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烟叶结构 提高烟叶生产水平

2013-08-15李淑娥刘开平杨居健

中国农业信息 2013年12期
关键词:烟农烟叶田间

李淑娥,刘开平,杨居健

(安康市烟草公司白河分公司,陕西白河 725899)

烟叶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基础,烟叶资源配置是烟草行业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课题。在烟叶资源配置上,烟草工业企业面临着库存量多和结构性矛盾的双重困境[1-5]。烟草行业把 “卷烟上水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烟草行业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卷烟上水平,原料是基础,关键在于保障烟叶有效供给能力。要解决原料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必须坚持总量控制、综合平衡、主攻质量、优化结构[6],提高原料保障能力,将优化烟叶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因此,如何优化烟叶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已成为当前烟叶生产面料的一个紧迫任务。只有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优化烟叶结构,才能保障优化烟叶结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提高烟叶有效供给能力。

1 优化烟叶结构工作的必然性

随着烟草行业实施 “532”、“461” 战略和 “卷烟上水平”改革的深入推进,卷烟工业企业的卷烟产品结构逐步提高,对原料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卷烟工业对等级集中在中部上中等的烟叶需要量大,对下低等烟叶需求降低,这就使得 “原料保障上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7]。优化烟叶结构,是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重要举措。优化烟叶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增加烟农种烟效益的有效途径,是推进 “原料保障上水平”的客观要求,实现 “卷烟上水平”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烟叶产业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

2 做好优化烟叶结构的对策

2.1 强化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2.1.1 成立领导小组,强化组织协调

一是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协调和领导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二是成立工作执行小组,具体负责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推进;三是成立技术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的政策宣传、培训指导、技术服务等工作;四是成立督查考核小组,具体负责对烟叶田间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考核,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1.2 逐级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

为保证工作有效推进,市、县级公司、烟站逐级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目标和责任人,将优化烟叶结构目标责任与年度绩效管理考核挂钩,采取市公司对县公司、县公司对烟站、烟站对烟农的层级管理,全面推行人员分片包干负责制,责任到人,包干到片、到户、到田,确保优化烟叶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工作各项要求和技术措施规范落实到位。

2.2 加强政策宣传,统一思想认识

逐级召开优化烟叶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会议,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上级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从全局、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质量的重要性,狠抓烟叶生产结构优化,切实做好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工作。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发放 《告烟农通知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烟农会等方式,将优化烟叶等级结构补贴政策、提高上中等烟叶比例的技术措施及不适用鲜烟叶处理办法宣传到每位烟农,做到家喻户晓。通过算烟农效益账进行对比,让烟农充分认识到优化烟叶结构是一项惠农政策,取得烟农的理解和支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烟农自觉、自愿去做,为优化烟叶结构营造良好的氛围。

2.3 坚持标准生产,提高生产水平

2.3.1 加强培训,提高技术

以 “卷烟上水平”为统领,以优化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为目标,实行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引导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组织开展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专项技术培训,为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对烟叶生产技术指导员的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广大烟叶生产技术指导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激励广大烟叶技术指导人员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加大优化烟叶结构技术指导力度,切实做到技术服务到田、到户、到人;通过对烟农的培训,使广大烟农户户知政策、人人懂技术,引导烟农在田间生产环节自觉消化不适用烟叶,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确保田间不适用鲜烟叶处理措施落实到位。

2.3.2 优化布局,强化科技

一是优化烟叶种植布局,重点发展产量较大地区的种烟农户,提高规模种植集中度,有利提高技术到位率,提升烟叶生产水平。二是优化品种种植结构,把品种结构调整与原料需求结合起来,与基地单元建设配套起来,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品种优势在提升烟叶质量中的作用。三是围绕 “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的目标,强化各项技术措施落实,提高先进适用技术到位率。在遵循烟株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细化打顶留叶技术措施,合理确定单株留叶和采烤数量,减少不适用烟叶数量,将下低等烟叶比例控制在科学合理范围内,有效促进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的提升和质量的提高,进而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

2.3.3 规范分级,提高纯度

规范分级扎把流程,分部位、分颜色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分级扎把,提高分级纯度和把内烟叶等级纯度,提高等级合格率,确保烟叶有效供给能力。

2.4 严格规范操作,妥善处置鲜叶

2.4.1 严格不适用鲜烟叶操作规范

正确把握摘除不适用鲜烟叶标准,科学把握摘除不适用鲜烟叶时间及方式,按照直接、方便、快捷、经济、有效,定时、定点、定量的总体要求处理不适用鲜烟叶,严格按照消化处理流程进行操作。不适用鲜烟叶要在不污染环境、不影响田间卫生的前提下,就近就地处理。采取修建处理池集中处理或在荒山、荒坡、空闲地等地点就近堆沤,并及时毁形破叶,防止回收烘烤。

