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备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与探索

2013-08-15郭龙

中国棉花加工 2013年4期
关键词:车间精细化检修

■郭龙

〔农二师三十团棉花加工厂,新疆库尔勒 841006〕

设备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企业生产中,搞好设备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实现“安全、优质、高产、低耗”的管理目标。棉花加工行业具有设备数量大、运行环境差、生产期时间紧、任务重、维修成本大等特点,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在三十团棉花加工厂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引领下,根据多年的设备管理经验制定了一整套精细化设备管理措施,设备管理工作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迈进,设备运转率显著提高。

一、设立设备管理组织机构

设立了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设备管理机构,实行分层管理、权责明确的管理体系。厂级设备管理部门肩负着技术指导、故障分析、技术改造和制定检修计划等重要任务,是全厂设备管理的领导核心,应由主管设备的领导和技术人员负责;车间级设备管理的任务是根据厂级设备部门下达的管理任务和目标,计划、组织、部署本车间的设备管理工作,由车间主任负责;班组级的设备管理也就是生产现场的设备管理,这一层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按照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有效地加强设备管理,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由车间班组长负责。这样就在厂内部建立了自上而下,层层负责并且具备强大推动力的设备管理结构。

二、做好基础资料和设备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设备的基础资料和档案担负着设备技术资料的收集、记录、累计、整理、归档等重要任务。准确完整的设备档案,对实现设备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三十团加工厂通过表格化管理措施确保精细化管理的全面落实,主要的设备管理表格有设备巡查表、设备运行表、设备检修登记表、设备检修验收表、设备事故调查报告等,表格内容填写应做到真实、准确,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汇总、分析、归档,能够对故障隐患的排除、检修方案的制定、设备技术改造和零配件采购等工作起到指导和推进作用。

三、加强设备点检(巡查)制度

点检是车间设备管理的一项基本工作,目的是通过点检准确掌握设备技术状况,将可能发生的故障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预防事故发生,减少停机时间,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保证正常生产。三十团加工厂实施四级设备点检管理,第一级点检由该设备维修人员即点检员负责,它是整个点检工作的重点和基础,通过表格化管理做到了定设备、定人员、定时间、定项目、定方法、定标准、定记录。点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对于自己不能处理的应及时向车间负责人反映,以便妥善安排维修。第二级设备点检由班组长负责,班组长应及时督促点检员做好日常点检并对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故障和隐患部位进行检查排除,对于不能处理的设备异常和复杂设备问题应及时上报车间负责人或厂技术负责人员。第三级由车间主任负责,车间主任是车间设备点检的第一责任人,应全面检查本车间点检制度的执行情况,根据日常点检信息部署维修任务和点检考核。第四级为厂技术人员负责,负责点检中疑难问题的解决和技术要求较高设备的点检并负责夹包车、装载机、发电机组等特种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日常点检。为使点检工作既不流于形式,又取得应有的效果,设备点检应当分步进行、分设备点检,做到重点突出、主辅明确,把重点设备交给设备技术人员负责;常规设备由维修人员负责,使设备运行中的问题能及时有效地解决,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四、推行设备故障分析和责任追究制度

设备故障分析和责任追究对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极为关键。该制度重在分析和总结,而不在于追究。三十团加工厂对于设备出现的故障和损坏事故,坚持设备无自然损坏原则,由厂设备管理部门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即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广大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相关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并于当日按程序传递事故调查报告。责任追究制的推行大大地提升了执行力。在推行责任追究制的初期,由于员工会对将故障作为事故处理产生一些抵触情绪,因此该制度应分布实施、逐步完善,充分考虑员工的心里和经济承受能力。平时多通过一些典型案例认真分析,深挖事故根源并全面分析事故造成的损失,使员工逐渐认识到设备责任追究制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厂设备管理部门应将每年的设备故障和事故进行汇总,分析原因、总结教训,作为职工技术培训教材。

五、扎实做好夏季设备检修工作

认真做好夏季设备管理工作,对提高产品的质量、保证良好的设备运转率、花费较低的检修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

