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切党群关系问题研究

2013-08-15耿庆彪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干部群众

耿庆彪

(中共淮安市委党校,江苏 淮安 223003)

在政党政治主要研究的三对关系即党政关系、党内关系和党群关系中, 党群关系是一对至关重要的关系,因为党群关系如果不和谐,不但会跌入“塔西佗陷阱”①所谓“塔西佗陷阱”,是指当一个政党失去公信力而不被群众认可时,无论好决策还是坏决策,无论做好事还是做坏事,无论说真话还是说假话,都会被认为是坏决策、做坏事、说假话。,而且会影响党的发展、危及党的生存。所谓党群关系, 是指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党与群众之间联系和连接的方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明确要求,并指出:“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1](P51)因此,新时期深入研究党群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意义

(一) 密切党群关系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历来把密切党群关系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历届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党群关系。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对党群关系作过很多重要论述。 毛泽东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 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 ”[2](P1094—1095)邓小平认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 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全党同志,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经常记住这一点,经常用这个标准检查自己的一切言行。”[3](P368)江泽民指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与人民群众同呼吸、 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4](P271)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1](P49)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继承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关于密切党群关系的思想,并作出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必将开创党群关系的美好未来。

(二)密切党群关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

首先,“一切为了群众”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立足之本。没有人民群众的小康,小康社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一切为了群众”就是要求党的决策正确与否以“人民拥护不拥护、 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标准;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认真对待群众的物质利益和合理诉求; 就是要求全党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其次,“一切依靠群众”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力量之源。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一切依靠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人民群众中获得不竭力量。

再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方法。一方面,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主动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集中群众智慧,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更好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献计献策。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密切党群关系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关键环节

首先, 密切党群关系有利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党的基层组织如何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如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如何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已成为新时期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课题。因此,密切党群关系,有助于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质量,有助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作用, 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其次,密切党群关系有利于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相信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力量。 腐败现象对人民群众的伤害最大,人民群众对腐败分子深恶痛绝,因此,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能有效遏制腐败行为,促使廉政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一方面,领导干部生活在群众当中, 人民群众能够为查处腐败行为提供最直接有力的证据, 这是监督和揭露各种腐败现象的根本力量。另一方面,腐败行为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悖,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势必对腐败分子和潜在的腐败分子产生强大的心理震慑作用, 从而把腐败现象扼杀在摇篮之中。

(四)密切党群关系是决定党的兴衰存亡的重要支撑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苏联解体不久,苏联社会科学院进行了一次“苏共代表谁” 的问卷调查: 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苏共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而认为苏共代表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苏共党内的特权阶层只考虑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不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逐渐背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因疏远了人民群众而导致人亡政息的惨痛教训,比比皆是,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回顾我党92 年的发展历程,什么时候同人民群众联系紧密,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背离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和失败。诚如习近平2012 年7 月24 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所指出的那样: 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 我们党靠这些优势起家,靠这些优势成就伟业,也一定能够靠这些优势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目前党群关系的薄弱环节

目前的党群关系总体上说是和谐的。一方面,党时刻关爱着人民,出台了很多利民、惠民政策。 仅以“三农”为例,新时期以来,党中央就先后出台了免收农业税政策等十个“一号文件”,解决了农民种田难、行路难、看病难、养老难等一系列难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时刻关爱着群众。 在汶川地震、 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等灾害面前,党和国家领导人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与人民一起并肩抗灾,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总是冲锋在前,奋力抢救。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坚决拥护和大力支持党的事业。新时期,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民生意义和战略意义的伟大事业,如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送工程以及城镇化建设等等,全国各族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但勿庸讳言,目前的党群关系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群众感情冷漠

少数党员干部群众感情冷漠,高高在上做长官,匆匆而过当客官,群众意见很大;还有些党员干部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搞政绩工程,没有把对领导负责和为群众服务很好地结合起来,怕面对群众,不敢到群众中间去;还有少数领导干部官僚主义严重。

二是责任意识淡薄

从现实来看, 少数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责任意识淡薄、惰性重、主动意识不强,工作出了问题,不是竭尽全力协调解决,而是费尽心思去掩盖事实,自恃高明堵塞言路,想方设法保住“乌纱”;还有些人虽然身在基层,但没有“心入”和“深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状态不佳,精气神不足。

三是本领能力欠缺

有的党员干部平时忙于事务和应酬, 不愿挤出时间进行学习,领导方式、工作方法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导致在处理复杂矛盾和问题时,把不准群众的思想脉搏,看不准群众诉求的核心问题,一些本来可以妥善处理的人民内部矛盾激化, 延误了解决矛盾的最佳时机。

