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名片”和“窗口”作用——读《石河子大学学报》有感

2013-08-15刘曙光

关键词:石河子大学刊物学报

刘曙光

承蒙《石河子大学学报》编辑部同仁惠寄,《石河子大学学报》每一期我都会认真拜读。这几年,《石河子大学学报》的进步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从2012年已出版的学报可窥一斑。我们可以看出,编辑部确确实实是在精心策划每一期稿件,精心组织每一个栏目,精心挑选每一篇文章。

一、学报:学校的“名片”

大学学报的功能定位是:展示一所学校学术阵容和学术水平的窗口,塑造学校形象、打造学校品牌的重要传媒。在提高学校知名度、声誉、影响力和辐射力,树立高校形象方面,高校学报做出了积极贡献。毫无疑问,《石河子大学学报》充分发挥了学校学术交流中的一张“名片”、一扇“窗口”、一个“平台”、一块“园地”、一座“桥梁”的作用。

作为连续出版物,高校学报按时间顺序生动、客观、真实记录本校学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存储学术资料和历史档案,为科研工作者和史学工作者提供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对推动高校教学科研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石河子大学学报》仅第2期封二、封三就分别记录了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成立和石河子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的成立。

高校学报从学校教学科研的实际出发,及时发表各类科研成果,成为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的窗口和学术的校际、国际交流平台,为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除正常刊发校内外教学科研成果外,《石河子大学学报》第4 期封二、封三还介绍了“首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坛”的召开及这次论坛上校内外的学术交流。

当然,高校学报的功能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既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传统的学报功能“本校窗口论”,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报群落综合实力不强、声誉不佳、质量不高、影响不大的状况,也带来对学报传统功能的反思与变革。目前,高校社科学报传统狭隘的办刊观念及办刊模式的封闭性已基本打破,学报的作者、稿件早已不再局限于本校。高校学报的反映功能已经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大大扩展,它不仅仅是某一高校的学术资源、出版资源,也是公共的社会的学术资源、出版资源。我们很高兴地看到:《石河子大学学报》并没有把自己作为学校的“私家花园”,而是学术视野非常开阔,全面实现了开放办刊。如,第1期共发文22篇,只有7篇校内稿件;第4期发文24篇,只有1篇校内稿件。作者单位涉及吉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

《石河子大学学报》的这种做法,充分反映了以主编为首的学报工作者的能动性、积极性、主动性、选择性,说明他们不满足于自然来稿,而是深入校内外各科研部门、院、系(所)、中心,积极、主动和作者交朋友,了解学术动态和学术热点,有针对性地组织选题策划,发挥了学报在科研中的组织协调功能。他们力图刊发整个学术界的优质稿件,反映整个社会的学术水平,力图实现学报本体功能的最大化。

当然,在选题策划方面,《石河子大学学报》也不是尽善尽美,建议结合校内外的重点学科、重点基地、重大课题和学术活动,分专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笔谈。如,今年前几期的选题策划栏目只有第1期的“学术报刊特色栏目发言选登”。如果能就今年7月本校举办的“首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坛”策划一个专题,我想效果应该是不错的。选题策划可以立足于本校但不要限于本校,策划人可以是学报编辑也可以委托具有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

二、特色:期刊的“身份证”

高校社科学报绝大多数是综合性学术期刊,只有少数是专业性期刊。和专业性期刊相比,综合类期刊相对更难办一些。难就难在其学科定位难,栏目定位难,读者定位难,个性形成难。上千种刊物如果都是同一个定位,实际上就等于没有定位,出现千刊一面的局面也就不足为奇。

从品评期刊的角度看,一家刊物的个性是期刊编辑创造精神的集中表现,是期刊和期刊编辑臻于成熟的重要标志,个性、特色是期刊的“身份证”或者说“标识码”。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为数不少的综合性社科学报虽然创刊时间已经不短,但由于长期定位不清,特色并不鲜明,有的根本就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编辑没有“问题意识”、“前沿意识”、“策划意识”,刊物还停留在来什么稿用什么稿的阶段;栏目设置、编辑体例、版式装帧大同小异,独出心裁的少;都是泛综合化的路子,都是文、史、哲、政、经、法的大拼盘。其结果必然是,发文量很大但专业分散,读者难以通过阅读来了解本学科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很少能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一些文章甚至就只是低水平的重复,久而久之,这些学报便失去了读者,失去了市场。

期刊要形成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办刊者就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刊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校制宜。一味地盲目学习、模仿别人的结果,只能是弄巧成拙或东施效颦。期刊要形成自己的个性,就要结合本校实际,突出本校特色,尽量多刊载一些研究解决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要研究成果,一些在基础理论方面有创新意义、特别是具有原创性意义的学术成果。

