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伪君子还是真小人——析《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人物形象

2013-08-15董小婉

文教资料 2013年35期
关键词:法器老君太上老君

董小婉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西游记,我们都看了一遍又一遍,不过大部分人都是在电视上看着86版西游,默默的感慨,西游记真长啊,看了这么久还没取到经。再重读《西游记》,我又发现了许多与电视不太一样的地方,毕竟电视是电视而小说是小说。引起我注意的不是师徒四人的改变,从原本零散的取经四人组到最后成仙成佛的功德四人组。无论是原本在小说中迂腐又怯懦的唐僧,还是在电视中活灵活现的孙悟空,抑或是吃西瓜吃的让人印象深刻的猪八戒和全部台词只有四句的沙僧,这些都让我觉得妙趣横生,但我感兴趣的却是看起来与取经大业完全无关的一个人——太上老君。

一、太上老君不同的人物形象

太上老君,全称一气化三清太清居火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气所成日神宝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简称老君。

传说盘古开天后,以力证道,身躯化为大地,血液变成河流,毛发化为星辰,双眼变成日月,身上的十二滴精血与浊气结合成十二祖巫,三股清气化成了"三清祖师"。太上老君就是三清中的太清。又被称“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

太上老君居于在三十三天之上 (道教的居天与佛教不同)是真正意义上的道教开山道祖,位列至高神三清尊神之第三位,在千年中国道教的演变史中,一直担任着极为重要的特殊角色。

从百度上的介绍,我们完全可以看出,太上老君是一个具有极高地位的神仙形象,所谓跟脚好。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他的出身很好。

大部分情况下,太上老君都不干什么事,主要就是练练丹,串串门。第一次提及他时,就已经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仿佛是一场极热闹的宴饮,酒到酣处,主人却忽然离了席。去了哪里?原来,跑去惹更大的麻烦了。孙悟空到了清净的兜率宫,还没玩够,所以连太上老君的仙丹也都当糖豆全给吃了。要是是我,我也得恨死他。

所以在《西游记》里,他抛弃了他清净无为的政治主张,在二郎神与孙悟空斗法的时候,躲在暗处,悄悄用他的金钢琢偷袭了孙悟空。好吧,不止他一个人想这么干,观音菩萨也想,可惜道具不给力,害怕被金箍棒给打碎了。

菩萨问老君,有什么法器时,老君一连三个有字。一瞬间我们就看出了他报仇心切。当时丢了仙丹,老君也没有大吵大闹,自己练了这么久的丹,全给个畜生吃了,太上老君却能忍住,保持他的仙家风范,只说:“老道宫中,炼了些九转金丹,伺候陛下做丹元大会,不期被贼偷去,特启陛下知之。”半句不提自己的愤怒,看起来像是一个克己守礼的好仙君。

再来看,是太上老君自己要偷袭的吗,不是,是菩萨要偷袭啊,老君只是在担心菩萨的净瓶碎了而已。所以,菩萨也就顺水推舟,给了老君一个报仇的机会。他说自己要报仇了吗,没有。可是最后,孙悟空被捉到了。

要怎样来评价这样一个形象呢。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太上老君就是一个默默躲在暗处的人。你得罪了他,没事,他只会轻描淡写的跟上级报告一下损失。等到你倒霉的时候,他绝对要狠狠报复回来的,落井下石只是低境界,落井下石还要若无其事的把自己摘出来才是本事。

二、《西游记》中的作为

捉住了孙悟空,可是,怎么都弄不死他。这可急坏了太上老君,怎么能让这个祸害自己的死猴子活着,所以,老君领旨去炼丹了。

其实老君肯定是自负能弄死孙悟空的,要不然也不会打算把他炼成丹。毕竟,自己的丹炉温度还是很高的,所以欢天喜地地去报仇了。

可惜,刷怪的孙悟空遇到的小boss都是给他提升技能的,只有最后遇到了像如来一样的大boss才被灭掉了。

在炼丹之前,孙悟空已经很厉害了,会七十二变,筋斗云,还有金箍棒这类法器。前期已经是战斗值逆天,有了火眼金睛之后,更是如虎添翼。可是就是这样的孙悟空,还是被如来一只手给灭了。由此,我不得不去想,与西方满天神佛相比,东方一众以玉帝为首的神仙似乎享受得太久,已经失去了战斗的能力。只有二郎神,勉强与之一战,可惜二郎是还是听调不听宣的,跟玉帝还有杀母之仇。

