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蓝的眼睛》中的母爱与成长主题探究

2013-08-15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蓝眼睛科拉非裔

李 珂

(周口师范学院 院长办公室,河南 周口466001)

20世纪是美国文学史上一段群星闪耀的时期,其间诞生了包括威廉·福克纳、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在内的多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那个性别差异明显的时代取得辉煌成就的女性注定是凤毛麟角,而托尼·莫里森就是美国为数不多的女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于1993年夺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托尼·莫里森1931年出生于美国中部俄亥俄州的一个小镇,家境贫寒,父母均生活在社会底层:父亲是一个极为普通的蓝领工人,而母亲只是一个白人家里的黑人女佣。可以说年幼的莫里森亲眼目睹了非裔群体在白人主流社会里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而对非裔群体的移民生活有了独到深刻的理解,这也为其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素材基础。托尼·莫里森创作颇丰,截至目前共创作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1970)、《秀拉》(1973)、《所罗门之歌》(1977)、《柏油孩子》(1981)、《宝贝儿》(1988)、《爵士乐》(1992)、《天堂》(1998)、《爱》(2003)。这些作品通过关照非裔移民,以莫里森独到的观察、宽广的想象力与无比细腻的手法,展现了美国非裔群体生活的斑斓画卷。小说《最蓝的眼睛》作为莫里森的处女作,虽然称不上是巅峰之作,但关注非裔群体的主题和批判现实的风格为其整体创作特色开启了先河,震动了文坛。尤其是该小说在关注非裔群体在美国生存困境的同时,格外关注了青少年的成长问题以及透射的母爱思想,传递了最深沉的非裔声音。

一、《最蓝的眼睛》故事概述

小说《最蓝的眼睛》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的一段家庭悲剧。故事的主人公佩科拉·布里德洛夫是出生在俄亥俄州一个小镇的11岁黑人少女,长得又丑又黑,大家都不喜欢和她玩耍,甚至都讨厌她,就连自己的亲生父母也不喜欢她。年幼的佩科拉心里极度压抑,非常苦闷,梦想拥有一双白人孩子那种漂亮的蓝眼睛,以改变自己在世人眼中的形象。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佩科拉却是屡遭不幸,各种歧视像幽灵一样困扰着她,令她的生活越发的痛苦。后来有一天竟被酒醉的亲生父亲强奸,之后生下一个死婴,从此佩科拉的精神开始恍惚,离自己曾经的梦想越来越远。但正是在这种错乱恍惚的世界中,佩科拉如愿以偿地有了一双美丽的蓝眼睛。

二、《最蓝的眼睛》——扭曲的母爱与成长

美国黑人长久以来低微的社会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文学中经常出现“声音淹没”现象,这也是一直占主导地位的“白人优越论”思想广泛传播的结果。《最蓝的眼睛》正是非裔社会代言人莫里森关注现实而写出的一份种族宣言书,从逆向控诉着万恶的种族不平等。这本小说源于作者真实的生活体验,更源于其丰富的想象力。在和朋友的一次谈话中,朋友无意发出了一句“我要是长着一双蓝眼睛该有多好啊”的感慨,让敏锐的莫里森抓住了这一“火花”,结合自己享受过的浪漫母爱和正在付出的真挚母爱,塑造了一个令我们“怒其不幸,哀其不争”的黑人女孩形象佩科拉。作者通过四季轮回的精妙形式一方面展现了黑人女孩不同时期的生活画面,描述了其每况愈下的悲惨境况以及整个非裔群体的困境遭遇,另一方面从深层次揭示了造成这一切悲剧的社会思想根源以及黑人孩子经历的扭曲母爱现象。佩科拉经历的母爱是扭曲变异的,而小说中另一人物及故事的叙事者克劳蒂亚经历的母爱则是和谐完美的,尽管如此,佩科拉的悲惨经历还是给以克劳蒂亚为代表的其他多数青少年带来了不小的阴影。因此,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关注小说中的母爱和成长问题。