1.认真做好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对上年度生产期设备运行和检修记录的原始登记进行汇总分析,找出那些重复性、多发性的故障和造成重要设备长时间停工的故障以及维修费用大的故障。召集检修人员和技术骨干召开故障分析会,分析出故障的性质及真实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出解决方案,然后制定工时计划和零配件计划。工时计划可参照近两年检修实际用工情况,结合本年度检修工作量进行制定。

2.制定严格规范的设备检修工艺流程图。

通过流程图不但规范了整个设备检修的程序,而且将技术鉴定贯穿于整个检修过程,即拆卸的部件是否能用、是否该修、是否报废、维修零部件该怎样维修、维修效果等都必须通过技术人员的技术鉴定。这样杜绝了以往检修过程中因维修人员的主观性、随意性和技术水平不高造成零部件修理质量不高和材料浪费的现象。

3.狠抓精细化现场管理。

将设备检修标准和各项规章制度做成牌匾挂在墙上,在检修现场划分出清洗区、维修区、待检区、可用区、报废区等,清洗和维修作业应在指定区域进行,各类零配件也必须整齐摆放在相应区域。这样对清洗液的合理使用和回收,维修工具的使用管理和零配件的鉴定、使用、归库工作都有很大帮助。应保持现场环境通畅、整洁、美化、安全、文明,使场所和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整体优化。

4.实行三级设备验收管理制度。

为确保检修质量,三十团加工厂实行三级设备验收管理制度,即班组级、车间级、厂级。第一级为班组自查;第二级为车间验收,由厂技术管理部门带领车间管理人员和检修组成员依据棉花加工行业设备检修验收标准,对设备逐台、逐项进行技术验收并填写验收表和评分。验收完毕,各检修组需根据验收结果对不达标项进行返修。返修完后,验收组还需对返修项复检;第三级为厂设备检修的整体验收,包括现场管理情况、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然后结合第二级设备验收结果做出最终评定。验收资料应及时入档。

5.运用新技术提高维修质量、节约维修成本。

设备中有一些损坏件价格较贵,而且无法运用传统的维修工艺进行维修,即使有的能修,也已破坏了材料的组织结构并产生变形,降低了材料的机械强度,大大缩短了零配件的使用寿命,还有很多直接视为报废处理。通过运用合适的新技术对这类零部件进行维修,完全能达到其使用性能,从而大大节约了维修成本。如:锯轴、电机转子、罗拉等旋转件轴颈部位的磨损(这类故障现象很普遍),以往通常采用堆焊的方法进行修复,而这些零件的材质多为高碳钢和低合金钢,焊接性较差,操作不当焊缝周围易产生脆硬的马氏体组织和应力集中现象,使材料的机械性能下降、使用寿命缩短,对这类零件采用热喷涂技术和金属修补剂技术进行修复,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还有皮清机的给棉板使用中经常会因各种原因造成鼻尖部位豁口的现象,而给棉板的材料是铸造铝合金,用传统工艺修复难度很大而且效果很差。采用钨极氩弧焊对缺陷部位进行修补,然后细心打磨,维修效果较好。

六、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提高全员设备管理素质

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强员工培训机制的建立,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加强设备精细化管理宣传,营造精细化管理企业文化。另一方面加强对员工业务技能的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管理基础知识、设备点检技术、零配件维修安装技术、典型案例分析等培训,应采用现场授课、讨论会、知识竞赛、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积极性。培训完后应对员工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评,成绩优异者予以奖励。

总之,设备精细化管理的措施是企业管好、用好、维护好设备的科学管理方法,从而实现设备运行参数最优化、效率最高化、能耗最低化和效益最大化。农二师三十团加工厂经过改革与实践,建立健全了全面设备管理体系,彻底解决了设备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难题和弊端,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使设备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过程精细化、技术标准化、管理层次责任化、人员能力素质化之路,为生产稳定运行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车间精细化检修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山间采茶忙 车间制茶香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检修
招工啦
“扶贫车间”拔穷根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意义及具体检修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