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2013-08-15蒲朝云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研究性开放性同学

蒲朝云

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蒲朝云

蒲朝云/福建省莆田第五中学教师,中教二级(福建莆田351100)。

研究性学习逐渐地成为了高中数学课的必修课程,老师引导学生用科学研究的形式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提升同学们的学习主体观念,掌握学习的方法。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做法是同学们通过老师的指导,在自然和社会以及生活里选择与确定研究对象,积极主动地收获知识和运用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学习行为,这一行为与科学研究过程很相似。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1.开放性。研究性学习最突出的特征为教学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学内容是开放的。研究性学习所研究的内容不是固定的知识结构,而是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有关,其出发点是研究与解决同学们比较关心的某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牵扯面比较广。研究的内容既可能是某一个学科,也可能跨越多个学科;既可能侧重理论研究方面,也有可能为比较偏向实际动手能力方面。研究性学习所研究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天文地理,古代与现代,国内与国外,只要同学们有兴趣,想研究,都可以当成研究课题,但是前提条件为它具有研究可行性。

第二,教学空间是开放的。研究性学习研究的课题注重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比较关注的是活动和体验的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地点不受束缚,既可以是教室,也可以是图书室或是阅览室,也可以进入社会进行社会实践;进行勘察取证或者采访有关学者专家以及收集信息等。

第三,学习手段和思维方式是开放的。对于不同的研究目标,就要采用和它相符合的学习方法,例如,问题研究法和课题设计以及实验研究等等。要将多门知识运用于研究中,使得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有助于同学们的思维方式由单一向多元发展、由平面向立体发展、由封闭向开放发展、由被动向主动发展。

2.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学习内容为经过老师的引导、同学自己选择研究的课题: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提出问题,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自主研究得出结论。于是,研究性学习所研究的内容,需要老师给同学们一定的指导,并不是将某一个材料交给同学们,让其把握与记忆。这个问题既可以是通过案例引出,也可以是老师提出,鼓励同学们自主进行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

3.实践性。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比较注重理论和社会、生活与科学间的联系,尤其关注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问题,例如环境问题和技术问题等。老师要指引同学们关心实际生活,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

1.创造适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们的研究内在动力。老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发现新知识和旧知识的“冲突”,产生认知冲突,引起学生们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与此同时,在学生们确定研究课题的过程中,也有利于学生们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提高,学生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培养。老师指导学生们确定选题的同时,也要给予问题选择指导,引导学生们从各个角度明确研究内容,例如,在数学应用中或者是不同学科选择中来明确课题。使得该课程能够顺利地进行,老师要让学生们会制定方案,明确研究项目题目、组成研究小组的人数、研究目的和研究的内容以及方法等等有关内容。研究方案的制定可以依照所要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确定,明确研究课题以后,老师的主要工作为指导学生们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在学生们结束活动之后,此时老师要让学生们将他们各自所获得研究结论进行交流与沟通,老师对学生们的研究成果给予一定的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以鼓励与表扬为主,与此同时,各个小组之间也可以进行一定的交流与评价。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求知欲是学生们探索问题的内在驱动力,学生们的求知欲越强烈,他们主动探索的积极性越高,他们的思维就会得到发展,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此同时,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悬念、讨论、引趣等多种方式,活跃数学课堂氛围,使得学生们的学习欲望以及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让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发展。例如,数学老师在讲“黄金分割”这个知识点时,阐述了“优选法”对工业生产达到最优化目标的重要影响,以及它对农业生产实现最优化目标的重要影响,还阐述了优选法在建筑和艺术以及语言等层面的巧用。通过这些讲述,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是无处不在的,生活之中到处都体现着数学思维,使得同学们探索数学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让他们有尽快掌握该知识的想法。

事实表明,在注重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生动活泼、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们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被调动起来,有助于同学们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的培养,这也有助于同学们研究能力的培养,也使得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升。

3.通过开放性数学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开放性数学题是研究性思维的具体表现。解决问题答案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开放性数学题为问题的形成过程,是对问题解决者实际状态的具体反映。开放性数学题的解答有助于同学们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有助于提升个别同学的研究能力,便于数学老师因材施教,这种题型可以培养同学们思维的发散性以及灵活性,让同学们有一定的成就感,感受到数学的美感。从中可以看出,开放性数学题对于研究性学习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开放题的主要作用就是培养同学们的研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训练同学们进行独立思考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以数学开放题为着手点,可以让同学们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与提高,使高中数学教育逐渐走向开放化与个性化。

面对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采用最佳的学习方法为数学课程所追求的,同学们对于数学的学习不能只是束缚于数学概念和数学定理以及数学结论的理解与记忆上,最主要的是注重创新意识、自主研究能力、合作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在高中数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同学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同学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数学研究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得到提升,进而使得数学实践能力有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

[1]杨桂玉.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14):107-108

[2]韩少忠.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探讨[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2,(19):10

[3]韩林.高中数学课堂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6):89

[4]周海峰.探析高中数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1,(10):45

[5]曾焰生.在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初探[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6):82

[6]李俊雄.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6):91

[7]王君芬.高中数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187-188

[8]万铁利.浅析如何在高中数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J].教育教学论谈,2011,(10):90-91

姚 旺

猜你喜欢

研究性开放性同学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寻求开放性道路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