(一)梦魇的母爱

母爱是人世间最为伟大的一种亲情,不知得到过多少名人志士的讴歌赞颂。但是,这种传统却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被彻底颠覆,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母爱是暴戾的、扭曲的、异化的,或者说是完全缺失的。让我们审视一下佩科拉的母亲波琳,可以说波琳完全已经被“白人至上主义思想”同化了,虽然她自己是黑皮肤的非裔群体之一,但在她看来其骨子里流的亦应该是白人的血液。不过这种现象的形成不是天生的,而是波琳和丈夫乔利来到他们梦寐以求的北方时才慢慢形成的,之前的波琳是一个对爱情和生活充满渴望和享受的“正常”非裔女性。到了北方之后,波琳开始越加遭受周围人们的讥笑和侮辱,从而回想到自己的跛脚和丑牙,变得更加不自信,迫切希望自己成为看过的电影里的女主人公即白人女性,既长得漂亮,又深受白人丈夫绅士般的爱抚;而且对影片里出生的蓝眼睛婴儿喜欢有加,希望自己也有一个长着蓝眼睛的胖娃娃,因而在第一个孩子出生时,波琳非常失望,因为孩子与她的想象完全不一样。一个对自己相貌都没有自信的女性对孩子也是缺乏爱心的,尤其是经历了“白人优越论”思想洗礼的波琳更是如此。不过,她还是对另一孩子的出生充满希望,她曾经鼓励自己说,不管下一个孩子长得怎么样都会疼爱她的。但是孩子出生时医院里的白人实习医生的嘲笑话语“她们生起来很快,也不感到疼痛,就像下马驹儿一样……”再次击溃了波琳的尊严,也彻底摧毁了其残存的一丝丝母爱。因而在其看到佩科拉像一个“介于小狗和死人之间”的小黑团时,竟然说出“上帝啊,她真是丑”,可见波琳对佩科拉的母爱从开始就是缺失的。从那时起,波琳几乎放弃了她应有的母爱,开始把精力完全投入到其做女佣的白人雇主家里,指望在“白色的世界”体现自己的价值。随着佩科拉的逐步成长,得到的母爱并没有丝毫的改善,反而异化得更为严重。佩科拉的母亲波琳在白人家庭做女佣的生活使她对白人世界有了一种崇拜之感,而对自己的亲生女儿,这个黑人女儿有着某种厌恶感。在白人家庭中,佩科拉不小心打翻了熬果酱的锅,母亲马上一阵暴打,结果吓哭了小主人,此时波琳没有去关心佩科拉是否受伤,而是迅速奔向白人小孩子,并抱在怀中,好像白人小孩是自己的亲生孩子。除了社会外界因素的影响,这种彼此之间的蔑视与排斥也造就了其对自身的菲薄。佩科拉母亲的举动是异乎寻常的,为了心中想要的上层生活,她可以不顾母女之情。因此,可以说,佩科拉的成长过程是不完善的,她缺失了人类普遍共有的伟大无私的母爱,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佩科拉性格的畸形与残缺,总是显得与人不一样,往往受到别人的讨厌与排斥。

