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电图F波检查对腰骶神经根病辅助诊断的临床使用

2013-08-15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年17期
关键词:腰骶运动神经元兴奋性

张 卉(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 210046)

腰骶神经根病是由于腰骶神经根受到压迫引发一类疾病的总称,该类疾病主要包括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突关节增生内聚、腰椎滑脱症等多种疾病。该病发病缓慢,治疗难度大,常因腰骶神经根因受到刺激而导致间歇性跛行、下肢放射性疼痛、腰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下肢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1]。由于腰骶神经根具有一定的解剖特殊性,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无论是敏感性,还是特异性都相对较弱,并且难以真正反映腰骶神经根真正的功能受损情况。神经电生理作为一种现代化检查手段,不但能够直接反映腰骶神经根真正的功能受损情况,还可以对其功能受损情况施行定量分析,因此神经电生理检查常常作为诊断腰骶神经根病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2]。肌电图F波检查是神经电生理检查中最适合进行腰骶神经根病检查的手段之一,可以有效提高腰骶神经根病的确诊率与诊断率。

1 肌电图F波的涵义及临床意义

1.1 肌电图F波的涵义 肌电图F波是运动神经兴奋性回返放电,是指周围神经在受到超强刺激后,所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近端神经纤维逆行向脊髓传导,传导到前角细胞后使前角细胞产生兴奋,然后兴奋再沿着该运动神经传出,并最终传输到效应肌肉,并支配效应肌肉的活动[3]。

1.2 肌电图F波的临床意义 肌电图F波能够充分反映前角细胞病变、运动轴索病变以及神经近端传导功能以及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作为对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因受到刺激不同,其产生的肌电图F波潜伏期、波形、波幅以及时限都会不同,有的甚至呈现出很大的变化,并且其变化和多种因素相关。例如:运动神经元池呈现的兴奋状态程度主要取决于每一个脊髓前角细胞兴奋作用与抑制作用之间存在的平衡,其平衡状态不同,所产生的兴奋程度就不相同,引发的肌电图F波放电也不相同[4]。研究还发现,损伤的神经元不同,由神经元损伤所导致的肌张力增高、僵硬、痉挛等都会对肌电图F波发电造成影响,使其产生不同的肌电图F波放电。正是因为如此,临床上常常通过检测肌电图F波用来进行颈椎病、腰椎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疾病相关神经根损害的检查诊断。

2 肌电图检测腰骶神经根病的原理分析

肌电图检测可以有效进行腰骶神经根病的诊断及损伤定位,特别是对于腰骶神经根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由同一个腰骶椎前根神经支配的全部肌肉可以组成一个肌节,这个肌节只反应于该腰骶椎节段神经,受该腰骶椎节段神经支配[5]。通过检查肌肉的分布情况,掌握该肌节神经根的功能,然后根据神经电图以及神经传导的速度进行定位诊断,并对腰骶神经根与周围神经的功能状态进行判断,从而对对腰骶神经根病的发病状况进行准确判断[6]。

3 肌电图F波检查在腰骶神经根病辅助诊断中的使用

3.1 肌电图F波时间离散度对腰骶神经根病辅助诊断 肌电图F波时间离散度(F-CD)是肌电图F波的最大潜伏期(Flat-max)与最小潜伏期(Flat-min)的差值。正常情况下,使用完全相同的记录条件和刺激,连续记录下来的肌电图F波的潜伏期与形态学特点变化存在一定的变化,最大潜伏期和最小潜伏期之间只是相差几毫秒。但是,在针对腰骶神经根病检查中,笔者发现腰骶神经根病患者的F-CD值明显高于健康人,连续记录的肌电图F波潜伏期离散度处于增加状态,究其原因,可能是在腰骶神经根发生损伤后,Renshaw细胞的抑制功能降低或者丧失[7]。在腰骶神经根正常的状态下,Renshaw细胞对于α运动神经元起着突触前抑制作用,在腰骶神经根患病后Renshaw细胞功能降低或者丧失,此时,Renshaw细胞对于大运动神经元抑制能力降低或者完全消失,失去抑制的运动神经元以及传出神经纤维就会增加,其放电量累积增加,肌电图F波就会发生暂时离散的现象[8]。

3.2 肌电图F波出现率对腰骶神经根病辅助诊断 在对腰骶神经根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肌电图F波出现率也是对运动神经元兴奋性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当肌电图F波出现率下降时则说明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说明可能发生了前角细胞或者运动轴索损伤或病变。Fisher在研究脑血管疾病患者双上肢肌电图F波变化的过程中,发现脑血管疾病患者偏瘫一侧肌电图F波出现率明显降低,其波幅明显下降,并且偏瘫侧损伤的范围越大,其肌电图F波出现率与波幅变化也越大。Leis等学者在研究脊髓损伤患者在不同时期的肌电图F波变化情况,发现在脊髓休克期,肌电图F波兴奋性明显降低,肌电图F波出现率也显著下降,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脊髓发生损伤后,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降低导致的。从脊髓的休克期到脊髓的痉挛期过程中,脊髓神经元通路也会随之而发生适应性的放电。通过Hiersemenzel等学者的研究发现,脊髓如果进入休克期,肌张力迟缓以及腱反射消失都和肌电图F波出现率降低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由休克期转化为痉挛期的过程中,肌张力与腱反射和肌电图F波的逐渐恢复、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刘稚丽等[9]研究发现肌电图F波最小潜伏期并不适合作为进行腰骶神经根病电生理学评价的敏感性指标。

总之,作为腰骶神经根病检查的重要手段,肌电图F波的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率已经相当普遍,在检查过程中,作为医务人员,要想不断提高腰骶神经根病的确诊率与诊断率,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能力。

[1]周方,严莉,汪仁斌,等.等胫神经H反射与F波诊断腰骼神经根病的敏感性比较[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8,22(05):270-272.

[2]齐宗华,刘勇,齐卫红.腰骸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肌电图检查[J].齐鲁医学杂志,2005,20(05):429-430.

[3]刘雅丽,高伟,黄晓琳,等.脊髓损伤患者与正常人F波的差异性研究[J].中国康复,2006,21(1):23-25.

[4]Musaev AV,Guseinova SG,Imamverdieva SS.The use of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with complex mod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olyneuropathy[J].Neurosci Behav Physiol,2003,33(8):745-752.

[5]耿建波,孟艳红.腰椎间盘突出症肌电图检查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24):4029-4030.

[6]Adamova B,Vohanka S,Dusek L.Dynamic electrophysiological exam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spinal stenosis:is it useful in clinical practice?[J].Eur Spine J,2005,14(3):269-276.

[7]陈建,沈宁江,吴晓丽.皮节体感诱发电位各观测指标在评价腰骸神经根病损中的灵敏性[J].临床神经电生理杂志,2008,17(04):215-217.

[8]张磊,孙太欣.A波和F波,H反射在腰骸神经根病诊断中的意义[J].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12,21(01):18-20.

[9]刘雅丽,尤春景,郭铁成,等.非急性期脊髓损伤患者F波与痉挛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6):349-352.

猜你喜欢

腰骶运动神经元兴奋性
H反射、肌电图检测在诊断腰骶神经根病患者神经根损伤程度中价值
MR 3D-FIESTA序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骶神经根受压程度的评估价值
脊髓腰骶膨大扩散张量成像参数评估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损伤程度和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研究
A Miracle of Love
准备活动在田径运动中的作用
经颅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及大脑皮质兴奋性的影响分析
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分析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减轻宫内窘迫诱发的新生鼠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和认知障碍
蔗糖铁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运动神经元病伴随尿便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报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