2.4.2 明确不适用烟叶消化处理责任主体

不适用烟叶消化处理的时间、地点、数量、标准、检查验收、补贴兑现以烟草公司为主;辖区内不适用鲜烟叶田间消化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以烟站为主;采摘田间不适用鲜烟叶以烟农为主;村、组和技术员负责组织烟农将不适用鲜烟叶清出田间、核实数量、现场称重、造册登记、统一处理、集中销毁。

2.4.3 做好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监督工作

专卖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优化烟叶结构工作的监督,一是做好将优化烟叶结构政策列入 《烟叶种植收购合同》的补充条款的检查监督工作,杜绝空合同、假合同现象的发生;二是掌握烟农不适用鲜烟叶处理消化进度和合同履约率;三是做好田间消化鲜烟叶时堆捂、销毁现场的监督,录制销毁现场影像,建立并完善优化烟叶结构补贴兑现、张榜公示等痕迹资料。

2.5 严格检查验收,规范兑付程序

采取 “烟站全面验收、市县两级复查复验、省局抽查验收”的办法,通过走访烟农、现场查看、审查档案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监督检查。严查弄虚作假和虚报瞒报行为,严查清除烟叶不到位现象。按照 “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问责制,由验收人员对验收结果及评价结论负全责。各级验收单位分别根据不适用鲜烟叶处理和检查验收情况,建立不适用烟叶田间处理及验收档案。在各级检查验收和烟叶收购结束后,对验收结果、烟叶交售数量与下低等烟等级比例、补贴兑付金额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为保证优化烟叶结构补贴资金足额兑付到烟农手中,依据检查验收结果和收购数据核算补贴资金,经公示后,以站为单位开展优化烟叶等级结构补贴资金兑付工作。采取委托金融机构付款的形式兑付优化烟叶等级结构补贴资金。

2.6 加强过程考核,严格监督管理

为使优化烟叶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烟草公司要成立由纪检监察、专卖、财务、审计、烟叶等多部门组成的监督考核组,建立自上而下、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落实定期或不定期督查机制,切实加大事前指导、事中督查、事后考核力度,防止工作前紧后松、流于形式、疏于监管、违规操作。加强过程监督检查与考核,实行分环节、全过程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乡镇、到村组、到农户、到田块,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检查形式采取集中检查与分散检查相结合,实行市公司对县公司、县公司对烟站、烟站对烟农的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宣传培训、面积落实、规划种植、技术操作、不适用鲜烟叶销毁处理及痕迹化管理、实施质量和实施效果等。通过层层检查,切实做到监督核实到位,严格考核奖惩,确保优化烟叶结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提高烟叶有效供给能力。

2.7 加强收购管理,提高等级质量

一是严格规范烟叶入户预检流程,着力解决好分级扎把不规范的问题,严格做到 “三清一控一杜”,提高预检质量[8]。二是规范烟叶收购管理流程,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收购原则,强化质量观念,牢固树立等级质量意识,高度重视烟叶收购等级质量。三是加强成包和调拨管理,提高烟叶纯度,提高等级合格率,保障烟叶工业可用性。

[1]武治璀.优化烟叶结构的实际困难与应对措施.(2011-07-01)[2013-09-16].http://www.tobaccochina.com/tobacco leaf/roundup/management/20117/20116158274_468703.shtml

[2]马明立.“卷烟上水平”优化烟叶结构是基础.(2011-06-29)[2013-09-16].http://www.tobaccochina.com/tobaccoleaf/roundup/management/20116/201151982043_464765.shtml

[3]姚善策,姚斌,余金恒.浅谈优化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2011-03-02) [2013-09-16].http://www.tobaccochina.com/tobaccoleaf/roundup/management/20113/20113113391_451327.shtml

[4]吴芳.处理田间不适用烟叶要让烟农得到实惠.(2011-09-16)[2013-09-16]. http://www.tobaccochina.com/tobaccoleaf/round-up/management/20119/201191683441_482783.shtml

[5]盛立冉,杨乐.优化烟叶结构的对策研究.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1):169-170

[6]何泽华.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中国烟草党报,2005,26(3):2-4

[7]南娟娟.浅谈对优化烟叶结构的认识.(2011-06-22)[2013-09-16].http://www.tobaccochina.com/tobaccoleaf/roundup/management/20116/201151982059_464747.shtml

[8]李淑娥,刘开平,杨居健.烟叶入户预检约时收购探讨.现代农业科技,2013,(4):302-303

猜你喜欢

烟农烟叶田间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影响巫溪县烟农队伍稳定的因素分析
田间地头“惠”果农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大分子物质代谢动态研究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湘西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聚类分析
福建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实证研究
晾晒烟叶模块在烤烟型卷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