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波家电行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3-08-15唐新贵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家电行业宁波融合

唐新贵, 乔 雯

(1宁波工程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2宁波市智慧企业研究所,浙江 宁波 315211)

制造业是宁波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形成了以传统优势产业、临港型大工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区域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产业。但是,宁波市制造业依然存在结构层次相对偏低、行业结构相对集中,先进制造业竞争力偏弱、出口依存度大、发展模式相对传统等问题,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实现宁波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陈成海,2012)。

宁波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特别是在2012年,宁波市不仅出台了《宁波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而且成功召开了“2012年中国(宁波)制造业信息化高峰论坛”,旨在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助力企业发展。

鉴于此,在宁波市家电行业协会的协助下,课题组重点采取问卷调查法与典型企业调研法,对宁波家电行业两化融合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度分析,并提出了推动家电行业两化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宁波家电行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

宁波家电行业两化融合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分散应用阶段。2000年前后,一些家电企业开始采用单一的专题模块财务软件,如电算化软件;(2)集成与系统应用阶段。2004年前后,不少家电企业开始打通人财物、产供销,强调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整合管理,进入ERP阶段;(3)强调管控阶段。2009年左右,一些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家电企业开始强调总公司与分公司的管控,在明确管理目标的前提下,对信息化数据进行主动分析与处理,以期更有效地利用信息化资源。

近年来,宁波家电行业开展信息化的意识不断增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与投入不断加大,信息技术应用领域逐步拓宽,软件应用普及率稳步提升,企业信息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但总体上看,宁波家电行业两化融合水平偏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相对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

调查发现,家电行业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绝对规模与企业规模基本相适应,百人计算机拥有量8.6台,每家企业拥有服务器数量10.6台,每家企业拥有交换机台数10.9台,全部企业介入了互联网接入,73.4%的企业建设了内部网,83.5%的企业已建立企业门户网站。但相对规模偏小,70%的家电企业的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投入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不足5%,72.7%的家电企业的信息化软件设施投入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不足5%。

从投入结构上看,主要存在两点不合理:首先,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投入不平衡。从企业规模分析,大型企业高于中小企业。10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占固定资产投入的10.3%,而千人以上的大型企业投入比例分别4.4%;其次,企业信息化软硬件投入结构不合理。家电企业信息化投入结构中存在“重建设轻维护更新”、“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重技术轻管理”等倾向和误区。

(二)内部管控信息化水平亟待提升

总体上看,宁波家电行业内部管控信息化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第一,多数企业仍处于产品信息化识别技术的低端,61%的企业采用的是传统的条形码识别技术;第二,总体来看,家电企业处于制造装备信息化低端,一线生产人员的技术能力偏低;第三,信息技术与研发设计的融合力度有待加强。报告显示,仅有17.7%的企业采用了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CAM);21.5%的企业采用了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技术(CAPP);22.8%的企业采用了产品数据管理技术(PDM);6.3%的企业采用了虚拟产品开发技术(VPD)。

(三)外部营运信息化水平不高

调查发现,家电行业外部运营方面的信息化问题受到了宁波家电企业的普遍重视,为数众多的企业已着手客户管理、品牌推广、物流等几个方面信息化建设。

但是,在客户管理方面,数据仓库仍停留在简单录入和简单积累层面,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不足,呼叫中心建设者少,功能相对落后,企业个性化服务智能程度低;在品牌推广方面,家电企业普遍认识到了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但普遍存在投入少、缺人才现象,企业销售的前后台系统的应用效率低,此外市场开发多是经验决策,信息化、智能化应用较少;在物流管理方面,运输管理系统技术及设备落后,采购与配送信息化程度低,管理落后,仓储管理以人工操作为主,作业效率低下。另外,传统管理思想严重,信息化创新意识淡薄。当前宁波大多数家电企业都采用传统管理方法,对管理信息化创新不足,即使有的企业采用管理信息化方式,也是建立在原有传统业务基础之上,缺乏现在规范的管理信息化标准,产品生产、供、销售、仓储和运输缺乏信息化快捷的管理模式。

二、影响宁波家电行业两化融合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内部因素

1.硬件设施信息化是宁波家电行业两化融合的基础条件

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是企业的管理和正常运行,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也需要企业的大力支持和投入,而硬件设施建设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由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在家电行业中,57%的企业达到了中级以上水平,即拥有的电脑数在51台以上的企业,其中有25%的企业拥有电脑台数达到100台以上的高级水平。因此,当前家电行业计算机覆盖率较高,基础网络特别是宽带接入网络的覆盖率为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家电企业的网络覆盖也比较广泛。目前信息基础设施的侧重点在于软件与服务所占的投入比例,软件和服务的配置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信息化以及两化融合的水平,合理的软件设施会大大提升家电企业信息化与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融合,这也是企业今后要加大投入的重要方向。

