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类大学三年级学习转型期学生工作探析

2013-08-15

文教资料 2013年10期
关键词:班干考研工科

张 坤

(安徽理工大学 测绘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大学生在大学的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任务要求和个人需求,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群体特征,因此,大学各年级的学生工作应该有不同的侧重,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例如,大一学生刚来到大学,往往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或者适应不了大学的学习方式,所以大一阶段学生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学风建设,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学会适应大学生活。到了大二,大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方式,这就要引导他们适当参加校园文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到了大三,学生又要面临一个学习转型期,学习内容由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转为集中学习专业课,同时很多同学又面临着选择复习考研还是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困惑,要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到了大四,主要是做好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

本文针对工科类大学三年级学生学习转型期的特点,探讨如何做好这一阶段的学生工作。

一、工科类大学三年级学习转型期学生的特点。

(一)学习内容:集中学习专业课

虽然在大一、大二,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专业基础课,但那时主要是学习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的集中学习则是从大三开始的。这一学年,他们不仅要集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还要进行相关的实习与实践。

(二)学生的困惑

1.出路选择之惑:考研还是就业

到了大三,很多同学开始思考毕业后继续读研还是直接就业的问题。一些同学目标很明确,就是考研,并且一直在为之做准备。另外一些同学目标也很明确,就是就业。但也有不少同学犹豫不决,困惑不解。

无论是选择考研,还是直接就业,都没有错,问题在于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选择。有些打算考研的,不是出于自己求知深造的目的,而仅仅是因为家人希望他考,或者对自己找工作没信心迫于就业压力通过考研逃避就业,或者看身边的同学都要考自己也跟着考。有些打算就业的,也不是自己主动的选择,而是对考研没信心,他们没有为将来就业做任何准备,而是浑浑噩噩地度过每一天。也有一些同学为稳妥起见,干脆做考研和就业两手准备,招聘会开始后,整日往返奔波于考研自习室和招聘现场,一边复习应考,一边准备面试,忙得不亦乐乎,但又心乱如麻。

2.专业学习之惑:不喜欢或者以后用不着还要不要学

大三会有很多学生反映对本专业没兴趣,这很正常。他们中的大部分虽然说没兴趣但仍能认真学下去,只有一小部分,以及准备跨专业考研和就业的同学对于要不要学好专业课比较困惑,甚至一些同学采取了比较极端的做法,放弃了专业课的学习,他们认为以后用不着现在就没必要学。

3.没有困惑的困惑

相较于上面几类同学的困惑,也有一些同学从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未来,他们不是淡定,而是在逃避现实。正是由于他们没有困惑,才最令老师为之困惑。他们上课的效果不好,人在教室,心不知道在哪儿,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或者发呆,头脑是空白的,眼神是迷离的。如果老师要求不严,他们会经常逃课,甚至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

(三)困惑的原因:缺少职业规划能力

到了大三之所以出现上文提到的几类困惑,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缺少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他们既不能客观地了解自己,又不了解未来的职业,受周围环境影响,自己的价值取向出现混乱,这就使他们没有能力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做出正确选择,即便现在做出了决定,也不保证以后不后悔。

二、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教育:引导工科类大三学生找到前进的方向。

斯宾塞说:“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能够不教。”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针对工科类大三学生的困惑,应该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切实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教育,引导和启发学生自己觉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和技能,确认自己的价值取向,了解未来的职业要求,从而自主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并为之奋斗。只有这样,教育者才能达到不用教和不用管的目的。

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教育越早进行越好,可以从学生一进校就开始。除了通过传统的方式,如课堂、班会、专题讲座和座谈、辅导员谈心等外,也要积极探索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我们提倡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教育生活化,通过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里,然后引导和启发学生找到前进的方向。

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去学生宿舍,了解他们的起居和生活状态,了解他们喜欢玩的游戏、喜欢看的电影和电视节目,了解他们正在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我们要加学生为QQ、飞信、微信好友,经常浏览他们的空间、博客、人人、微博。只有跟上学生的节奏,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与所需,让他们感受到关爱,用他们最熟悉的语言和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与他们沟通,才能更好地走进他们的心里,成为他们的知己。当他们遇到困惑的时候,我们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或身边其他人的成长经历,曾经遇到的类似的困惑,以及是怎么走出困惑的告诉他们,这样就会给学生很多启发,也不让他们觉得是在进行生涯规划思想教育。

三、工科类大三学生的日常管理:抓好两支队伍,服务两个群体。

(一)抓好两支队伍:班干和党员

1.抓好班干队伍

班干队伍是班级日常事务管理的中坚力量,抓好班干队伍,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事半功倍。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班干调整。通常到了大三,班干队伍已经固定下来,轻易不再进行调整。但是,如果有班干准备复习考研但又平衡不了班级工作和个人学习之间的关系,或者责任意识不强,或者如果班级其他很多同学也希望得到锻炼的机会,那么就应该及时进行班委换届。当然换届前,要做好现任班干和有意向参选的同学的工作,确保换届后班级团结,各项工作连续稳定,确保参选人即便没有当选也要让他们在班级事务中发挥“正能量”。

第二,实行主要班干例会制度。通过这个平台,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各班的最新情况和主要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交流班级工作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班干特别是主要班干的工作能力。

2.抓好党员队伍

到了大三,各班都有了一定数量的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要通过规范党员发展流程、完善党员考核评价机制,提高党员发展和培养质量,让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同学中切实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比如,可以在学习方面、遵规守纪方面、素质拓展方面和帮扶他人方面,为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制定详细的考核评价标准,对于考评不合格的,及时进行教育和惩处。

(二)服务两个群体:复习考研群体和准备就业群体

根据对未来的不同规划,大三学生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群体:复习考研的和准备就业的,尽管这两个群体之间也有部分交叉。要针对这两个群体的不同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引导,让他们在确保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储备。

对于要考研的同学,为他们及时提供考研方面的信息和指导,引导他们合理安排复习计划,选择报考学校和专业,为他们解决复习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对于要就业的同学,为他们及时提供就业方面的信息和指导,引导他们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做好专业课的学习和专业教学实习。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和专业老师的科研项目,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他们传授求职、面试的方法和技巧。

对于很多工科类大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大三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既是他们大学学习的转型期,又是他们人生之路的转折点,这一时期做出的决定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影响他们未来的人生走向。对于工科类大学的学生工作者而言,大三是一个特殊的阶段,有着特殊的工作要求,做好大三的学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大三年级的学生工作进行专门的研究和探索。

猜你喜欢

班干考研工科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培养学生自我管理
班级管理中选拔与培养班干的策略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如何做好中职班主任工作
考研不易,更要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