大学学报首先应当立足于本校,依托该校的优势学科(特别优势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历史传统或地域特色来办特色栏目、品牌栏目。目前,综合性社科学报中办得较有影响的大多是在这方面做得较为理想。《石河子大学学报》的“西部研究”栏目(包括“新疆经济研究”和“屯垦研究”两个子栏目,当然,以后是否可以开设其他子栏目也是可以探讨的)正是依托了学校的优势学科、历史传统和地域特色,这也是其生命力所在。该栏目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学术视野具有独创性,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其中的子栏目“屯垦研究”,既注重研究屯垦的历史和现状(如,第3期栏目文章),又注重研究屯垦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第2期“兵团精神认同研究”,第4期“新疆屯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既注重共时态的横向的比较(第4期“试析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撤销的原因”),又注重历时态的历史的挖掘(如,第1期“汉唐时期西域生态环境与屯垦开发研究”);既注重学术理论性,又注重时代感和现实性。另一子栏目“新疆经济研究”也是如此。

学术是刊物的生命,作者是刊物的上帝。有高水平的作者队伍,才有高水平的刊物。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作者队伍,是高质量稿源的保证。不难发现,《石河子大学学报》的特色栏目已有相对固定的栏目主持人,并通过栏目主持人把一批高水平的作者队伍团结在刊物周围。

三、栏目设置:相得益彰

综合类社科学报难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报覆盖学科太宽,几乎可以涉及到每一个学科。但是,求大求全则是综合性社科期刊最大的忌讳。一所综合性学校或可以学科齐全,但是,一本综合性期刊却不能每个栏目都开设。否则,面面俱到,必然毫无特色。

学报往往被看作是一所高校的公共资源,各个院系都希望能分“一杯羹”。甚至有的学报刊发校外稿件多一点,校内领导和教师就有意见。学报编辑往往也不敢或不愿意“厚此薄彼”,得罪校内某一院系的教师。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综合性社科学术期刊特别是综合类社科学报要想做到品牌化、特色化,就不能在每个学科上平均使力,而是要充分利用本校学科优势、历史传统或刊物所在地的地域特色,突出主打栏目、品牌栏目。各学科所发文章数量不平衡,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一本刊物既要有主打栏目、特色栏目,也要有次要栏目、非特色的常规性栏目;栏目设计应该相互配合、相互烘托、相得益彰。这样,每一期刊物才能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枝有叶、有主有次、结构合理的和谐体系。《石河子大学学报》在栏目设置方面充分考虑了上述原则。在突出“西部研究”特色的前提下,开设了“政治研究”、“哲学研究”、“法律研究”、“文学研究”、“历史研究”、“经济学研究”、“教育研究”等栏目(《石河子大学学报》是否可以尝试减少在一期刊物上的栏目设置数量,特别是尽量不要开设临时性栏目。当然,这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有所不为”比“有所为”更难)。我粗略统计,《石河子大学学报》“西部研究”大致占总发文量的五分之一。这种比例应当说是比较恰当的。

四、刊物建设:系统工程

学报与学校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学报是一所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当把办好学报同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把学报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结合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研究项目进行组稿和选题,真正做到举全校之力来办好学报。学报离开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要求包括主编在内的学报编辑熟悉学校的教学科研情况,充分利用本校资源、整合好本校资源。学报与学校其他各部门之间应当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做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提高。所以,主编一般由主管校长或书记兼任,以便协调学报同校内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为学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更广阔的空间。

主办单位重视是办好一个刊物最重要的条件。就我所知,石河子大学校领导对学报建设十分关心和重视。两年前,我到石河子大学参加学报同仁办刊经验交流会,学校主管领导吴新平副书记、宣传部长都亲临指导,和编辑部成员共同谋划和探讨学报改革发展大计。

这些年,《石河子大学学报》编辑部同仁倾注全部心血办刊,他们不仅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兢兢业业,精益求精,而且还每年聘请学报界专家评刊,听取专家意见,以期改进和更上一个台阶。这种做法是很值得推广学习的。当然,在期刊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石河子大学学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同外部的联系,特别是同内地学者、新闻媒体、二次文摘期刊、内地学术期刊包括兄弟院校学报的联系,通过彼此交流和探讨,通过广交天下朋友,来建立行业人脉。我们生活的时代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只有在不断提高刊物质量的同时,大力做好学报发行和宣传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在国内外学术界、期刊界占有一席之地。

我相信,有学校领导的关爱和编辑部同仁的努力,石河子大学学报一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猜你喜欢

石河子大学刊物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刊物贺词
致敬学报40年
石河子大学举行建校7周年纪念大会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走进石河子大学
系列刊物介绍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石河子大学科技园为例
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技术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