2.信息化人才是宁波家电行业两化融合的关键因素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大量采用决定了企业要培养更多优秀的信息技术、管理人才,以及一大批信息化素质较高的执行层人员,这样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可以说,信息化人才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快慢,高水平的信息化人才能够带领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稳健前行,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有力保障。通过调研可以看出,在家电行业中,从事信息化工作的员工人数平均只占总员工的0.49%左右,最高估计也只占员工总数的 0.73%。但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员素质较高,学历为本科以上的占94%。此外,在过去一年中,宁波市家电企业在信息技术方面进行过员工培训的占73.4%,仍然有26.6%的家电企业在过去一年里没有在信息技术方面进行过员工培训。因此,企业两化融合发展需要重点加强企业信息化人才引进和员工信息化知识的培训,提高企业信息化从业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和职工接受培训的比例。

3.系统信息化是宁波家电行业两化融合的重要保障

家电行业两化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企业内部系统的信息化,家电企业系统信息化主要包括经营管理系统信息化、研发设计系统信息化与品牌推广系统信息化三个层面。

调研发现,宁波家电行业管理系统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84.81%的宁波家电企业实现了财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共享并建立了一定的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产品研发设计信息化可以提升企业设计能力、提高企业设计效率,大部分家电企业在研发中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约25%的企业采用了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技术(CAPP);品牌推广系统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难点和重点,宁波家电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到75%,但家电行业的品牌推广系统目前仅局限于产品电子商务营销方面,在客户关系管理、品牌营销等方面的能力仍然有待加强。

(二)外部因素

1.竞争环境是宁波家电行业两化融合的压力因素

宁波家电产业开始走的是仿制跟进的技术路线,主要靠低廉的劳动力和紧密的分工协作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缺少复合型的人才和掌控核心技术的整合能力。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宁波家电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尚不足1%。在家电产业模块化生产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宁波家电企业的竞争力都很弱甚至处于空白状态,企业的竞争空间将随着技术的变动程度和市场需求的复杂程度提高而逐渐缩小,迫切要求家电企业采取相应的竞争路径和策略,提升技术能力,由加工组装企业向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和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家电制造企业突围。

宁波市拥有家电整机企业和配套生产企业近万家,形成了庞大的产业群,但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体,大企业集团偏少,企业综合实力普遍较弱。据统计,宁波市最大的家电产业集聚区——慈溪拥有家电整机企业2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51家,1亿元以上的60家,10亿元以上企业仅有2家,缺少真正意义上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集群结构松散,行业内无序竞争,严重制约了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2.政策支持是宁波家电行业两化融合的促进因素

两化融合的政策体制是贯穿于两化融合整个过程的重要保证因素。两化融合最根本的条件是资金和人才。企业的智能化生产设备和数字化装备领域应用需要大量持续的资金的投入,这需要企业具有长期的信息化投入机制,而大多数宁波家电企业是中小企业构成的企业主体,规模小、水平低的现状决定了技术资金缺乏、人才缺乏、科研力量缺乏,在大规模资金和技术投入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就宁波而言,政府部门尚未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出台实际有效的资金、技术支持政策等,还没有实现“官、产、学、研”四者间的有效结合,这不利于实现家电行业的两化深度融合。

3.社会力量是宁波家电行业两化融合的动力因素

两化融合的顺利进行需要社会信息化建设提供扎实的基础,但是目前社会信息化建设水平与实际企业实际需求相比较还有很大的不足。两化融合需要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高速高智能国家干线传输网络、网络互联互通和业务的融合、电子商务服务、信用服务、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还远未完善。

不少宁波家电企业在制造业信息化大潮中仓促上阵,往往导致两化融合的效果不佳。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中介咨询服务机构在用户企业和供应商及服务商之间搭起一座桥,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实施过程监理等环节为制造企业实施信息化提供全过程的服务,最大程度缩短系统建设周期,减少项目投资和项目风险,将企业运营的重要环节投放到信息平台上来,实现两化融合在公司内部切实的推行。然而宁波此类中介咨询服务机构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很难与广泛的企业需求相匹配。

三、推动宁波家电行业两化融合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推动家电行业两化融合进一步发展主要是依靠企业自身的主体行为,需要行业与社会层面的大力支持,而充分发挥政府的“有形之手”作用也不可或缺,特别是在加强引导、营造氛围、要素保障、管理服务等方面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一)企业层面

