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转化医学中心建设

2013-08-15田丽丽

转化医学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医学中心医学医院

朱 敏,田丽丽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又称转化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1992 年,Science杂志首次提出“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B2B)的概念[1],1996年Lancet杂志第1次出现“转化医学”这个名词[2]。转化医学概念的主要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是将基础医学的研究成果与技术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与预防;二是针对临床医师的观点和假设,设计基础研究实验并加以检测和验证。这也就是常说的“两条通道(two-side way)”[3]。通道的上端是利用先进技术和现有知识探索疾病发生的机制,下端是产品上市前的临床试验和验证,其核心是围绕重大疾病解决临床问题。转化医学中心则是实现转化医学理念的核心工作单元,本文就医院转化医学中心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作一简要分析。

1 转化医学中心概述

1.1 转化医学的主要作用与意义 转化医学研究,能够从临床和预防出发,缩短基础研究到临床和公共卫生应用的时间,使新技术尽快转化为低成本、高科技含量的适宜技术[4]。转化医学理念的普及,有利于打破临床医学、基础研究、药物研发与设备研制之间的固有屏障,在基础科学研究人员与临床实践人员之间架起桥梁,形成有效联系,促进基础医学研究成果尤其是生物医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重大研究发现向有效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手段的转化,从而提高医疗水平。其最大特点是聚焦具体疾病,以人的健康为本,以重大疾病为研究出发点,促进科学发现转化为医疗实践[5]。

1.2 转化医学中心主要构建模式 转化医学中心主要构建模式包括:跨单位的院(医院)所(研究所)结合,在大学内部建立转化医学中心,独立医疗机构建设研究型医院实现医院转型。这些模式都有成功案例,但并非普遍适用,因而在建立转化医学中心之前应仔细考察、评估与论证,结合自身实际确定适合自己的构建模式。

2 国内外发展现状

2.1 国外转化医学中心发展现状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2003年发布了发展生物医学的长期计划——《NIH生物医学研究路线图》。2006年,NIH设置临床和转化科学基金,并将其纳入NIH路线图的医学研究部分。在临床与转化科学基金的推动下,已在30多所大学和医学院建立了60个转化医学中心或临床转化科学中心。

2011年,美国宣布解散“国家研究资源中心”,成立“国家转化科学促进中心”,并将大部分来自解散“国家研究资源中心”而节省的财政预算经费用于推动中心的创建。

2006年欧盟提出建设的“欧洲高级医药研究转化基础设施”预计在2015年投入运行。同时,“欧盟第七框架计划”提出系统资助转化研究,欧盟“地平线2020”则将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和大规模的创新策略作为重点内容。

2.2 国内转化医学中心发展现状 第一家具有转化医学中心雏形的是2008年复旦大学生物医学院成立的“出生缺陷研究中心”,旨在搭建出生缺陷研究平台。随后,以生物医学治疗、再生医学和重大疾病诊治为主题的转化医学中心纷纷成立[6],特别是2010年以来,建设速度加快,仅2010年和2011年全国就有65家转化医学中心挂牌成立,同时以神经、肾脏等疾病为主题的特色转化医学中心也逐渐出现。

2.3 国内外转化医学中心比较 从建设情况来看,国内外转化医学中心主要有以下不同:①建设模式,国外大多以大学医学院为中心,国内大多以独立医疗机构(医院)为中心;②建设主体,国外以政府规划下的机构建设为主,国内以单位各自建设为主;③建设资金,国外大多有专门的中心建设资金与项目资金,国内没有明确的转化医学中心建设资金,大多依靠科研项目资金进行建设。

3 转化医学中心建设的主要指标

2012年上海市卫生局科技教育处协同同济大学进行了一项专门针对转化医学中心建设指标的研究,通过对国外转化医学中心评估体系的追踪和对国内20位专家的咨询,形成6类19项评价指标。从研究结果来看,权重最高的5项指标为战略措施(创新模式的构建、产学研用机制的建立与特色优势的形成)、人员组成(多部门、多学科人员合作)、梯队建设(团队创新与合力建设、合理的准入与退出机制)、组织管理(组织健全、层级合理、高层管理人员具有权威性)和发展目标(定位明确、有中长期发展规划及落实计划)[7]。可以看到,转化医学中心的建设关键更多地集中在管理方面的创新建设,特色优势、发挥其多学科协同作用、建立通畅的协同沟通机制都是建设中必须关注的要点问题。

