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语料库的多义词“go”的词义扩展机制探究

2013-08-15

电子测试 2013年14期
关键词:多义词多义范畴

周 露

(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11100)

在日常的语言交流中,人们常遇到一词多义现象。“今天我在网上拍了个衣服”。这里的“拍”失其本意“击,打”,有了“购买”的意思。“打”本意是“击”,在“打肉”一词中,“打”意为“买”。“囧”原为光明之意,现在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尴尬”之意。“打酱油”、“躲猫猫”、“俯卧撑”等词汇在当今的语言使用中逐渐衍生出新义,其意义已经和最初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常常感到惊讶的地方,词义为什么发生变化,已经超出原来的理解范围。

一个词刚出现时,总是代表着一个事物、现象、性质或行为的名称,它往往是单义的,表现出一词一义的特征。但随着人们自身认知能力的提高,对世界的事物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人的大脑中不断形成新的认识以及对抽象概念新的判断,出于语言经济性原则的考虑,同时也为了减轻大脑的记忆负担,人们在创造新的语言符号的同时往往赋予原有的语言符号以新的意义,于是一个语言符号便具有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从而形成了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并不是任意的,而是遵循人的认知发展规律的,是建立在一定的认知模式基础上的。一词多义的研究由来已久。自1867年语义学创始人Brea1造出polysemy这一术语以来,语言学家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多层面的研究。可以和如下内容相关:意义扩展、概念隐喻理论、义项图式理论、家族相似性、范畴理论、典型范畴等等。对一词多义的研究大都是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进行的,其核心是:一个词所具有的多重意义组成一个互相关联的意义范畴或网络,它们之间的关系或通过隐喻、转喻而实现,或经由概括、具象、意象转换而引申,因而一词多义可被视为一个系统。

对一词多义的研究分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从微观上,一词多义的研究是对个别词汇的一词多义展开的。从宏观上,一词多义的研究是从理论角度出发对多义现象进行解释说明。本文将从微观角度,借助语料库探究多义词“go”的多义产生机制。本文将自建两个文本语料库:《贝尔沃夫》和《坎特伯雷故事集》来探究多义词“go”的起始意义。两个互联网在线语料库:美国历史语料库(COHC)和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将被用来探究多义词“go”的扩展意义,据此探究其语义扩展机制。

《贝儿沃夫》,是英国最早的叙述史诗,被称为"national epic",共含有3183行。多义词"go"在其中共出现53次。以"go"的形式出现15次,以"goes"形式出现4次,以"going"形式出现2次,以"gone"的形式出现9次,以"went"形式共计23次。"go"的主要意义有下列六 种:(1)to leave a place,depart;(2)to move or proceed, especially to or from something,or to do some activity for certain purpose;(3)to develop;(4)to fail or give away;(5)to pass or elapse;(6)to die.《坎特伯雷故事集》是由乔叟在其晚年时期写成的,它描述了英国十四世纪来自各个阶层的朝圣者,他们使用的语言覆盖了当时的英国社会各阶层。在这本著作中,"go"共出现744次:"go"出现356次,"goes"出现24次,"going"出现12次,"gone"出现89次,"went"出现263次。通过研究发现,除了上述"go"的六种意义外,它增加了四个意义:(1)to become; (2)to make a certain sound; (3)to be known; (4)to reach or give access to。

美国历史语料库收集的材料是从1810年到2009年,总达四亿词汇量,其材料覆盖小说,杂志,科技文章等等。它是在线互联网中最大的英语历史语料库。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中的材料收集起始于1990年,并每年定期更新其语料库,语料来源广阔,覆盖了各类书面与口头材料,其容量高达四亿五千万。在美国历史语料库中,"go"的意思继续增加。其增加的意义为:(1)to be sold; (2)used as an exclamation to take an action; (3)to proceed and used before an verb。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中,"go"的增加意义为:(1)to keep or be in motion; (2)to result or end, turn out; (3)to be or become consumed or used up; (4)to be phrased, written, or composed; (5)as a noun,an attempt at doing something。多义词"go"的意义在此期间增加了很多,主要概括了以上各种意思,其他很多意义大都依靠语境,离开其语境,意义不再成立。

