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应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2013-08-15本刊评论员

中国石油石化 2013年3期
关键词:科技奖含硫开发技术

○文/本刊评论员

在1月18日上午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焦点自然落在两位德高望重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身上,郑哲敏院士和王小谟院士成为中国科技界的最新楷模。作为曾经产生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闵恩泽院士的石油石化行业,在本届奖励大会上也是收获颇丰。其中,中国石化集团“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石油集团“水平井钻完井多段压裂增产关键技术及规模化工业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海洋总公司 “海上绥中36-1油田丛式井网整体加密开发关键技术”等一批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所有这些奖项的获得,体现了三大石油公司的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可喜可贺。

在奖励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发表简短讲话,着重指出,为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关键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这是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也是世界科技发达国家的共同经验。三大石油公司一批高水平、高含金量、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奖项目,用实实在在的技术含量、经济效益、市场效益,证实了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正在向“技术创新主体”的目标快步迈进,这才是真正令人振奋之处。

以普光气田为载体的“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为中国石化首次摘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该项目形成的理论、技术和标准极大推动了我国高含硫天然气的开发步伐,为我国和世界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众所周知,中国油气资源相对贫乏,勘探开发面临重重挑战。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使得我们每一个油气田的开发建设都必须独辟蹊径,无论是大庆油田的长期高产稳产、长庆油田产能的快速扩张、辽河油田的稠油开发,还是胜利油田的多样性油气藏勘探、海上油田开发由浅海走向深海,每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被最终拿下后,随之也就形成了一套核心技术成果,掌握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正是一代一代石油人的奉献与贡献,中国石油石化行业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阵地,形成了中国油气勘探开发的光荣传统。

其实每一个走入油气行业的人很快就会知道,告别了大会战、肩扛手提的人海战术之后,中国油气工业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技术创新。国内开发如此,走出国门更是如此。作为一个后来者,中国石油人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占据了国际石油市场的一定份额,除了吃苦耐劳之外,靠的就是实打实的核心技术。所以,学习技术、尊重技术、创新技术,为使企业成为全社会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做一份贡献,应该成为所有石油石化员工的本分。

猜你喜欢

科技奖含硫开发技术
燃烧含硫废弃物的方法和含硫废弃物制硫酸的方法
煤层气与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专题(下)客座主编寄语
一种应用于高含硫气井的智能取垢器系统设计
2020年度(第十九届)上海医学科技奖隆重颁奖
纺织科技奖见证行业飞跃
含硫柳汞废水处理方法研究
2019年度(第十八届)上海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
2019年度(第十八届)上海医学科技奖隆重颁奖
浅析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海洋传感观测服务柔性开发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