4 某总医院转化医学中心主要做法

4.1 明确定位,突出主题特色 在医院转化医学中心成立之初,中心工作人员运用专家咨询、散点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医院近5年的课题申请和科研成果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组织医院骨干科室主任座谈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和医院近3年战略发展规划,确定医院转化医学发展围绕“海洋”主题展开,突出医院临床优势及海上卫勤保障特色,定位在“海洋医学与救援”,旨在建设主题鲜明、核心突出的转化医学中心。

4.2 注重协调,小核心大联合 医院转化医学中心采取“自我研究转型为主与整合院外优势为辅”的发展模式,以医院为核心,从临床工作与保障任务出发,院内多专科协作,院外多学科联合,资源共享与互补,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将临床需求凝练成科研问题,继而成为团队的攻关方向,最终达到医疗保障能力的提升为指导思想。在院党委的领导下,转化医学中心在做好转化医学战略研究、为研究型医院提供理论支持的同时,协调院内外资源,已组织院内多科室与清华、浙大、中科院、北航等国内一流科研院所申请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2项。

4.3 发挥优势,走军民融合之路 作为海上卫勤保障的中坚力量,医院在长期海上医疗工作中发掘了大量的保障需求,但需要专门的研究力量协助医院将需求提炼为科学问题,而这种研究力量不应局限于院内、军内,更应借助国内的优势研究力量。因此,医院与清华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了海洋医学与救援联合研究中心,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已拟定了7个研究方向,并组成联合攻关团队。

5 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5.1 上下游之间存在沟通瓶颈 通常,临床医生与基础研究专家所关心的问题不在同一层面上,临床医生更关心如何有效地治疗患者,基础研究专家更关心如何攻克领域内的高精尖基础问题,两类专家都很忙碌,但却很难形成交叉。转化医学的使命是鼓励基础研究专家协助临床医生“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这就需要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最理想的是两类专家在同一地点工作,一旦有需要可以面对面沟通,但这种理想状态即使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基础医学系之间都存在一定困难,双方专家首先问的问题是“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因此,转化医学中心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建立起临床医生与基础研究专家进行合作的基础与机制,鼓励相互沟通,并建立渠道(如设立基金鼓励双方专家形成新型科研攻关团队,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督促双方经常会商并共同申请项目课题等),让双方都看到合作的利益所在,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

5.2 建设力量分散,资源重复配置 转化医学作为新的医学发展理念,广泛应用在医学的各个学科,但同时造成各学科都关注本学科的转化医学研究的投入,使有限的资源不得不对各个学科都进行投入,这种“撒胡椒面”式的投入不仅使建设力量分散,而且在科研条件建设上容易出现重复配置。因此,必须对转化医学研究的主题明确定位,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鼓励学科协同,共享研究资源,争取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实践发现,转化医学研究工作依靠有志参与者的通力合作;转化医学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科研,还有大量的宣传、协调、整合和论证工作要做;转化医学中心是转化医学研究工作的发动机,其主要职能是传播理念、沟通协调、平台构建和整体论证与资源配置。

[1]Choi DW.Bench to bedside:the glutamate connection[J].Science,1992,258(5080):241-243.

[2]Geraphty J.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J].Lancet,1996,348(9025):422.

[3]Hall JE.The promise of translational physiology[J].Am J Physiol Cell Physio,2001,281(5):C1411-C1412.

[4]张巧玲.樊代明院士:我国转化医学依然任重道远[N/OL].中国科学报,2012-08-30(A1)[2013-02-10].

[5]桂永浩.转化医学:用多学科交叉策略推动医学发展[J].复旦教育论坛,2007,5(6):86-87.

[6]孙集宽,洪夏飞,范俊平.通过国际合作探索中国特色转化医学之路[J].转化医学杂志,2013,2(3):129-132.

[7]李会一,徐增光,张勘.转化医学研究机构建设指标体系构建及上海的实证分析[J].上海医药,2012,19(33):35-40.

猜你喜欢

医学中心医学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军事飞行人员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航空医学鉴定的专家共识》编写专家组
浙北医学中心建筑照明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萌萌兔医院
医学、生命科学类
认一认