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媒体时代音乐录音师应具备的素质

2013-08-15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录音师音响录音

孟 越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录音的过程是音乐录音师的音乐音响创作过程,尤其是在室内的音乐录音工作中,一定要摆正录音师的位置:其创作过程应该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音乐作品、演员、录音棚以及传声器等各种录音器材,都是用来创造音乐作品的素材、条件和手段。对于音响审美修养很深、录音技术高超的录音师来说,充分发挥主观创造精神,这里有一个相当广阔的、供其创造的领域;相反,拥有再好的录音条件,如果录音师将自己置于被动地位,或者不去积极参与录音方案的设计,对录音中出现的不合理问题不干预,一切都以一种即兴的、凌乱的方式来安排,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其作品也是经不住推敲的。

总体来说,音乐录音师应达到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第一,听音。对于未来的音乐听众来说,录音师是第一位权威的听众,有权对艺术和技术的好坏发表意见,决定取舍。第二,音乐录音师作为音乐艺术创作的指导者和实践者,应和作曲、指挥、唱奏者们交流意见,共同讨论、把握作品及表演的风格,酿就愉快、和谐、模切的创作气氛,这是录音艺术作品成功的前提。第三,录音师的学识结构、心理素质要好,既应了解艺术家心理,给予充分尊重,又不投合,力争高起点。第四,阅读总谱不仅是为了设计录音预案,还为了在录音过程中细斟酌、严要求,指导创作和操作,当然也便于后期缩混、剪辑。第五,当好把关人,这与艺术见解、学识水准、理论修养有很大关系。第六,良好处理各种关系,讲究自我修养,注重语言艺术,对各声部一视同仁,顺乎自然地运筹全局。

一、学科知识体系

作为一个录音师,首先面对的就是技术设备这一关。所以在学习的时候,有很多课程都是技术性课程,比如电子电路。即便在国外也是一样,只有修过特定的课程以后,才可以学录音这个专业。

因此,具有良好的学科知识体系对于音乐录音师更好地成为音乐“把关人”具有基础性的前提作用。与作曲、指挥、表演艺术家们相比,音乐录音师是有自己特点的艺术家,理工科的大学无法培养这样的艺术人才,音乐艺术院校的传统院系也难以全面地实施培养目标。以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的录音系为典型,这些专业的设置适应了这一发展,随后多所高校都相继创建了音乐录音的相关专业,培养出一批批的新型艺术人才。随着录音技术的发展,录音这一学科成为国内许多艺术院校都开设的专业课程,甚至有不少综合类院校也结合自身的学科力量,开设了与音乐录音相关的专业。由于学校的教学特色不同,因此不同的录音专业也有着不同的教学侧重,各个学校对录音系学生的培养,都不局限在单纯的技术层面,而将其定位在艺术类专业的培养。如今的声音艺术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专业的学校教育能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一切实践活动都不能脱离理论的支撑,优秀的音乐录音师应该具备相对全面的理论知识。

音乐录音师之所以要掌握各种艺术常识,是因为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类型的问题。比如录制电影音乐,就需要与电影音乐作曲家进行沟通:电影音乐的录音又有其特殊的音响要求;用表示不同情绪内容的音乐,如滑稽音乐、抒情音乐等来烘托影片的气氛。因此,学生应全面接触各种音乐风格的影片并客观地对其进行分析,加深对电影视听语言及电影音乐理论的理解。要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避免音乐风格与电影内容的脱节。了解电影音乐的好坏与否,并不是以音乐的演奏效果为标准,而是以是否体现了影片的总体构思为准绳。对这些问题的准确把握,需要靠录音师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因此,学校在系统专业化的学科教育中应注意到:学生是经过比较全面的艺术、美学、心理、知识等的考试录取的,不管将来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是什么,都需要对表演艺术体系和艺术录音体系有较全面的理解、把握,都需要把艺术和技术紧密结合,融会到录音创作机制里去。因此摆脱传统院系教学的单一模式,把艺术理论的学习、艺术实践的磨练和技术理论的学习、应用技术的把握、系统机制的探究等结合起来是完全必要的,是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专业化教育方式,这比艺术院校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再学习技术理论、应用理论,或者理工科大学毕业生上岗以后再学习音乐艺术和其他表演艺术等,显然要合理得多、科学得多,效果也会好得多。

二、音乐天赋与音乐艺术修养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过:“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可见,只有没有缺陷并经过训练的耳朵,才能欣赏美好的音乐,才能发现美声。所以,主观的感觉器官是否具有感受的能力,是否健全是美感产生的关键。比如对于歌唱者来说,没有正常的听觉,就难以判断自己歌唱音响是否正确,对于音高、音色、力度等就无法处理,这样的演唱,就会音准不好、音色选择不当、力度安排失宜,美好的歌唱音响也就无从谈起了,即使声带、共鸣等条件再好,也终归无用。对于听赏音乐的人来说也是如此,没有健全而受过训练的耳朵,容易美丑难辨、好坏不分。

一个优秀的录音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听觉能力。这种听觉能力是如何得来的呢?正如其它的感觉器官一样,一部分是先天的,一部分是后天的。先天的感觉能力,一般说是人类的生理本能;只要听觉器官健全,对音响就都能具有辨别音高、音色、强度与方向的能力。这个能力的大小虽根据先天的条件,却并不完全一致。例如,有的人具有固定音高的感觉,不用怎么学习与训练,就可以显示出具有辨别不同音高差异的能力;有的人学习相当长时间,甚至终生也难建立起这种固定音高的感觉。音乐录音师有好的音乐感是其成功的重要基础。对于一个从事录音的人来说,这种与生俱来的音乐感成为入学考试必须测试的内容之一。以中国传媒大学每年的艺术类录音专业测试内容为例,视唱练耳成为考核的重中之重。而考生视唱练耳的水平高低,直接反应了其是否具备作为一个音乐录音师的基本条件。

