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中学生心理危机分析与干预

2013-08-15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变故灾难危机

王 甦

(四川省什邡中学,四川 什邡 618400)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各种矛盾突出,人们的生存压力很大。人立身社会,必须面对种种困难,面对种种危机。虽然高中学生身处校园,但并非生活在世外桃源,在遭遇学业压力、家庭影响、突发灾难、意外变故、重大疾病等困难时,就极易产生心理危机。每当出现这种情况,学校、班主任、科任教师必须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危机,避免产生严重的后果。这是学校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多年担任高中班主任工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次遇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情况。现就近几年处理的两个典型学习心理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以期有抛砖引玉之效。

1 突发灾难引发的心理危机应对方法

在社会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间都过着平安、平静的生活,但地震、泥石流、塌方、水灾、火灾、车祸等自然的、人为的灾难事件发生往往不可预料。当灾难事件一旦发生,总是会给人们带来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会使受难的人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

2008 年,“5·12”大地震发生时,学生刘某,女,19岁,正在我所在的四川省什邡市一所中学读高中三年级。在地震发生时该校陈旧的教学楼瞬间垮塌,一百多名学生遇难。该生是从废墟中救出的幸存者之一。但是她当时受伤严重,在成都、武汉经过近一年的治疗才得以康复。2009年9月她留级并转入我校高中三年级学习。该生虽然身体已经康复,但心理上留下了严重的地震后遗症。进校时她的心理问题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怕黑暗。晚上在学生宿舍就寝时,不允许同学关灯,严重影响他人休息,如果宿管教师强制性关了灯,她就会跑到通宵亮灯的走廊上,不睡觉和发呆。二是不愿长时间坐在教室里,每天上课时总要找各种借口出去好几次,有时情愿站在敞开的教室后门边听课。

对于该生的这种表现,开始笔者当作违纪处理,对她进行批评教育。该生从不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而是态度诚恳地承认错误,但她并没有改正。笔者在与家长沟通后,了解到该生的遭遇后,认识到该生发生了心理危机。于是向学校领导做了汇报,并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采取了必要的应对措施。

1.1 专家辅导

在“5·12”大地震后,我市与汶川、北川等市县被列入重点援助的“地震极重灾区”,很多专家常驻我市从事援助工作。笔者联系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专家,每周对该生进行两次定时的心理辅导,帮助该生消除地震灾害造成的心理影响。通过三个多月的专家辅导,该生情绪明显好转,人也变得开朗多了。

1.2 学校关心

针对该生夜晚怕黑暗的特殊情况,学校宿管科特意将该生安排到宿管老师住的房间,与老师同住。这个房间有专用线路供电,虽然晚上照明的日光灯会熄灭,但墙根处有两盏地灯通宵不灭,对她起到心理安抚作用。同时,宿管老师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的起居生活,激发了她的心理的正能量,内心逐渐趋于强大。

1.3 老师关爱

笔者作为该生的班主任,与其他老师配合,对她倾注了更多的关爱。针对她恐惧长时间坐在教室的情况,特意安排她坐在靠窗、靠门的位置,而且将门窗全都打开,这样既有利于空气流动,又能使她的心理获得安慰,变得踏实。同时,笔者经常找她谈心、谈理想、谈人生,甚至谈灾难幸存者的幸运,激发她积极乐观的生活勇气。

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她克服了因地震灾难产生的心理危机,变得乐观、开朗、积极向上,成绩大幅上升,并顺利地考上了重点大学。

2 意外变故导致的心理危机的应对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意外变故常常令人猝不及防,也常常给人造成巨大的伤痛。高中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期,抵御灾难、变故的能力较弱,一旦遭遇意外变故,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心理危机。