通过对两个自建语料库和两个互联网在线语料库的研究,从词义看,多义词的词义是不断增加的,其词性也在发生变化。在两个自建语料库中,"go"皆被用作动词,无名词作用。而在美国历史语料库中,"go"多次被用作感叹词,无真正意思,充当功能词。例如,"the truth is out! Go,go!Run, Mr.Bertrand! Go! Go!" 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中,"go"被用作名词也占一定的比例。 其以"a go"形式出现627次,"the go"形式出现618次,"this go"出现364次,"one go"出现191次。

经过对多义词"go"的词义的研究,发现其意义扩展机制表现在其词义范畴通过辐射和连锁两种方式逐渐扩大,意义变的丰富化。词义的扩展不是随意的,是通过人类思维的隐喻与转喻机制发展而来。一开始,"go"表示"离开"之义,通过转喻,其可以表示为"售出,售价为",例如在例句"your unfortunate black and copper cattle will go at a good price"。通过人类的隐喻思维,"go"还扩展为"死亡"之义,例如,"lands and cities he left his sons when he went from the earth"。多义词的词义扩展的例子还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一词多义现象是词义历时发展的结果,在此过程中范畴化,转喻,隐喻等认知能力的作用非同寻常。多义词的词义构成了一个由语义链连接的范畴其中的核心语义是该范畴的类典型。词义范畴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新成员不断从已有成员中衍生或分裂而出。在词义范畴扩展的过程中,新成员的衍生、已有成员的分裂主要是通过转喻和隐喻来实现的。转喻和隐喻是词义扩展的两大认知工具。多义词的词义扩展是在同一范畴内通过转喻、隐喻来实现的。

多义词"go"的词义扩展机制还体现在词性的扩展。多义词"go"在一开始,表达的是一种离开的动作,是作为动词,是英语词汇中的最基本动词词汇。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中,"go"作为名词出现的例子非常多,如,"I can make a go of it"。它的意思是尝试。在"It is a go"中,它表示机会的意思。这是其固定下来的意思,它还有很多在语境中的意思。在美剧<绝望的主妇>中,四位主角在打桥牌时,一主角说, “ I don't know I have this go"。在在语境中,"go"的意思是习惯,当她抓了一手好牌时,她会轻弹酒杯的习惯。这意思是靠语境来理解的,脱离语境,这个意思将不复存在,人们也很难单看这一个句子来理解"go"的意思。多义词"go"通过转化词性,其词义是翻倍增加的,因此,转化词性是其词义扩展的第二个机制。

在上述研究中,几次提到一些多义词"go"词义是依赖语境的,脱离语境其意义很难明确。这体现了多义词"go"词义趋向虚化,渐变为乏词义动词。乏词义动词是指一些动词词义模糊,几乎没有意义。在语料库中观察发现,多义词"go"的词义模糊,离开语境,很难判别其词义。例如,"this can be a go"其具体意义很难断定,仅分析出其是被用作名词的。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中,出现很多"go"加副词或者介词构成搭配的例子。例如 "go after","go for","go away","go back"等等。多义词"go"在加了这些副词、介词后意义变的明确,同时它也扩展了其词义,其意义范畴又进一步扩大了。多义词“go”词义扩展机制也表现在其词型类别向乏词义动词的转变。一方面,多义词“go”通过与介词、副词的搭配其意义范畴扩大了。另一方面,一个搭配的意义也可以是多义的,这样多义词“go”的词义范畴进一步扩大。例如,“go for”既表示攻击之义,又有喜欢,适用于的意思。

本文通过对两个自建语料库和两个在线互联网语料库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多义词“go”在不同时期在词义上的扩展,接着探讨了多义词“go”的词义扩展的三种机制,借助互联网语料库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微观分析。

[1]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2]束定芳.现代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卫乃兴.搭配研究50年:概念的演变与方法的发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猜你喜欢

多义词多义范畴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体认原型范畴视域下多义词延伸及对学科英语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多义词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中、英多义词的翻译识别劣势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维吾尔语动词“t∫iqmap”多义范畴的语义延伸机制
《锦瑟》赏析
多车道自由流技术在多义路径识别领域的应用
俄语动词隐喻的语义解读*——兼动词多义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