先天条件固然是基础,而后天的学习同样十分重要。对于电声、厅堂、乐器与歌唱等音响,听觉是否具有感觉能力,主要靠后天的学习。音乐与音响界人士对耳朵的训练十分重视,强调要经过各种各样方式的练耳,使之具有十分准确与灵敏的听力。例如,经过听音练耳训练的人,即使音高变动五音也能感觉出来;而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在音高相差50~100音分时也可能觉察不出来。尤其是电声音响中的染色音、低频交流音等等,不经过长期训练是很难觉察的。至于对音响的强度与音色细微差别的辨识能力,那就更需要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了。这些内容,也同样会体现在入学考试的考核内容中,比如特长的展示、音乐方面的知识问答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了考生后天的艺术培养的层次。这种从小的培养和锻炼,为成为一个优秀的录音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人们的音响审美观之所以有高低之分,是由音响感觉的灵敏度和对音响的分辨能力决定的,同时也是文化艺术、音响美学的修养所决定的。二者良好结合,才能提高音响美的鉴赏能力。艺术家的艺术修养越高,他们的创作越自由,使得技术手段带着艺术灵感驰骋在三度创作的广阔天地。

三、需要有对声音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对于录音师来说,仅仅过了技术和天赋这道门槛是不够的,能不能做一名有创造性的录音师还需要对声音具有创造力和表现力。很多时候声音是被人们“忽视”的,或者说某些声音只被人的下意识注意到了。录音师要能够把这种下意识上升为意识,要能主动地运用声音来表现出创作者所要传达的内容、情绪。就像演奏乐曲一样,首先要会演奏,才能表现乐曲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由于对乐曲的熟练,才能将它以动听和美妙的方式展现。录音也是这样,运用技术来实现想法。技术和创作二者是不能脱节的,它们是一张纸的两面,缺了哪面都不行。比如说,拍天安门广场升旗,拍下来以后,不带声音看和带声音看完全是两码事。没有声音,只能看到画面里国旗升起来了这个现象。但加上声音,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在创作的时候,跟导演谈的更多的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环境声,达到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效果。

四、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社会能力

音乐录音师与演员、作曲家的关系,类似于电影导演与演员和编剧,音乐的“导演”必须能够驾驭整个庞杂的音乐录音工作,保证录音的顺利进行,因此具有好的心理素质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录音的过程中,音乐录音师就是一个统领,合理地调配资源、人员,应对各种不同的突发状况,都需要不断地丰富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把关人”。

举个例子,在录音过程中,音乐录音师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个话筒位置的设置不当就可能导致某个声部或某个乐器音色拾取效果不佳,录音师需要再来录一遍,那么此时就需要尽快解决问题,并且提出好的补救方案。没有好的心理素质,可能急得手忙脚乱却仍不知问题出在那里;与歌手或乐手的沟通不当很有可能会影响接下来的录音过程顺利与否,影响演奏者的情绪,那将直接导致作品的失败。

五、新技术与艺术修养的提升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预示着传统唱片行业的衰落与数字音乐时代的兴起,不同播放载体和欣赏环境的需求使得传统录音技法也随之变化与发展。要想使音乐作品不断为各受众群体所接受,音乐录音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修养,与行业技术的前沿接轨,多与行业精英学习交流,通过多种途径完善自身知识与技术架构,这种学习应是持续的,从业人员应该保持较高的责任感与艺术追求。

除了技术的更新换代,音乐录音师自身的艺术修养也应不断提升。由于音乐录音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行业,因此从业人员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创作心态,确保自己在技术上与艺术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录音师是借助于电声技术,以声音的素材为基础进行艺术创作的,美学修养是录音师的基本艺术修养。只有经过学习和训练的耳朵,才能欣赏、发现和创造美好的音乐,即使同一种乐器,由于演奏者水平的差异、乐曲风格的不同,录音师也要对其进行必要的修饰或使用不同的技术处理。而最终对作品的要求就是弥补演奏时的不足,或反映出不同的风格。

音乐录音师是音乐唱片录制的负责者,他对新录制的音乐作品,尤其是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实施开拓性创作预案时,应具有独特而富有说服力的艺术见解;他应对录音创作所设计的种种手段和附加设备等做到心中有数,力求最佳的措施和量值。在新媒体时代,音乐录音师应更加强调技术的更新以及艺术能力的提升。总之,录音师应对音乐作品录制的总体效果、艺术质量和技术实施的优劣负责。因此,音乐录音师是具有多种能力的高素质全能型人才,好的录音师应能在音乐产品的制作过程中,做一个真正的“把关人”,对音乐本身负责,对听众负责,对音乐文化的传承负责。

[1]林达悃.影视录音心理学[J].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2]韩宝强.音的历程——现代音乐声学导论[J].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3]姚国强,孙欣.审美空间延伸与拓展——电影声音艺术理论[J].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4]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J].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5]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从现代心理学视角看大众传播[J].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录音师音响录音
译制片录音师的艺术修养及艺术素质
音响销售面对面之我卖音响的这些年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Listen and Choose
音响行业真的“难”做吗?
Listen and Color
新媒体时代音乐录音师应具备的素质探讨
为定制安装而生SpeakerCraft,纯粹的定制安装音响品牌
录音师星星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