1.着力提高对信息化的认知程度

不少宁波家电企业对信息化存在认知误区。一是无用论与万用论之争;二是学院派与务实派之争;三是动态观点与静态观点之争。为此,需要在企业中加强普及性教育,成立专门信息化部门,组织信息化应用学习,大力提升对信息化的认知水平,改变极端化观点,树立务实创新的精神,将信息管理与科学管理思想融入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与信息化发展的不同阶段。

2.把信息化应用上升为企业战略

企业高层必须认识到,信息化应用是全面提升企业工业化水平的必然选择,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最佳手段,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首先要进行合理规划,通过与行业标杆比对,寻找差距,并根据企业内在需求,总体布置,分步实施,实现管理与业务的一体化。

3.适应信息化要求进行内部变革与规范化

规范化与信息化有互动作用。家电企业在应用信息化之前,必须努力做好规范化工作,特别是基础数据建设工作,尽量做到精细化管理,结合数据进行科学决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实现内部变革来适应信息化要求。为此,可根据业务发展,针对信息化要求,进行流程再造与优化。

4.注重信息化专业及管理人才的培养

培养多层次的信息化人才是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基础。因此,需要根据企业人才现状和信息化工程的实际分析,结合两化融合发展,重点加强对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员工信息化知识的培训,提高企业信息化从业人员比重。

(二)政府层面

1.建立健全推进两化融合的引导机制

第一,加强舆论引导。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两化融合的良好舆论氛围,深入剖析两化融合的成功典型企业案例,宣传宁波促进两化融合的优惠政策,宣传两化融合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意义,让更多的企业自觉自发推动两化融合。

第二,加强分类引导。充分发挥企业主体积极性,以企业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做好平台搭建、资金扶持、人才培养等工作,切实发挥政府在两化融合中的引导作用。加强对家电企业信息化水平与能力的摸底调查,建立专家指导小组,制定相应政策引导不同类型、特点和规模的企业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信息化,并开展信息化制度建设示范活动,培育一批示范企业,总结经验予以推广。

第三,加强规划引导。加强对两化融合工作的统筹规划,形成和完善指导全局的工作机制和规划方案。根据宁波家电行业和区域发展的特点,形成相应的推进策略,确保两化融合有理有序的推进。政府提供企业信息化技术路线图,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企业哪一年做什么,达到什么程度,实现量化。

第四,树立典型引导。联合宁波高校以及宁波电子服务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打造信息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市级两化融合研究中心。建立宁波两化融合企业案例库,提供典型实施方案。

2.建立健全推进两化融合的要素保障机制

第一,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进一步加大两化融合人才引进、培育和集聚力度,推进多层次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开展。建立健全人才评估体系,畅通两化融合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建立健全学校培养、基地实训、产学研一体化的两化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并积极开展针对性的信息化培训。加大本地化培养人才的规模与质量,建立适应宁波企业两化融合的学科体系和专业设置。

第二,加大企业信息化应用的资金扶持力度。合理调配现有各项扶持资金,利用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现代信息服务业等专项资金,将两化融合作为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大力度支持有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项目的发展,扶持先进实用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建立专项基金,支持行业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3.优化提升推进两化融合的政策执行效力

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制定实施两化融合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保证扶持政策的持续性和有效性。针对性地制定出台操作性强的专项性政策措施,定期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绩效评价,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完善。落实扶持两化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组织开展对两化融合相关法律和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社会层面

第一,行业协会要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建立两化融合信息发布机制。政府给予权限,由行业协会来做社会化平台、公共服务平台、防伪平台等,为家电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

第二,发展一批专业化的、高水平的咨询中介机构,帮助企业制定解决方案、选择供应商和相关产品等。软件公司与企业紧密配合,深入了解实施信息化项目企业的产品、流程及管理,开发和提供适宜的简便化的操作软件。

第三,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信息化软件提供方合作形成最佳管理实践,供企业参考、学习和交流。通过组织举办现场示范会、高层论坛、典型交流会、普及培训、CIO培训、技术骨干培训、操作人员培训等,联合高校、研究所、知名软件商、知名企业等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实行企业全员参与、全员培训,促进两化融合政策发布、经验交流以及信息沟通,加快提高宁波信息化工作人员素质。

[1]何朝红.数据仓库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现状及实施策略分析[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6,(4):375~377.

[2]张龙昌.仓储、配送中心信息化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张永敬.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商论,2012,(2):176~178.

[4]推进两化融合助力出口提升——2012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在宁波召开[EB/OL]http://biz.zjol.com.cn/05biz/system/2012/06/14/018578942.shtml.

猜你喜欢

家电行业宁波融合
家电行业不能太悲观 从618看未来的两种趋势
2022年4月家电行业产销数据月度简析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一图读懂宁波
《融合》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基于哈佛分析模型的某电器财务分析与前景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