(二)虚幻的成长

通常来说,母亲是孩子成长的培育者和保护者,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了母爱的滋润与呵护,往往会茁壮成长,自信乐观,健康向上。面对残缺扭曲的母爱,佩科拉的成长注定会充满坎坷与荆棘,且其不幸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从一开始,佩科拉在母亲乃至整个生活环境中得到的就是仇恨与恐惧,记忆中更多的是母亲的拳脚相向与恶语相加。也许纯粹的暴力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只是身体的疼痛与对母亲的恐惧而已,还不会相信母亲完全不爱自己,但可悲的是佩科拉从母亲身上看到了对自己的讨厌甚至憎恨,根本没有纯正的关爱,这种意识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打击几乎是致命的。佩科拉也觉得这一切都源于自己的肤色与眼睛,因而极度想拥有一双可人的蓝眼睛。这种意识伴随了佩科拉成长的每一阶段,她无时无刻不在想象蓝眼睛白皮肤的事情,并认为一旦自己拥有了蓝眼睛母亲就会喜欢她,甚至其他小朋友也会不再讨厌排挤她。正是出于这种怪异幻想的驱使,佩科拉的成长是非常虚幻的,没有自己明显的主体意识。在小说中有一个平淡而引人深思的场景:佩科拉去一个小商店买东西,在来到小商店之前,佩科拉可谓兴高采烈,满脸欢笑,因为她是去买玛丽·简糖果,其糖罐包装上有个长着一双漂亮蓝眼睛的女孩。此时的佩科拉绝对是“真实”的自我,一路畅想自然界的美好与生活的幸福。可是当她走进小商店的门口时,白人店主竟然无视佩科拉的存在。这一个“无视”的行为一下子把佩科拉的愉悦幸福击打得千疮百孔。佩科拉开始怀疑自己,用现实的眼光审视自己,她从店主“蓝色”的眼睛当中看不到自己的影子,自己仍然像以前一样丑陋,一样被社会所轻视。这样佩科拉从小积淀的敏感与脆弱受到重击,内心一下子跌入冰窟窿。悲剧之人其不幸命运似乎总是没有尽头,佩科拉的命运如此坎坷。有一天其父亲竟然在酒醉后强奸了她,之后佩科拉生下一死婴,从此,佩科拉精神崩溃,常常处于恍惚中,而在这种恍惚中佩科拉总算实现了梦想——真的拥有了一双其母亲和她共同渴望的蓝眼睛。故事至此,我们不由得叹息佩科拉的成长过程是多么悲惨,尽管像克劳蒂亚等其他拥有健全母爱与和谐成长环境的非裔孩子依旧过着平静的生活,但是佩科拉的命运经历注定会在他们的心灵掀起不小的波动,使他们在阴影中思考未来与命运。

三、结语

《最蓝的眼睛》看起来似乎是一个美国非裔女孩的人生悲剧,实则乃托尼·莫里森隐喻现实的一个引子:展示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社会中,以佩科拉为代表的非裔小女孩在“白人至上”的主流文化观念主导下不仅外在生活悲惨,更重要的是她们内心世界的虚无或者说“主体意识”的湮灭,是非裔女性群体的最大悲剧。通过这个作品,我们不仅看到了佩科拉经历的扭曲母爱和异化成长过程,更看到了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作者通过这个作品希望非裔女性以“史”为鉴突破自我、认清自我,表达自我意识,早日拥有一双“自己”的眼睛,不管其颜色如何,重在能够用它看世界,并自由地生活。

[1]宗蔚.《最蓝的眼睛》中一个黑人家庭的悲剧:美国黑人“两难”生存困境的真实写照[J].外语研究,2008(3):89-91.

[2]曹云.白人文化冲击之下的黑人之家:对莫里森《最蓝的眼睛》的解读[J].山东文学:下半月,2009(7):57-58.

[3]谢群英.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主题与象征意象[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6):160-162.

[4]章汝雯.托尼·莫里森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20-122.

[5]Morrison Tony.The bluest eyes[M].New York:Washington Square Press,1970:156-158.

[6]孟庆梅,姚玉杰.莫里森《最蓝的眼睛》民族文化身份缺失之悲剧与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2010,40(4):174-176.

[7]贾素芹.从《最蓝的眼睛》看莫里森对黑人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大连大学学报,2008,29(4):47-49.

[8]李冬鹏.从佩科拉和哈加尔看托尼·莫里森作品中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J].时代文学,2010(23):165-166.

猜你喜欢

蓝眼睛科拉非裔
全新别克 昂科拉、昂科拉GX
全新一代别克昂科拉
一只流浪的狼(四)
全新别克昂科拉、昂科拉GX
昂科拉 18T都市领先型
一只流浪的狼(二)
一只流浪的狼(八)
论美国非裔诗人C.S.吉斯科姆的“拖延”诗学及其族裔诉求
蓝眼睛树(大家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