看起来就是这样一个腐朽又无能的天庭,接受了地上人们数千年来的膜拜。从太上老君我们看出来的东西不多,他是不是真的这么无能,是不是真的这么怯懦,或许其实他是有能力与孙悟空一战的,可是自恃身份,不愿降低身价去和一个孽畜斗法,或许他只是不愿日后相见时,还被记仇的孙悟空狠狠摆一道。

我一直觉得太上老君是很厉害的神仙。因为在洪荒之际就已经诞生,那个时候,连玉帝也还没有出生呢。所以,我更倾向于,太上老君其实是能干掉孙悟空的,可是他不出力,只是等西方的观音推荐二郎神。这种拿钱不出力的人,在哪里都是存在的,关键看是藏拙是否高明。能让大家都以为自己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也是一种能力吧。

大家也曾今八卦过如来和老君打架谁会赢,众说纷纭,无法定论但不可否认老君的实力至少可以和如来比较一下,还是比较厉害的。

俗话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我估计着,太上老君也是怀揣着这样的想法,才躲在暗处,一声不吭。

三、太上老君的心里猜测

我个人更偏向于,《西游记》是一场游戏,唐僧四人就好像是神仙手里的棋子。高兴了就叫自己的坐骑,侍童去给他们添点麻烦,增加一下通关难度,不高兴了就不理他们,还要放出唐僧肉吃了能长生不老的传言,以备自己没空给他们找麻烦的时候,还有其他妖怪来给他们找不自在。

在这一方面,太上老君做得尤其好,独角兕大王,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不止是自己的侍童,连自己的坐骑都不放过,让他们给孙悟空找了不少的麻烦。除此之外,太上老君还是不放心,光有妖怪怎么够,必须要给他们好装备啊,所以像金钢琢,紫金红葫芦,羊脂玉净瓶,幌金绳,七星剑,芭蕉扇这类的宝贝,全被“偷”下来给唐僧四人增加通关难度了。

纵观整本书,我还真没看见哪个神仙是这么弱的,座下的侍童和坐骑都跑了,而且还顺走了这么多的法器,只能说,太上老君是看孙悟空他们有多不顺眼啊,才能这么不遗余力地给他们添乱子。据说,紫金铃这类的法器,也跟太上老君有些渊源。这样的一个神仙,不客气地说,就算我光扔法器,也能弄死孙悟空。可是他却只是看着手下来捉唐僧,难道是这么不屑吗?

再回头看,等到妖怪被收服了,老君却来讨要自己的宝贝了,孙悟空质问他时,老君道:“不干我事,不可错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

兜兜转转,原来是菩萨的意思,孙悟空你找人麻烦的时候可要看清楚啊。不过,太上老君还是蛮会做人的。至少孙悟空没怎么找他的麻烦,只是在要救人的时候,再跑到太上老君那里去讨救命的仙丹。两个人看来一副哥两好的样子,软磨硬泡求来仙丹。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老君仍然安静地待在自己的宫里安静的炼丹。

四、生活中的那些“太上老君”

大家有时会讨论是伪君子可恨还是真小人讨厌。有人说,伪君子可恨,毕竟真小人大家都明明白白的看的清,知道要乘早提防,而伪君子只会在暗地里耍手段,让人防不胜防。也有人说,真小人更可恨,无论如何,伪君子还会伪装成人们想要的样子,至少给了虚假的美好,真小人却撕掉所有伪装,赤裸裸地呈现出人性的罪恶。

我始终觉得,像太上老君这样的伪君子,才是值得提防的对象。毕竟能看的见的恶还是有避开的可能,而隐藏在黑暗中的恶却无法一一估量。无论是人性本恶还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都提醒我们,生命里总是有不美好的事物,我们可以小心提防,默默绕过也可以迎头痛击,战胜阴霾,比较有些事,是想做,然后去做,最后做成。

看完《西游记》,我只觉得,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其中描写的许多东西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依托。《西游记》虽然完结了,我们对它的探究却不会,为人处世,能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1]王俊年.吴承恩与西游记[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2]张锦池.西游记考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曹炳建.西游记版本源流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刘毓忱.论西游记及其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

[5]朱偰.玄奘西游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萨孟武.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苏寰中.封神榜:车王府曲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法器老君太上老君
妙宝庄严
——故宫博物院藏法器展
老君炼炉
九月,秦皇岛分行小记
太上老君
抚案桌——宪法宣誓不可或缺的规范法器
遇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