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课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研究

2013-08-15宁小可单叶等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立体化政治课理论课

宁小可,单叶等

(1.重庆邮电大学 移通学院,重庆 合川 401520;2.重庆市公安局 大渡口分局,重庆 400084)

高校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与机制的探索和创新,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独立学院得到蓬勃发展,其生源主要为本科第三批并可以适当降分录取的考生,独立学院的学生有着与母体高校学生不同的特点。相对于本部学生,独立学院学生有着家庭条件较好,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强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文化基础总体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性等弱点。虽说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现实教学工作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意识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没啥兴趣,加之没有像英语四六级那样的考试硬性要求,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到课率不高,上课玩手机、讲话等情况严重,从而使教师陷入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台上滔滔不绝,台下昏昏欲睡”,自己付出的努力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挫,于是在讲课的时候就不免带有一些情绪,喜欢用点名、提问、挂科等方式来惩罚学生,导致师生之间的对抗性心理产生,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目标难以完成。从独立学院的现状来看,“专业课认真听,选修课随身听,‘两课’不想听”几乎成了独立学院校园里一个公开的秘密。因此,扭转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被动局面,积极调动教师、学生两方面积极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书育人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在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必须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保持生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师生关系平等化

独立学院的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特长突出,综合素质较高。但因为是降分录取,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产生了“能力不足、低人一等”的感觉。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一是要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和大学生建立起朋友般的平等合作关系,在探求真理的道路上共同进步,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二要充分发掘学生的特点和优点,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禀赋,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学习障碍。教师要学会进行因材施教,实施符合个体需要的教学与管理方式。保护学生的尊严感和幸福感,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三是要主动接近学生。上第一节课时,笔者就把自己的QQ、电子邮箱和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告诉学生,向他们说明如果有疑问,欢迎随时交流,也鼓励他们对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多提意见,同时向学生承诺每条短信必回,每封邮件必复。

2 教学模式立体化

(1)教学目标立体化,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从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着眼,统筹安排,适当开设人文、艺术类选修课或讲座,加大人文素质教育力度,构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1]。(2)教学内容立体化,教学内容的推陈出新是教学过程永恒的客观法则。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精神在于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只有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才能吸引人、说服人、教育人。(3)教学手段立体化,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整个教育系统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和人文化。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借助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让学生在课内课外最大限度地接受政治理论知识的熏陶。(4)教学评价立体化,实行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试卷成绩和论文报告相结合、教师考核与辅导员考核相结合、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等多种考核评价方式,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政治思想素质。

3 教学方法多样化

(1)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是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当前实际,选取国内外重大事件、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展开课堂讨论、辩论等,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方法,打破一教一学的局限性[2]。(2)实践式教学法。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通过社团、党团活动,“三进三同”,带薪实习等形式认识社会、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3)情境模拟式教学法。思想政治课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如“新闻发布会”等,让学生模拟新闻发言人和记者,通过一系列问答、探讨、研究、争论,使学生明辨是非,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在情境中学习思想政治知识。(4)案例互动式教学法。思想政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组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自觉学习政治理论。(5)视频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脑的视频功能,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探究问题生活化、零散问题系统化。

4 教学环境生动化

(1)巧用幽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课讲述的是“严肃真理”,教师巧妙地使用幽默的语言,可以给紧张沉闷的课堂注入兴奋剂,形成愉快、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枯燥的理论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享受,学生在笑声中掌握知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巧设疑问,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托翁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政治理论在教学疑点、时事热点处设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调节课堂气氛,优化教学效果。

[1]陈为旭,郑声文.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8):130.

[2]王文彦.当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课新教学方式之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147.

猜你喜欢

立体化政治课理论课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基于立体化教学方式的Java课程教学研究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如何上好政治课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第六师高效立体化栽培技术研究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