四是廉政问题突出

极少数党员干部经不住诱惑和腐朽思想侵蚀,在金钱、利益和地位面前产生心理失衡和道德滑坡,忘记自己的公仆身份,忘记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置法律于不顾,做出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越走越远。这些表现看似微小,但足以侵蚀涣散党的肌体。如果听之任之,就会损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甚至使党失去民心,丧失政权。

三、密切党群关系的实现路径

密切党群关系, 必须从巩固执政地位的高度出发,从克服党群关系的薄弱环节入手。 具体来说,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牢记党的宗旨,增进群众感情

“为官之要,先存百姓;执政之要,顺乎民心”。与群众有没有感情, 是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坚定成熟的重要标志。 无论环境如何变化, 我们党的宗旨必须牢记, 党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弃。在实际工作中,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善于体察民情,听取民声,顺于民意,真正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的富裕作为“第一目标”,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难,我有所解”。 要自觉摆正同群众的位置,把群众当朋友、当亲人,经常与群众拉家常、交朋友,始终坚持站在群众立场,多以心交心,多换位思考,用真情去感召和凝聚群众,成为群众的知心人和贴心人。

(二)提高责任意识,解决群众之忧

责任意识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服务群众的根本动力。密切党群关系,要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自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满腔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意识解决好群众之忧。 一是不做损害群众利益的事。 不论搞改革、促发展,还是保稳定,都必须以群众利益为重,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而不能让群众为改革与发展的成本买单。二是做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兼顾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兼顾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把提高群众利益协调能力作为减少党群之间利益冲突的重要方面来加强。 三是做好帮扶困难群众的事。要时刻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真心实意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让他们的生活得到改变。

(三)认真练好内功,提高驾驭能力

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阶层多样化、利益矛盾凸显化,这些都使党群关系面临新的要求, 迫切需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 要充分利用党校这一干部教育的主渠道加大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重点进行群众路线、群众观念和群众工作纪律的再教育, 引导党员干部把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放在首位,打牢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一是努力提高组织群众的能力。党员干部要学会善于组织和调动群众,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群众集体的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实施,为人民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二是努力提高沟通群众的能力。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抛开面子、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走进群众,在与群众朝夕相处、摸爬滚打的“零距离”接触中,真正了解群众呼声,真实掌握基层实情。 把群众当成朋友,注意说话的态度和语气,用群众熟悉的话、听得懂的话与群众心贴心交流, 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到群众的心坎里,并转化为群众的自觉力量。三是努力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 从源头抓起,做好事前防控,及时发现各种不稳定因素,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理论水平的提升,在关键时刻把住方向,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分清是非,在复杂情况下辨明真伪;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努力做到政策通、法规通,在实践中提高处置能力。

(四)惩治预防腐败,赢得群众信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 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 ”[1](P54)腐败问题解决不好,不但会使党失去群众信赖,而且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一要坚决反对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弄虚作假等行为, 要将党风建设与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结合起来。 二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运行,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三是纪检监察部门要整合各种政治资源,形成整体合力,承担起反腐倡廉的组织协调职责,不断探索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5]

(五)健全体制机制,做到一以贯之

一要健全群众工作全覆盖机制。 要建立由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统战部门和群团组织具体负责、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做的党的群众工作总体格局。 二要健全灵活实效的群众工作机制。要健全便民服务机构,着力构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和“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办事找代理”的为民服务新机制。三要健全同群众的有效沟通机制。一是全面接触基层群众。有些党员干部在联系群众时较少深入基层一线, 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联系更多的普通群众。 因此,要广泛接触群众,尤其要同最基层群众紧密接触。二是创造条件听真话。要倾听群众的呼声,必须做深入细致、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尤其要讲求方式方法,多搞些突然袭击,直接到群众中去,尽可能地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令人称道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去基层调研时,都要求不封路、不扰民,减少陪同、减少警卫,见普通群众、摸真实情况;群众有什么说什么,不搞“培训” ,更不“导演” ,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四要健全群众诉求表达和解决机制。要通过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基层联系点、党务政务公开、民主恳谈评议、党群干群结对等形式,让群众话有地方说、苦有地方诉,群众诉求能得到及时回应,群众困难能得到及时帮助和解决。五要健全联系服务群众考评机制。 把群众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体系, 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通过民主测评、 群众满意度测评等方式,确保群众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只要我们党把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深入骨髓的感情、信念、文化、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只要党员干部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党群关系就一定会血肉相连、唇齿相依。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 侯晋雄.社会转型期党群关系新探析[J].求实,2012.(7).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干部群众
党员干部新书架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