学生杜某某,女,17岁,我校2011届学生。2010年10月中旬的一天傍晚,她由父亲骑摩托车护送来校上晚自习,途中遭遇车祸,她左腿骨折,身上还有不少擦伤,她父亲伤势严重,不治身亡。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她的腿上打着钢钉,能拄着拐杖来上学,但她的精神状态大异于往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绪低落,对生活绝望。她家境本来就不好,母亲是下岗工人,父亲靠在建筑工地做工支撑整个家庭。如今父亲去世,母亲没有工作,自己又受伤,使她感到生活失去了依靠,完全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该生变得沉默、沮丧、绝望。二是严重自责,有负罪感。她认为这场意外事故完全是自己的责任,如果不是送自己上学,车祸就不会发生,父亲就不会去世,所以她常常独自以泪洗面,口中不停念叨“都怪我,都怪我”,而且有时还撕扯自己的头发,打自己的耳光,甚至用头撞墙。三是孤僻自闭。她以前性格活泼、开朗,自从遭遇这场意外事故后,就变得格外沉默,几乎不与人说话,不与人交流,即便别人主动与她交流,她也显得极不情愿。

针对她的这种心理危机,学校、年级、班主任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

2.1 爱心捐助

学校领导发动全校师生对该生及其家庭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的捐助活动,募集了七万多元善款,存入指定账户,由专人负责监管,做为她的后续治疗和学习生活费用,使她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也消除了她的后顾之忧。

2.2 特殊支持

针对她的家庭困难和她腿上带伤、行动不便的实际情况,学校聘请她的母亲来校做清洁工,并在学生宿舍专门安排一间寝室供她母女二人居住。这样,让她的母亲有固定收入作为生活保障,又方便她的母亲照顾她的日常生活,也免去了她上学放学的奔波劳累之苦。这种安排使她母女二人大受感动,也激发了她们敢于面对生活的勇气。

2.3 情感宣泄

笔者知道,遭遇这种意外变故和丧亲之痛的人,如果不采取恰当的方式让其把压抑的情感宣泄出来,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笔者经常以班主任的身份找她谈心。鉴于她对与人交流有抵触情绪,笔者就尝试从她最有可能谈的父亲这一话题介入。果然,这一话题虽引起了她的悲痛,但也让她开了口。笔者一边静静地认真听她的倾诉,让她宣泄压抑的情感,一边适当地插话,不露痕迹地慢慢予以正面的指导。经过几次这样的交流,她渐渐能情绪平和地畅谈了,这时笔者再渐渐把话题引导到理想、人生、未来、学习等方面,她也渐渐接受并愿意谈论这些话题。在这样的交流中,笔者明显感到她正在摆脱心理危机,走出阴影。

2.4 诱导融入

笔者尝试正面诱导她走出孤僻自闭的困境,融入到班集体的正常学习生活中,于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针对该生文章写得好的特点,以赞赏的口吻给她布置一些任务,要她替班集体给校刊、校广播站撰写稿件,要她担任每周的时事评论员,给同学讲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虽然开始她并不积极,但也无法拒绝。在这个过程中,她渐渐恢复了自信,看到了自身价值,也慢慢融入到集体之中。二是暗中安排一些以前与她关系好的班干部、同学尽可能多地主动接近该生,在学习、生活、活动等各个方面尽量不露痕迹地帮助她,甚至特意制造一些轻松、搞笑的气氛。这些班干部、同学都很好地完成了笔者交付的任务。

经过多方面的不懈努力,在高考前三个月,她消除了心理危机,恢复正常,考上了比较理想的二本院校。

以上两例,源自笔者的亲身经历,故感受深切。当然,高中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还很多,在此不予赘述。笔者相信,只要学校、家庭、社会、教师相互配合,建立起相应的危机应对机制,不论学生产生哪种心理危机,都能够恰当地应对,帮助学生及其家庭走出困境。

猜你喜欢

变故灾难危机
雷击灾难
浅析有岛武郎小说中亲子关系
一堂“变故”公开课引发的思考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危机”中的自信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境遇与心情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