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南县桑树病虫害发生因素与预防对策

2013-08-15杨华荣冉龙平谈文辉

四川蚕业 2013年1期
关键词:桑园桑树桑叶

杨华荣 冉龙平 谈文辉

(1.西昌市蚕种场,四川 西昌 615000;2.宁南县蚕业局,四川 宁南 615400;3.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 北碚 400700)

1 桑树病虫害产生的因素

1.1 气候条件

由于宁南县暖冬,冬季低温持续时间短,有利于各种病虫害的越冬,使越冬虫口基数增大。第二年遇到适宜病虫发生繁殖的环境条件,它就大爆发。

1.2 桑园管护差

近年来宁南县大力发展“6215”大行桑,桑园面积达到了10000hm2,但是农村缺乏劳动力,对桑园管理粗放,表现为:我县农户专用肥使用量呈逐年减少趋势,全县专用肥由2006年的3497t逐步减为2012年的2545t,许多蚕农在施肥中大量施用尿素,导致桑树抵抗力下降;弃荒桑园面积增大,杂草丛生,枯枝、落叶遍地,为越冬害虫提供了较有利的温床与寄生场所,导致桑树易发生病虫为害。

1.3 套种作物不合理

套种作物不合理是导致宁南县病虫越冬虫量的增大,作物病虫交叉传染。为了增加667m2桑经济效益,桑园地里都会套种小麦等经济作物,冬季无法进行田间管理,这样便会招引更多的害虫到桑园寄生,使桑园内病虫种类、数量增加,导致作物与桑树之间的病虫相互交叉感染和传播,使桑树病虫为害发生的机会增多。

1.4 桑树剪伐时间早

在11月份农户大量开始剪伐桑树,管理小麦。桑树养分还未传输到树干和根部贮藏,冬季施肥跟不上,桑树自身对病虫抵抗能力低。

1.5 用药防治不科学

一是配制药液浓度任意加大,导致害虫的抗药性增大;二是防治时间不统一,各行其是,导致害虫在各地块桑园来回迁移,躲避了药杀;三是防治方法不正确,桑园害虫多数在叶片背面为害,而有些农户在治虫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叶背的喷药,使治虫效果不佳。例如在7月下旬以后,枝繁叶茂,喷药难度较大,防治仅限于新梢等部位,这样治虫效果就差;四是防治时机掌握不准。通过调查分析,宁南县桑树病虫种类发生都存在世代重叠,防治桑树病虫首先要考虑到蚕作安全,只能在养蚕间隙中进行防治,不能做到“防早、防少、防了”,失去防治最佳时机。

2 宁南县桑叶主要病虫生活习性与为害

2.1 红蜘蛛

生活习性。1年发生15代以上,宁南县春季主要害虫。以成螨群集在枯枝落叶、缝隙、杂草中越冬。惊垫后桑树芽开始萌动,红蜘蛛爬上树开始吸食桑汁液。

为害状。早春以越冬成虫和若虫为害正在萌动的桑芽,严重时导致春初发芽不能正常发叶。后期在叶背沿叶脉两侧吸汁液,被害叶失去营养水分形成黄化、萎缩、脱落,高温干旱成灾速度快,危害严重。

2.2 桑蓟马

生活习性。年发生9~11代,宁南县夏秋主要虫害。一般4月上旬越冬成虫迁移到桑树上为害桑叶,以成虫在枯枝落叶、树皮、杂草中越冬。主要在1~7片叶上为害,能飞善跳,世代重叠。

为害状。以成虫,若虫为害桑叶,吮吸汁液,形成无数褐色小凹点,被害叶因失水而提早硬化,高温干旱季节为害更烈,枝条上,中部适熟叶全部干瘪卷缩,叶质降低,不能养蚕。

2.3 桑粉虱

生活习性。宁南县夏秋主要虫害。1年发生9~10代,以蛹在桑园落叶或桂园树顶梢上越冬,有冬季产卵繁殖现象。雨水多,发生更严重,更易成灾。在桑顶部1~4叶上的落卵量占全部卵量的95%以上。蛹主要在第6叶以下,第9叶上最多。发生高峰期平均卵叶密度400粒/cm2左右,每片叶卵量可达上万粒。它可进行两性生殖、孤性生殖,世代重叠。

为害状。以幼虫为害,吮吸汁液,形成无数小凹点,被害叶因失水而提早硬化,中上部嫩叶干瘪卷缩,叶质降低,严重时下部桑叶成炭粉状。

2.4 褐斑病

发生环境。宁南县夏、正秋、晚秋主要病害。湿度大,栽植密度大,桑树通风差,肥培管理差,品种抗病性差。病菌在未腐烂的病叶上越冬,次年春暖时,经风雨传播到幼嫩叶片上,引起初次侵染。如条件适宜,会多次循环侵染,短期内流行成灾。低温多湿有利于病菌繁殖,因此雨水多的年份常流行。地势低,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多湿环境的桑园发病较重。

为害状。桑叶上产生褐色斑点或斑块。

3 桑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桑树病虫防治应积极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狠抓前期预防,控制中期发展,加强后期补治,达到控制病虫为害发生,确保蚕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3.1 加强桑树病虫预测预报

应健全和完善桑树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服务体系和网络,并与农业植保部门建立病虫情况信息互通平台,加强对桑树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报,以及要采取的防治措施,指导广大蚕农开展桑树病虫防治工作。

3.2 大力推广农业综合防治

一是要选育栽植抗病虫害强的丰产优质桑品种;二是培育无病的桑苗,防止通过种苗传播;三是翻耕,改变土壤生态条件,破坏病虫栖息场所,特别是桑园土壤冬耕可将地表上的病叶掩埋土中,而使在土中越冬的休眠体、蛹体、幼虫暴露在地面,经日晒、雨淋、霜冻和天敌捕食,降低虫口密度;四是大力发展“6215”栽桑模式,改善桑叶在市场上购买,造成桑叶带毒,蚕儿中毒死亡。

猜你喜欢

桑园桑树桑叶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发酵桑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马桑树儿搭灯台
桑叶茶成“致富茶”
阳城:桑叶茶『火』了 农民乐了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桑树变身增收“摇钱树”
奶奶家的桑树
桑叶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