这种暗含对于译语环境下的受众会因“文化缺损”而产生理解困难的问题。根据关联理论,翻译不是静态的,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交流,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依据不同编码对符号进行再解释的一个无止境的过程(Gentzler,1993:185)。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本身就存在许多的言内意义空缺和语用意义空缺,旅游文本译者如果不以文化作为单位,采取必要的补偿手段弥合文化沟壑,而是以文字作为单位逐字逐句翻译,旅游文本中的文化信息必然无法确切的传达。

3.旅游文本译者文化自觉感缺失

如果说20世纪70 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把译者的文化身份和主体地位的研究带入我们的视野,那么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语境下,各国对文化软实力提升与话语权争夺的重视也使得我国的译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译学道路研究的目光已经拓展到“对现实个体和整个民族命运的关怀”(张柏然,2002:58),而一些研究者也提醒译者在翻译中“要充分注意到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警惕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出现的某种‘文化霸权’现象。”(许钧,2002:225)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文化自觉感显得尤为重要。很遗憾的是我们在研读了许多英译旅游译本后发现译本里中国文化特色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而这除了文本本身特点给翻译造成障碍外,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旅游译本译者自身文化自觉感的缺失。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文化自觉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费孝通,1997:22)。作为一种文化特色浓郁的文本,旅游文本是地方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更是一种外宣材料,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一种手段。旅游译本的译者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文化交流的使者与中华文化的传播者,那么就不会积极的发掘译本中隐形了的文化信息。而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由于中华文化长期以来处于一种弱势文化状态,在翻译理论的研究与策略的使用上受传统译学的影响,译者更多的从读者文化与接受度考虑,过分依赖译语习惯,较多的采用“归化”的方法,没有意识到汉英翻译的对外性和政治性,没能“以中国文化为取向”,较少尝试通过“异化”手段充分发挥译者自身主观能动性,彰显本民族文化,故而大大削弱了译本的文化传播效果。

4.译事探讨浅尝辄止

对于任何一种类型文本翻译的理论探讨无疑都对翻译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有助于译者本身素质的提高,英译旅游文本文化特性的缺失与这方面的理论探讨不够不无关系。对于译者文化身份的探究是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的中心,然而这些研究多以文学作品翻译中译者的文化身份建构与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主。近年来国内旅游文本英译研究主要集中在文本的功能、文本的误译、文本特点、与文本的文化等问题的研究。(杨凤,2012:179)这些研究缺乏对于旅游文本本身客观深入的探究,大多停留在语言现象的表层零碎探讨,主观性强,用例多有重复。对于旅游文本所谓的的文化研究主要是对其中文化负载词与文化词汇空缺等词层上的讨论,而缺乏关于如何在旅游翻译中彰显文化特性;旅游译本的译者如何最大化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传播中华文化以及以语篇为单位研究旅游译本中的文化信息保留问题的探讨理论探讨。

四、解决办法

前文作者尝试从四个方面剖析英译旅游文本里中国文化身份缺失的原因,在这个部分我们将针对各成因提出相应解决办法。首先,在旅游业内的发展与规划中,文化应该受到该有的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21世纪的关键问题”的国际专家圆桌会议上界定并预测了旅游未来发展的优先地位,着重指出:要把文化作为旅游的核心和灵魂,文化和旅游的关系应当受到长期的密切的关注。而官方在旅游资料的编写上要注重地方文脉的挖掘。“地方文脉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久远积淀,它包含了大量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内涵,是一个区域在文化上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根本所在,因而也正是发展旅游时的一个亮点所在。”(孙天胜,2008)于此同时,旅游资料的编写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旅游文本的对外性,尽可能的补足一些文化信息,为外宣翻译提供便利。其次,旅游文本的高质量英译关键在于译者。旅游文本涉及的文化信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这就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者不仅需要精通两种语言与文化,还需要对旅游文本所涉及的地方文化进行研读与深入探究,补足语义暗含的信息,在翻译过程中以最佳、最大关联原则为指导,采取合适的翻译方法提供最佳关联信息,引导译文读者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Gutt,Emst-August,2004:32),成功传输文化信息。再次,前文我们提到目前英译旅游文本普遍存在的文化特性缺失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译者缺乏文化自觉感。翻译是一种文化的交流,然而这种交流的信息流量不一,甚至悬殊极大,文化间的碰撞在所难免,因此翻译可以使强势文化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实现文化殖民,但它亦是弱势文化保护自身文化的一种手段,因此,处于主体地位的译者自身的文化身份定位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中,译者需要有一定的包容性,但是,译者更应该重视翻译的政治性和对外性,明确自己的文化身份,坚持文化身份的本土性,因为本土文化身份是“克服西方文化霸权的盾牌,也是译者张扬民族文化、保持文化多样性的武器”(赵曙明,金春伟,2002:63)。最后,我们希望更多的学者把目光投注到旅游文本文化特性,与文化特性的保留的研究上,使人们认识到本土文化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的弘扬不仅是译者的使命,更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

[1]Gentzler, E.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London: Loutledge.1993.

[2]Gutt, Em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4.

[4]丁大刚.旅游英语的语言特点与翻译[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5]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6]李冰.对英汉对比研究方法必要性的几点认识[J].河西学院学报,2009,(6).

[7]许钧.翻译研究与翻译文化观[J].南京大学学报,2002,(3).

[8]孙天胜.我国旅游规划中的文化缺失[N].中国旅游报,2008-12-05(10).

[9]王宁.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J].甘肃社会科学,2002,(1).

[10]杨凤.国内近十年旅游文本翻译研究综述[J].海外英语,2012,(1).

[11]杨玉明,田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身份的建构[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12]张柏然.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理论研究[J].中国翻译,2002,(1).

[13]张裕禾,钱林森.关于文化身份的对话[A].乐黛云.跨文化对话[C].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14]赵曙明,金春伟.全球化翻译中的译者文化身份[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2).

猜你喜欢

译本英译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